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化湿药

化湿药,大多气味芳香,故又称为“芳香化湿药”。使用化湿药后,可以使湿化除,从而解除湿困脾胃的症状,所以又称为“化湿醒脾药”或“化湿悦脾药”。

目录

  • 药品名称    化湿药
  •            芳香化湿药
  • 适用症       湿困脾胃、身体倦怠、脘腹胀闷、胃纳不馨
  • 主要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

化湿药,大多气味芳香,故又称为“芳香化湿药”。使用化湿药后,可以使湿化除,从而解除湿困脾胃的症状,所以又称为“化湿醒脾药”或“化湿悦脾药”。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则脾胃功能失常,化湿药能宣化湿浊,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困脾胃、身体倦怠、脘腹胀闷、胃纳不馨、口甘多涎、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此外,对湿温、暑温诸症亦有治疗作用。化湿药性味大都辛温,归入脾胃,而且气味芳香,性属温燥或偏于温燥。

主要药:霍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

注意事项

1. 化湿药的功效有化湿、燥湿之不同,说明作用有缓弱、强烈之异,应跟据湿阻中焦之程度适当选用,以免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之弊。

2. 化湿药主要用于寒湿中阻之症,常配合温里药同用;如为湿热之症,须配合清热燥湿药同用。此外,如兼气滞,可配行气药;脾胃失运,可配健脾和胃药;如湿邪较重,还可与利水渗湿药相配伍。

3. 化湿药功能化湿、燥湿,易于耗阴伤津,故阴虚津少,舌绛光剥者宜慎用。

4. 化湿药物多含挥发油成分而气味芳香,煎煮过久可降低或丧失疗效,故不宜久煎,有的则应后下。

其它具有化湿功效的药物

1. 化湿:扁豆(补虚药)

2. 化痰湿:石菖蒲(开窍药)

3. 清化湿热:海桐皮(祛风湿药)

4. 温燥寒湿:白芷(解表药)、橘皮(理气药)、半夏、南星(化痰止咳平喘药)、白术(补虚药)。

5.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本类中药气味芳香,性质温燥,具有宣化湿浊、疏畅气机、健脾醒胃等作用。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病症。

阴虚血燥及气虚者慎用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净觉寺    下一篇 长江四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