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生态殡葬

生态葬法是指遗体火化后,通过树葬、草坪葬、花葬和骨灰撒散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生态处理骨灰方法,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在一些陵园有“草坪葬”、“壁葬”、“花葬”和“树葬”等等,价格比普通墓葬方式便宜一半以上。墓地使用面积逐年扩大,安葬费用增加。政府鼓励生态安葬,不仅减轻了用地紧张问题,也减轻了群众在安葬费方面的压力。
中文名
生态殡葬
别    称
绿色殡葬
属    性
新型葬法
分    类
树葬、草坪葬、花盆葬

目录

海葬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间。

树葬

现代树葬是殡葬的一种新形式,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现代树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地面是没有任何殡葬设施的,而是以纪念树或自然石为标记。与传统墓穴日益抬高的价格相比,树葬的价格明显低廉。更重要的是,树葬不留坟头,占地很少,还能绿化山林。

花葬

花葬是墓葬与树葬的创新,它改变了传统公墓死板、无生机的形式,用花坛代替墓穴,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坛中,花坛上种植花朵。坛位可循环利用,占地面积少,价格经济。花葬的最大主角就是各色花朵,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令墓地环境赏心悦目,并充满关怀。

草坪葬

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的葬式。与芳草为伴,让生命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吸取大地甘露,与天地合二为一。西洋风格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流畅的线条,给人视觉的美感。配以茵茵绿草,恰似雨后的原野,让人顿觉清新与惬意。匠心独具的设计,施以香炉、鲜花寄托后人无限的追思。

壁葬

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时为后人留福,是一种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略厚些,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

塔葬

相比传统的墓葬,新型“塔葬”不用骨灰盒,直接将逝者骨灰伴着鲜花在塔内下葬,让逝者在此回归自然。按容量,该塔能容纳的骨灰至少超万例,具有明显的节约用地、价格实惠等特点。为满足需要,该塔内壁上还设置单独的格子,用来安放骨灰。

太空葬

在欧美国家,一些追求标新立异的人群会选择太空葬。将装有逝者骨灰的容器随着发射卫星的火箭一起在太空中运行,最后火箭掉落大气层,和流星一样燃烧蒸发。要求“太空葬”的大多是理念超前、事业卓越的成功人士,收费往往高达上万美元,国内并不多见。

烟花葬

烟花葬是一个既能寄托生者哀思,又可达成死者心愿的葬礼或许是向逝者致以最后敬意的最好方式。所谓“烟花葬”,是指把死者的骨灰混入烟花中,之后由大炮或其他发射器射向夜空,在夜空绽放。生者在璀璨的烟花中,送逝者最后一程。此种方式只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才看得到。

气球葬

所谓气球葬,是使用热气球装上逝者的骨灰,点燃升空,骨灰从高空洒向海洋大地。气球葬和烟花葬这两种新型的丧葬方式都能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与太空葬相比,价格也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但在中国还都是鲜有所见。

英国伦敦出现“二手陵园”,尝试出租“二手墓穴”,以解决墓园无处可葬的危机,提升墓园有限空间的利用价值;

美国、西班牙等国出现“音乐葬礼”、“绿色公墓”、“珊瑚礁石葬”等;

奥地利和英国推出的“二维码墓碑”。

政策文件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016224日,

这是国家在殡葬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个专门性文件。

不留骨灰的生态安葬不留骨灰的生态安葬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的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安葬观念不强,激励引导、规范监管的制度机制不完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供给不足,节地生态安葬率不高,乱埋乱葬、骨灰装棺再葬、墓位面积超标、过度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对此,意见明确,将着力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水平,培育现代殡葬文化。出于中国的国情,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要给子孙留下青山绿水,留下可以持续发展的不可再生资源,就需要我们用绿色殡葬、低碳殡葬、节地殡葬、文明殡葬,使人们既逝有所安,又能保证我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民政部表示,将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群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安葬理念,支持和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如在火葬区,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和骨灰立体安葬等方式,倡导选择节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区,倡导选择节地型遗体墓位以及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指导意见中,在火葬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的提法受到舆论关注。

推行意义

合葬的方式本身可以节约耕地。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大家通过殡葬维系家庭建设,维系家庭血缘凝聚力的作用。不要认为“家庭的骨灰埋葬在一起,是不是过去我们反对的那种家族墓地”,过去的那种家族墓地,是一个家族一个人一个坟头,占用了大量耕地,形成宗族意识。这和传统的家族墓地不是一个概念,这是一种促进家庭建设的新的葬式方法,值得提倡。

为吸引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奖补制度,把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态葬式葬法纳入奖补范围;鼓励探索建立环保殡葬用品补贴制度。通过建设城镇公益性公墓、按比例配建节地生态安葬区域等方式,增强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供给能力。

不做强求

意见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不是对广大群众作出硬性要求,而是通过强调鼓励和引导,让群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要求的安葬理念。他强调,这个文件是在提倡,并不是在强迫,还是尊重了老百姓的意愿。从长期来讲,节地生态的葬法毕竟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方向,迟早会形成传统和做法。文件上所讲的这些做法,实际上已经是我国很多地区推行过多年的经验的一种总结和提炼,已经在很多地方采取了这样的葬式葬法了。

这个文件只是鼓励和引导,并未作出硬性要求,还是要尊重老百姓自己的意愿,让群众逐步去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的安葬方式。文件的出发点是为了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的丧葬文化,殡葬风俗,如何在落实这些建议的同时,不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冲突,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政策推行

照民政部的总体规划,到“十三五”末,在巩固和提高全国年均火化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北京在节地生态安葬方面,已经先行先试,根据北京市民政局之前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北京基本实现遗体处理无害化、服务环境园林化,力争骨灰安葬生态化比例达到年安葬量的50%,骨灰撒海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4%以上,骨灰景观撒散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2%以上;有墓地的区县都要建设一处绿色生态墓地示范园。

问卷调查

2016325日至41日,针对“京津冀殡葬观念变革”,新京报在网上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三地1万余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显示,7449人,占比74.47%,认同“人死后要入土为安”的观念。

对生态葬“从来没有听说过”、“听说过,但是只是粗略了解”的人数共有7901票,占比78.99%

认为生态葬,违背传统,对死者不尊敬占30.32%,共3054人。认为出发点很好,但不希望自己的亲人采用这种方式有24.17%,共2435人。

问卷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对生态葬所持的态度是反对和保守,占比61.64%6174人。

而不支持生态葬的原因,认为人死后应入土为安,生态葬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人数为4010人,占比39.74%

认为面子上过不去,也怕被人说没孝心的占19.65%1983人。

此次结果显示,三地市民殡葬观念仍以传统为主,大部分人对生态葬并不了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豆腐乳    下一篇 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