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元宵节习俗
目录
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夜,夜与宵同义,便称元宵。元宵节最初由祭祀而起,渐演为隆重热烈异彩纷呈的娱乐节庆。古时为一日,唐代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节一下延长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灯。食品也由食豆粥,改为品尝元宵(汤圆),南京有“上灯元宵,落灯面”之俗。南京的习俗,是过了元宵节,这个年才算过完,因此,也有称作是“小年”。
每年元宵节,南京最重要的是看灯,秦淮灯会也因此享誉中外。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在夫子庙举行的“秦淮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经久不衰。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建康(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明初之后,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
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如今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江南贡院、中华门、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秦淮灯会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民众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2]
秦淮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大,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长久以来,它已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
南京的习俗是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园,也有这个年开头圆满的意思。旧时南京人家一般会在年前就买来上好糯米,到秦淮河里或打上井水淘洗干净,然后放到屋外晾嗮,等干后拿到磨坊去加工成粉状,后来加工机器有了,直接去粉碎。现在一般粮店里都有现成的糯米粉,元宵前一天买来,就和粉搓成元宵,放在筛子中。搓元宵时,有的放上黑芝麻馅,有的还放上硬币。早晨起来,一家人每人都要吃几个元宵。晚上归家,一家人再聚一起,吃上一顿饭,饭后结伴去夫子庙看灯,这个年就算过过了。
爬城头在正月十六。每年这一天南京人都要和家人或三五好友登城览胜,俗话叫“走百病”、“踏太平”。 过去游人主要登三山、石城、聚宝(中华)、通济四城门。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新历,把元宵节定在1月15日。 旧历的正月十五,和新历的1月15日,看似差不多,实则有大不同。 转眼到了1912年。这一年如何欢度元宵,对南京临时政府是个大考验。 这个新历1月15日,按照旧历来算,只是旧历十一月的月底。因此,本来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结果只有一钩弯月,大煞风景!没有满月的第一个新历元宵节,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尴尬景况。 所谓冰火两重天,是指南京政府的倡导,和民间的情况形成了截然对比。为了隆重庆祝新历的第一个元宵节,南京临时政府组织了很多游行节目,有提灯队,有舞龙舞狮,等等。但与此同时,百姓们对此却反应冷淡。甚至,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那天是元宵节! 新历的元宵节备受冷遇,与南京临时政府的不顾时令密切相关,离旧历除夕还有一个多月,就张罗着过元宵,这显然有违常理,也与民众根深蒂固的民风习俗大相径庭。 这民国建立后的第一个元宵节,非但未如南京临时政府预期,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节日,反倒流于混乱。各种生意上的结账,纠结在新历和旧历之间,不少人浑水摸鱼,让形势更加不堪。 而这民国第一个元宵节,也成了笑柄。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