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水稻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
中文名
水稻
分布区域
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种子植物门 / 目禾本目 / 属稻属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原产地
中国
植物界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科禾本科 / 种水稻
别称
未脱皮地--稻、稻谷、谷子
主要生产国
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

目录

据考古发现,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栽培稻有2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全球各稻区,所以称之为普通栽培稻。大量事实证明,我国南方至少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

形态特征

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染色体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水稻分布范围

水稻水稻
我国的六个稻作区:

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区 黑龙江流域以南、长城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主栽品种以早粳和特早熟早粳为主。西北干旱单季稻作区 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北方大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西部、新疆、宁夏、甘肃大部。品种主要是早熟早粳、中粳。华北半湿润单季稻作区 地处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南部、山东、山西、河南大部、安徽和江苏淮河以北地区、陕西中北部、甘肃兰州以东地区。种植品种以粳稻为主。

西南湿润单季稻作区 地处我国中西部及高原地区,包括四川、湖南西部、贵州大部、云南中北部、青藏高原河谷地区。水稻垂直分布明显,低海拔以籼稻为主,高海拔以粳稻为主,中间地带籼粳混栽。长江流域湿润单双季稻作区 地处南岭以北、秦岭以南、包括江苏及安徽中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盆地、陕西和河南的南部。早稻品种多是籼稻,中稻品种多为籼型杂交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以粳稻为主。华南湿润双季稻作区 南岭以南,包括云南西南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省(区)。种植品种以籼稻为主,山区也种粳稻。

水稻生长过程

时期0:种子播种前

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 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1:即幼苗期

水稻水稻

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

时期2:分蘖期

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

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时期 4:穗分化到孕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不断生长着的嫩芽尖端,幼 穗分化开始也就标志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的开始。幼穗分化后大约10天,裸眼就可看到长出的幼穗花序。这个时期,即在幼穗最终显现前,仍有3片叶子要长出。 短生育期品种中,当幼穗花序变得如一个白色羽毛状圆锥体长达1.0~1.5mm时,肉眼就可见了。它第一次出现在主茎上,随后,也不平均地出现在分蘖上。它能通过解剖茎观察到。当幼穗继续生长时,小穗已经可以辨认出。当幼穗继续生长时,小穗已经可以辨认出。 幼穗长度增加,它在旗叶鞘内的向上伸长,导致旗叶鞘的膨胀。旗叶鞘的膨胀就称作孕穗。孕穗大多数情况下首先出现在主茎上。 孕穗时,叶片的黄化、衰老以及未孕穗的分蘖在植株基部是很明显的。

时期 5:抽穗期(或花序抽出期)

圆锥花序(即以后的稻穗:下同)尖端从旗叶鞘抽出那刻就标记着孕穗期的开始。圆锥花序继续伸长直到其大部分或完全从叶鞘中抽出。

时期 6:扬花期

扬花期开始于花药从小穗中伸出及紧随其后的授精作用。 扬花时,小花张开,花药因雄蕊伸长而从花颖中伸出,这样,花粉散出,小花颖壳随后关闭。 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经受精产生受精卵。雌蕊是羽毛状结构,由此,萌发的花粉管将延伸到子房。 扬花期持续到圆锥花序上的大部分小穗都已开花。扬花期,有3~5片叶子仍在进行光和作用。水稻分蘖在扬花期开始时已经分离成两种:正在灌浆的分蘖和未灌浆分蘖。

时期 7:乳熟期

该时期中, 谷物已经开始灌充乳状的物质  谷粒开始灌充一种白色、乳状的液体,当手指挤压谷粒时,该液体会被压出。绿色的圆锥花序开始向下弯曲。分蘖的基部开始衰老,但旗叶和稍下的两片叶子仍是绿色的。

时期 8:蜡熟期

在这一时期,谷粒乳状成份开始转变成一种柔软的如生面团之类物 质,再后来,这种柔软物质就变硬了。稻穗上的谷粒开始由绿变黄。分蘖和叶片已经明显地衰老。整个田块看上去开始呈现微黄色。当稻穗变黄时,每个分蘖最后两片叶子尖端也开始变干。

时期 9:完熟期

每粒稻谷都已完全成熟,变硬,变黄。90%~100%的谷粒填满了物质,完全变黄变硬。叶子迅速地变干,但有些品种的叶子保持绿色。大量的死叶堆积在植株根部。

水稻的品种

籼稻和粳稻

籼稻(Indica rice):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属中黏性。籼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壳成为籼米后,外观细长、透明度低。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

水稻水稻

粳稻(Japonica rice):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壳成为粳米后,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籼米之间。用途为一般食米。

早、中、晚稻

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变形成的基本型,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变异型。北方稻区的水稻属早稻或中稻。

水稻与陆稻

水稻种在水田,陆稻种在旱地。水陆稻形态上差异较小,生理上差异较大。水、陆稻均有通气组织,但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水较少,吸水力强,发芽较快;陆稻的茎叶保护组织发达,抗热性强;根系发达,根毛多,对水分减少的适应性强。陆稻可以旱种,也可水种,有些品种既可作陆稻也可作水稻栽培,但陆稻产量一般较低,陆稻逐渐为水稻所代替,北方稻区只仑有少量陆稻栽培。

非糯稻和糯稻

中国做主食的为非糯米,做糕点或酿酒用为糯米,两者主要区别在米粒粘性的强弱,糯稻粘性强,非糯稻粘性弱。粘性强弱主要决定于淀粉结构,糯米的淀粉结构以支链淀粉为主,非糯稻则含直链淀粉多。当淀粉溶解在碘酒溶液中,出于非糯稻吸碘性大,淀粉变成蓝色,而糯稻吸碘性小,淀粉呈棕红色。一般糯稻的耐冷和耐旱性都比非糯稻强。

人工水稻

1973年,袁隆平成功用科学方法产出世界上首例的杂交水稻

水稻之最

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稻:汕优63、汕优64、威优64、冈优22、汕优2号、汕优6号、威优6号、D优63、Ⅱ优838、汕优10号

应用面积最大的常规稻:浙辐802、空育131、武育粳3号、桂朝2号、双桂1号、广陆矮4号、武运粳7号、鄂宜105、合江19号

配组品种最多的不育系:金23A、Ⅱ-32A、中9A、珍汕97A、龙特甫A、博A、协青早A、天丰A、培矮64S

应用面积最广的不育系:珍汕97A、威20A、Ⅱ-32A、金23A、冈46A、协青早A、博A、龙特甫A、培矮64S、D汕A

配组品种最多的恢复系:蜀恢527、明恢63、桂99、辐恢838、R402、先恢207、广恢998、明恢86、广恢4480

应用面积最广的恢复系:明恢63、测64-7、IR26、密阳46、93-11、桂99、CDR22、IR24、辐恢838、绵恢725

审定次数最多的栽培种:汕优63、宜香优1577、两优培九、丰优香占、黄华占、黎优57、冈优22、D优202、扬两优6号

水稻常见病虫害

水稻虫害

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

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

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

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水稻水稻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

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

每亩用30%甲胺磷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

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

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

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高产良种;

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

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丛现象。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断口处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

水稻水稻

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良种。

培育无病壮秧。

科学用水,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以后看苗补肥,不要偏施或过迟施用氮肥,同时要浅水勤灌。

药剂防治:一是发病早期,每亩撒施13的草木灰及石灰粉,连续撒施几次;二是每亩用10%的杀枯净0.3~0.3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又叫花脚杆、烂脚瘟。该病初发时,在稻株接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暗绿色小斑,像开水烫了一样,病斑逐渐扩大,中间呈灰绿色或浅褐色,后变成灰白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呈褐色。

防治方法: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O.20.25千克对水75千克喷洒。

4、立枯病立枯病一般发生在水稻苗期,导致水稻死苗。立枯病引起的病苗多在2-3叶期,发生部位在秧苗基部,叶片先停止吐水,随后心叶萎垂卷缩,全株逐渐枯黄,病秧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灰黑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福粉,或50%福美双浸种48小时可预防立枯病;发病时用11250的波尔多液喷洒进行防治。

水稻四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一、稻蓟马

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刺吸稻叶的汁液。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扬花时稻蓟马聚.

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只是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都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恢复生长。

二、稻飞虱

稻飞虱以褐色灰飞虱和背飞虱危害最大。稻飞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间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刺吸稻茎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现不规则的长形褐斑,严重时,稻株基部变为黑褐色。由于茎组织被破坏,养分不能上升,稻株逐渐凋萎而枯死,或者倒伏。水稻抽穗后的下部稻茎衰老,稻飞虱转移上部吸嫩穗颈,使稻粒变成空壳或半饱粒,同时灰飞虱能传播水稻病毒病。

防治方法:1.滴油杀虫。每亩滴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厘米,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治完后更换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2.撒毒土。每亩用1.5公斤乐果粉、2公斤湿润细土撒施。3.用药喷施,用40%乐果乳剂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喷施。

三、稻苞虫

稻苞虫又叫卷叶虫,常常几年发生一次,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成虫为赤褐色的蝴蝶,幼虫危害水稻,稻叶被害后,残缺断落,严重时仅留叶脉,稻丛象刷锅帚一样。特别是水稻孕穗期被害后,幼虫吐丝把稻叶缀合在一起,形成稻穗卷曲,无法出穗,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1.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细土10公斤撒毒土。2.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雾。

四、稻纵卷叶螟

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状虫苞,虫子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严重时,被卷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25%二二三乳剂25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时间应掌握在幼虫的三龄前,并以傍晚用药效果最好。防治后,要检查效果,如果虫口密度象以前那样,应再治一次。

转基因水稻

简介

转基因水稻,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不同品种水稻或近缘物种的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导入某种水稻基因组内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如: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等。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学术界对转基因水稻研究的必要性及商业化一直存在争议。

技术背景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大多分布在抗虫基因工程、抗盐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品质基因工程、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控制发育的基因工程等领域。如抗虫基因工程将Bt基因导入棉花、玉米、水稻、烟草、马铃薯等作物,毒杀害虫;或将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作物,干扰害虫消化作用,而导致害虫死亡。

试吃案例

1、小白鼠90天喂养试验,附加三代繁殖试验,结论均显示食用转基因大米与普通大米无差别。

2、小型猪90天喂养试验,猕猴喂养试验,为印证“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适应度,结论均显示食用转基因大米与普通大米无差别。

专家点评

袁隆平:号召年轻人一起试吃转基因水稻

袁隆平袁隆平

2014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号召年轻人为科学献身,吃转基因的抗虫水稻,以验证其安全性和可推广性。

崔永元:慎推广转基因粮食

针对被“挺转”人士质疑为“外行”,崔永元认为,转基因新技术涉及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他去日本时就看到日本政府公开表示转基因农作物被承认前需要听取各位国民的意见,鼓励民众参与投票,并在做鉴定的同时公开向全社会征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糯米    下一篇 驻外警务联络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