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石庆

石庆(?~前103年),万石君石奋第四子,西汉时期温县人,汉武帝时官至丞相。由于石奋一生严于律己,治家有方,石庆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和礼仪熏陶,成为一个品学兼优、为人忠厚、办事谨慎的人。石庆担任太仆(掌管皇帝的舆马、马政、安全等事宜的近臣)时,有一次驾车外出,汉武帝问他车前头有几匹马?石庆虽然肯定知道“天子驾六”,但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用马鞭一一点数马匹后,才郑重地举手回答:“六匹马。”后来,石庆做了诸侯国齐国的国相,齐国的人都十分佩服石庆良好的家风和品行,纷纷效法学习,不用石庆多说话,而齐国大治。齐国的老百姓为了感念石庆的恩德,特地为他造了生祠,称为“石相祠”。

目录

石庆石庆
       元狩元年(前122年)四月,武帝立卫皇后所生的

石庆为太仆,替皇帝驾车出行,皇上问拉车用了几匹马,他用马鞭点数,举手示意说“:六匹马。”石庆在他兄弟中是最粗疏简略的人,然而还是如此。

出朝去做齐国之相,齐国人仰慕他的家风,他无所治罚就使齐国大治,齐人还为他立了座“石相祠”。

元鼎五年(前112),丞相赵周因酎金之事免职,皇帝诏令御史:“先帝敬重万石君,他的子孙也极孝,现任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封为牧丘侯。”当时汉朝正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抗匈奴,西伐大宛,中原也有许多事情。

天子巡游海内,兴建古人神祠,行封禅,兴礼乐。

朝廷开支不足,桑弘羊等人推行均输等法,谋取钱财,王温舒之流以严刑峻法治民,儿宽等人因儒学受推举位列九卿,握有实权,国事不报请丞相裁断,丞相只是恭谨唯喏而已。

石庆做丞相九年,无所匡正、建树。

他曾想惩治皇帝的近臣所忠和九卿之一的咸宣,不但未能办到,反而受到处分,入粟赎罪。

元封四年(前107),关东有二百万人流离失所,无户籍的人四十万。

公卿会议,决定请奏皇帝,把流民迁徙到边疆。

皇帝认为石庆人老持重,不会参加会议,就让丞相告老归家,而查办御史大夫以下参加决议此事者,石庆惭愧自己不堪任职,上书说:“臣愧居丞相之位,老疲笃钝,没能辅佐陛下治理政事,以致城郭仓廪空虚,百姓多有流离失所,实在罪该万死。

陛下不忍将我以法处置,现在我希望归还丞相侯印,带着老骸骨归家,给贤能者让路。”皇帝批示说“:前时,河水漫过陆地,泛滥到十几郡,堤防费力不少,还未能堵塞,朕为此很忧虑。

所以巡视四方州郡,到嵩岳敬神致礼,以便早日堵住宣房的决口。

渡过淮河长江,经过丛山,循行海滨,遍访百年来民间的疾苦。

考虑到官吏多有私心,向民众征求赋税无止无境,弄成百姓背井离乡尚可免于官吏的征求,而留在旧居的倒多受烦扰。

朝廷为此特设流民法,又禁令官吏重赋百姓。

往日在泰山封禅,蒙上天嘉赐,有神物并现。

朕正要自行修整,以报瑞应。

还恐怕不能承顺上天的意思,因此严厉校考闾里,探察地方官吏的奸邪。

待要委事给有关部门,然而官职空缺甚多,百姓愁困,盗贼猖獗。

往年在明堂相会,敕免死罪,国无禁锢之人,都予自新,一切重新开始。

如今流民越来越多,郡县的户籍文册都不做改正,你不以法督责下官,反而请示以四十万人迁徙边疆,使百姓更加动荡,连累那些孤儿,年幼不满十岁的孤儿无辜受迁徙之刑,真让朕失望哪!现在你上书说仓库城郭空虚,民众大多贫苦,盗贼众多,请求入粟赎罪,退为庶人。

你既知民众贫困,却请示加赋,扰害了他们,自己却要辞职,把这危难之势,推给何人呢?你若认为理所当然,那就回家去吧!”石庆素来憨直,见诏书批示还家,自以为上书获准,便打算向皇帝交出印绶。

掾史认为皇帝的责备严厉,最终批示回家的意思,只是激愤之辞。

有人还劝石庆应去自杀。

石庆十分恐慌,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又重理政事。

石庆当丞相,持重不动声色,处事细密谨慎,然而并无大略。

三年多后去世,谥号恬侯。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通货膨胀    下一篇 青瓷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