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黄艺博

黄艺博,武汉市华师一寄宿学校的学生,毕业于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少先队员,前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据多种媒体称,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有部分网友认为是网络炒作和当下教育体制下的悲剧。
中文名
黄艺博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武汉市

目录

黄艺博黄艺博

黄艺博好学上进、兴趣广泛、全面发展,他还富有爱心、热心公益,多次向困难家庭、患病少年捐款捐物,被社区群众和受助家庭夸为“充满爱心的小天使”。曾获2007年度“中国好少年”等荣誉称号。

在同学眼里,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四(2)中队的黄艺博,是个活泼开朗、可亲可爱的帅气男孩;在老师眼里,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小作家”、“小助手”;在爸爸妈妈眼里,他是个听话懂事、让人放心、做事独立的小伙子;在邻居眼里,他是个富有爱心、乐善好施的好少年。

黄艺博兴趣广泛,尤其是写作和英语更显出类拔萃,现已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70多篇文章,达数万字。《中国少年报》还曾专门以一个整版的版面刊载他的多篇文章,宣传他在写作方面取得的佳绩。黄艺博曾荣获2007年“武汉市十佳少年”提名奖及“全国百名中国优秀好少年”称号。今年“六一”,他又以优秀的品质和突出的表现,当选为“第二届武汉现代少年形象大使”,并获得湖北省“十佳少先队员”光荣称号。

“这些习惯和兴趣都不是我们有意培养的,孩子的天性占了主动权。”黄艺博的父亲黄宏章告诉记者,黄艺博对于“民生”的关注已远远超过了自己,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大概和他从小就接触很多历史故事有关吧。”妈妈马晓丽说,从一两岁开始,黄艺博就从自己和外婆那里熟知了许多历史故事,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等,“当时只为讲着好玩,没想到孩子自己将《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白话版等许多历史书找来全看了。”

“他上网只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从不玩游戏。”黄宏章说,黄艺博有的见解,“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吃惊。”“发表文章也是,当时只觉得他写的《家乡》还可以,就试着投稿了,没想到他一发而不可收了。”马晓丽告诉记者,是许多偶然性的机会触发了黄艺博的“天性”,他们只是顺着孩子的天性提供支持。

“与其他孩子相比,黄艺博早熟而且十分清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黄宏章说,面对黄艺博许多令他感到吃惊的“天性”,他更想做的,是为这些“天性”提供合适的“土壤”。

活动小能手 影响全校人

作为班长、大队委,黄艺博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学校和少先队组织的各类活动。

蔡甸区张湾镇向阳小学是滑坡路小学对口的“手拉手”学校。为此,滑坡路小学组织了大量的帮教活动。每次捐款捐助,黄艺博都是第一个报名,且捐的钱最多,物品文具书籍最新。他还陪老师多次到该校慰问,并与一个叫张召的同学结对成为好朋友。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四(2)中队的“手拉手”活动一直都开展的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去年,黄艺博发现有个别同学在中午吃饭时不珍惜粮食,将吃不完的饭菜悄悄倒掉,造成了浪费。于是,他建议校大队部在同学中开展“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教育。一场“弘扬民族精神,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在滑坡路小学红红火火地进行了一学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的风气在全校少先队员中蔚然成风。

友爱同学 爱心洒校园

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带领班里的同学外出春游。在一片草坪上就地取材搭起了个“独木桥”,四人一组,让同学们从桥上走过(练习胆量)。轮到黄艺博他们小组时,走在前面的一个小胖墩由于不小心,把“独木桥”踩得直晃悠。眼看前面的三个同学就要摔下来了,走在后面的黄艺博灵机一动,后退一步,骑在木头上并用力抱紧,保证了其他同学安全通过。而此时的他,因失去平衡,一下子从“桥”上摔了下来,脸上擦了个大口子。老师上前关切地问,“你怎么不跳下来呢?”他说:“我担心同学们从上面摔下来跌伤了!”虽然,这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但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的爱心和勇敢所打动。

黄艺博是滑坡路小学有名的“小作家”,班里班外有不少同学慕名向他请教写作方法和技巧。对此,他坦诚相待,有问必答,真心实意地把写作体会和方法讲给大家。甚至几次主动配合老师在班里举行“黄艺博写作讲座”,毫无保留地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的快乐,探讨交流写作的窍门,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提高对作文的兴趣和写作水平。

热心公益 助人传真情

硚口区崇仁路小学的马淑瑶同学,不幸患白血病花了好多钱。黄艺博从报纸上知道后,拿上稿费和零花钱,专门送上门前去探望慰问,并鼓励她勇敢地战胜病魔。此后,近两年里,黄艺博多次与父母抽空前去探望马淑瑶。今年春节刚过,当他得知马淑瑶从上海治病回来,病情大有好转后,又拿出稿费送到这位小朋友家中。江汉区的老人福利院距离黄艺博家有好几站路远,他在爸妈的带领下,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那里为老人喂饭、梳头、打扫卫生、读报纸等,用一颗仁爱、孝敬之心,去呵护伺候这里的爷爷奶奶,让他们也能够享受膝下儿孙贤德孝顺的温暖和幸福。

汶川地震发生后,黄艺博代表班里向全校师生发出“赈灾募捐、奉献爱心”的倡议,并带头捐钱给灾区小朋友。“六一”前夕,他还和10多名同学一起,带上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和捐赠的图书,专程到武汉市协和医院看望来自四川灾区的小朋友,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让他们也过上快乐的节日。

情系江城抒写爱之歌

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建设武汉的优秀小主人,黄艺博十分关注武汉的环境保护。

美丽的西北湖给周围百姓提供了休闲游乐的好去处,但总有人乱丢东西,污染了她的容貌。于是,住在附近的黄艺博经常主动提着小纸篓,到湖边捡起人们丢弃的食品袋、塑料瓶……

黄艺博不但用他的行动去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还用心和手、笔和纸来抒发对家乡、对武汉的爱。他有30多篇作文是赞美家乡、描写武汉变迁,以及对美化环境的观察与思考。之后,他将其中精彩的文章投向《现代少年报》、《中国少年报》等全国各地的报刊发表,为宣传武汉、树立武汉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黄艺博还大胆地给市委书记和市长写信,抒发了自己对武汉市政建设的看法和心情,并提出了在武汉建立升旗场所,以及在中小学生和全体市民中经常开展热爱武汉、建设家乡教育的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批示。

黄艺博用一颗少年炽热的爱心和善良,去关爱和帮助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用他真诚与优秀的品质,去感动并影响着与他相处的同龄人。愿他承载着自己的理想和美德,飞得更高更远吧!

五道杠

湖北武汉市于1989年成立了少先队区总队部和市总队部,区总队部队委佩戴四道杠,市总队部总队委佩戴五道杠。

争议

黄艺博黄艺博

2011年5月初,13岁的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初一学生黄艺博,因为几张佩戴五道杠袖章的照片、一篇博客文章及作文,以及部分媒体对其两三岁看《新闻联播》,7岁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的描述,被网友贴上了官样、官腔等标签,遭遇一些指责。

质疑

黄艺博黄艺博

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一面,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发现的眼光。顺应孩子的这一份“天赋之才”,多支持、多鼓励、多引导,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但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暂时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强硬地把官僚体制融等一些孩童无法真正理解得事物融入到儿童中去?希望中国家长们还孩子们一个天真烂漫得童年。所以,智慧的父母带来的是快乐轻松的家庭教育。

评价

师生评说

同学:他有副热心肠

黄艺博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他平时跟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思考问题更深一些。黄艺博的初中同学朱竞晖说,他有副热心肠,乐于助人,班上同学很喜欢他。他是学校初一年级学生会主席,他知识渊博,能以理服人。

老师:成熟但不世故

在黄艺博初中语文老师许文涛眼里,黄艺博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稳重,但并非世故,他只是不吵闹、不调皮,不犯一些其他孩子易犯的低级错误。许文涛说,黄艺博总是很乐观积极地看待问题。

校长:严格自我要求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校长黄恒忠说,黄艺博是未成年人,应该给他和他的同龄人营造一个充满阳光的成长环境。本来就应该是个性张扬、活力无限的一代,黄艺博热爱国学历史,关心军事政治,严格自我要求,这是难能可贵的。

所获荣誉

黄艺博初中以来先后三次荣获武汉市“优秀学生干部”、首届“武汉十大孝星”、“武汉市爱心好儿童”、湖北省“全省孝亲敬老模范之星”、“湖北首届美德少年”、“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2015年7月,在武汉市妇联、武汉电视台联合组织的2015年全市“最美家庭”评选中,黄艺博和父母被武汉市妇联作为重点推荐家庭荣登榜首,被评为7月“最美家庭”。

2015年9月,首届“武昌区政府奖学金”风尚奖

最新消息

黄艺博黄艺博
2015年9月,黄艺博把获得的“武昌区政府奖学金”两万元捐给了湖北省水果湖高中树人教育基金。他说,“学校里有些同学家里条件不好,这些钱不多,但是想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水高学子感受到温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 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