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镇
- 中文名
- 中行镇
- 行政代码
- 441426108
- 身份证前6位
- 441426
- 长途区号
- 0753
- 邮政编码
- 514000
- 隶属政区
- 平远县
- 行政级别
- 镇
- 车牌号码
- 粤M
- 辖区面积
- 74km2
- 人口数量
- 约8400人
- 人口密度
- 114人/km2
目录
中行,旧称“中坑”,因南北是山丘,河流自山间谷地(俗称坑)流过,故名,后谐音俗成现名。镇以驻地而得名。明清及建国前属河头乡,清朝时已有圩市,1949年属河八区,1958年属八尺公社,1961年析中行公社,1963年并入河头公社,1974年复设中行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建乡,1994年改镇建制至今。现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良畲、仲石、儒地、中行、官坑、快湖、下村),51个村民小组。
1980年,中行公社设立了文化站,尔后,逐渐开辟文化活动场所,购置各种文化活动器材,全镇7个村亦相续建起了文化室,并以此为阵地,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1988年,儒地村文化室被市评为“先进文化室”的称号。至2000年底,
中行镇区划
441426108200 220 良畲村委会
441426108201 220 仲石村委会
441426108202 220 儒地村委会
441426108203 220 快湖村委会
441426108204 121 中行村委会
441426108205 220 官坑村委会
中行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519
男:3825
女:3694
家庭户户数:1936
家庭户总人口(总):7420
家庭户男:3755
家庭户女:3665
0-14岁(总):2253
0-14岁男:1213
0-14岁女:1040
15-64岁(总):4562
15-64岁男:2343
15-64岁女:2219
65岁及以上(总):704
65岁及以上男:269
65岁及以上女:43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853
平远锅叾茶
锅叾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末年就有记载,以香、甘、滑、醇而著称,素有“嘉应八大名茶”之称。平远锅叾土特产有限公司的锅叾水仙绿茶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科学方法加工精制而成,具有提神、健脾、暖胃等保健作用,在锅叾绿茶系列中属珍贵品种,深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广州、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年销量85吨以上。
近日,经
古镇仁居
古镇标志之一是明代建成的石桥———驾虹桥。荒草萋萋下的桥身仍坚固无比,令人由衷赞叹古时工匠的智慧,偌大的一座石桥,所有的石块均是靠特殊的技艺巧妙地咬合在一起,未使用任何粘合剂。
在一座民居的外墙上,挪开堆放在墙边的松枝,一条当年红四军留下的标语清晰地展现在眼前。1930年4月间,红军从江西寻乌至平远八尺到仁居开展革命活动时,在古城的公共场所和百姓住房的墙-写了大量的革命标语。
而在仁居古镇的历史变迁中,一个重要的特殊时期是1945年5月至8月间,国民政府广东省战时省会从龙川迁至平远,当时的广东省高等法院和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及韶关分行均设在仁居。期间,这座明代古城一度繁荣异常,夜夜笙歌,馆林立,但这是一种畸形的繁荣。
省银行金库的楼房,是一座建筑颇为精致的有地下室的三层楼宇。虽历经风雨侵蚀,却未显得破败,它坚固的身躯在向后人述说着当年曾经的繁华荣耀。而第一任知县王化所建县衙、建国初期的平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早被改建成县松香厂。生产的优质松香和松节油,除供应国内所需,还远销国外。
如今的仁居,跨过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建的南门大桥,便是新城区。中山街是一条十字街,街道两旁的商店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卖家电的门市最为气派,各种机动车辆穿梭而过。邮电大楼、工商大楼、卫生院门诊大楼,货物齐全的农贸市场。每逢农历的二、五、八,来自江西、福建及附近乡镇的群众熙熙攘攘,带着各种农副产品,汇拢而来,热闹非常。仁居车站每天有班车到县城,还有通往差干、黄畲及福建边境的过往客车,往北至寻乌可通货车。八十年代新建的中山南街直达栏石头。今日的仁居古城不但是本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而且是三省边民的集市贸易、文化交流中心。
站在只遗留下一小截的古城墙入口处的高台上,极目望去,著名的老县衙八景之一的“风台夕照”,扑入眼帘,绵延苍翠的群山,中间凸起,两边稍低,恰似凤之双翅舒展欲飞。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