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聤耳

目录

聤耳,中医病名。有两个概念,其一泛指耳窍中流脓的病证。其二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九:“劳伤血气,热乘虚也,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发生于中耳部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耳病。因有耳窍流脓,所以又叫耳脓。现代医学称之为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

本病的形成,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上焦风热壅盛,与气血搏结于耳窍;或因风热表邪失治,内传肝胆.致肝胆火热内盛,循经上蒸,内外热毒搏结于耳窍,热盛肉腐,蚀肌腐膜,化生脓汁而成。引起聤耳的病因可有多个方面,而暴病多属产症,久病多属虚证。实证多由肝、胆、三焦湿热火毒熏蒸所致;虚证多由肾经虚损所致。

临床表现

其特征是急性发作者,初起耳内瘙痒,继而暴肿赤热,剧烈跳痛,耳窍流脓,伴有怕冷、发热等全身症状;慢性发作者,初起耳内胀痛,继而耳窍流脓,疼痛减轻,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

发病前有感冒或游泳、沐浴、洗头等污水灌耳,或挖耳损伤等病史。发病急剧。初起瘙痒,或有充塞压迫的感觉;继而暴肿,疼痛剧烈,如锥刺,鸡啄,直到耳窍流脓,疼痛稍有减轻。伴有怕冷,发热,纳呆,便秘等症状。

1)全身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小儿症状较重,常有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耳流脓一旦出现,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局部症状在早期表现为耳堵,随即耳痛。耳痛表现为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和牙放射。吞咽或咳嗽时耳痛加重。患儿可烦躁不安、哭闹,双手抓耳挠腮。有耳鸣和听力下降,但常被耳痛掩盖。至化脓期一旦鼓膜穿孔,则耳痛顿减。可见耳溢脓,初为血水样,后为黏脓。体温渐恢复至正常,若耳流脓后症状不缓解或缓解后发热及耳痛复又加重,则应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2.慢性

有急性聤耳、麻疹、伤寒等病史。初起耳内肿胀、疼痛;久之则溃脓稀薄,青白或黑臭。伴有低热,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久不收口,或愈后反复发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三型:

1)单纯型  多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耳流脓。常为间歇性,量多少不定。脓黏液性或黏黏液脓性,无臭味。

2)骨疡型  又你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性中耳炎迁延而来,致病菌毒力较强,多为葡萄球菌或厌氧链球菌。此型特点为: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黏稠且有臭味,偶见脓液中混有血丝,为肉芽出血所致。

3)胆脂瘤型  此型特点为长期持续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特殊恶臭。一般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晚期可为混合性聋。但有时可因中耳内胆脂瘤连接中断的听骨链,而使听力无明显下降。

诊断

根据各项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

辨证施治

(一)内治法

1.风热上壅

证候:病初起,耳内疼痛,胀闷闭塞感,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并见周身不适,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冶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方:蔓荆子散(《兰室秘藏》)加减。方药:蔓荆子、生地、赤芍、菊花、桑白皮、木通、前胡、赤茯苓、薄荷、银花、甘草。

发热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口苦咽干、脉浮弦者,加黄芩、夏枯草。

2.肝胆火热

证候:耳内剧痛,如钻如刺,鼓膜红肿外突,或已芽溃溢脓。全身并见发热,面部潮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渴欲饮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治则:清肝泻火,解毒排脓。主方: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方药:栀子、龙胆草、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黄芩、柴胡、甘草。

大便秘结者加酒制大黄、玄明粉;耳内痛甚者,加赤芍、丹皮、乳香、没药;鼓膜穿孔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穿山甲;脓液量多者,加桔梗、白芷。

3.脾虚邪滞

证候:病程长,间歇性或持续性耳内流脓,脓液黏白或黏黄,量多少不一,无臭味。检查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黏膜肿胀色淡,听力稍减退。全身并见面色不华,头昏沉重,倦怠乏力,腹胀,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白微腻,脉缓无力。治则:健脾渗湿,扶正祛邪。主方: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加减。方药:黄芪、皂角刺、银花、桔梗、陈皮、白芷、川芎、白术、茯苓、党参、泽泻、石菖蒲、炙甘草。

纳差腹胀便溏者,加薏苡仁、砂仁;脓液粘黄、加黄芩、蒲公英、野菊花;脓液黄臭,加穿山甲、泽兰、马勃。

4.肾虚骨腐

证候:耳脓量少,污秽而臭,经年累月不瘥,听力显著减退。鼓膜紧张部后上或松弛部边缘性穿孔,可见或掏出豆腐渣样腐物或见有暗红色肉芽长出。全身并见头晕神疲,腰膝痠软,手足心热,心烦多梦、咽干口燥,舌质偏红,苔薄少,脉细数等肾亏虚之证,或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弱等肾阳亏虚之证。治则:补益肾元,扶正祛邪。

(1)偏肾阴亏虚  主方:知柏地黄汤(《景岳全书》)加减。方药:知母、黄柏、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木通、夏枯草、穿山甲、皂角刺、桃仁。

(2)偏肾阳虚  主方:附桂八味丸(《金匮要略》)合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减。方药:附片、肉桂、熟地、淮山、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鹿角胶、炮姜炭、麻黄、白芥子、红花、山慈菇。

(二)外治法

1.滴耳法

(1)初起未穿孔时,可用紫金锭磨醋滴耳或虎耳草汁滴耳止痛。

(2)仙掌公英液:鲜仙人掌(去皮)、鲜蒲公英各等份,洗净后捣烂取汁滴耳,每次2~4滴,每日2~3次。

2.吹药法

(1)氯冰散:氯霉素粉、冰片混研匀,吹耳,每日1~2次。

(2)冰麝散:冰片、麝香、樟丹、龙骨、黄连、牡蛎共研极细粉末,吹耳。

(3)龙矾散:煅龙骨、枯矾各等量,研粉过120目筛。清洁外耳道后吹入耳内,每日1次。

3.塞耳

冰片霜:用两个平口瓷碗,将冰片适量放入碗内,碗口上下相对,白胶布密封,碗底用武火薰烤3~5分钟,冷却后开封,将碗边之霜刮下入药。用时以棉球沾霜塞入耳内,每日2次。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耳痈    下一篇 腭咽闭合不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