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跨越7000多公里的新冠肺炎救治,意大利华人:“是四川医生救了我”

相隔7000多公里,这距离足够长,长的要跨越数个国度。这距离也足够短,短的可以触摸到,医者仁心的的温度。

一个月前,在意大利的华人小艾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浑身无力、咳嗽、腹泻……因要照顾2岁半的女儿,无法去医院治疗。正当她绝望无助时,两名远在7000多公里外的成都医生,给了她生的希望。

这两名医生就是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原院长温贤敏、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叶庆,他们通过“意大利远程”微信群,为小艾和其他患者进行了中西医远程会诊和心理安慰,顺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目录

意大利华人染新冠肺炎编辑本段

跨7000多公里“隔空问诊”编辑本段

一个月前,小艾的爱人山大感染上了新冠肺炎,随着病情恶化,爱人到了医院治疗,而当时,小艾发现自己也被感染了,她浑身无力,开始发烧。

在家隔离期间,小艾的病情越来越重,由于担心2岁半的女儿没人照顾,她不敢到医院治疗。正当她绝望无助的时候,佛罗伦萨和成都的爱心人士经过积极协调,联系到了温贤敏、叶庆医生。

随后,组建了一个有成都中医生、意大利华人患者、意大利人患者的“意大利远程”微信群。

跨越7000多公里的救治

在这个微信群中,温贤敏和叶庆每天为小艾开展远程中西医诊疗。经过一个多月的“隔空问诊”,小艾的病情逐渐好转,而爱人山大在出院后也开始服用叶庆医生开的中药。

另一个意大利华人家庭,也得到了两位医生的诊断,病情慢慢好转。因为两位医生,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华人因此受益。

而让小艾最感动的是,这两位医生救她命的医生,是在下班后,自己主动在群里帮忙,而且一个多月来,没有收一分钱。

医生通过微信远程诊疗编辑本段

越来越多人因此受益编辑本段

得知小艾的故事后,记者找到了叶庆医生。她告诉记者,在进群前就听说了小艾的病情,她当时有发烧、咳嗽、腹泻、胸闷等症状,“为了进行远程诊断,我们让病人在自然光线下,拍下舌苔情况。通过看舌苔就能基本辨别病情变化。”

实际上,为了解决大众对于新冠肺炎的疑惑,叶庆所在的中医团队早就创建了“国家中研室(成都)官方微信”。

出院后的患者、在院患者、普通市民都可以加该微信,直接联系叶庆和她所在的团队专家,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的中医药咨询、在线问诊。

“在微信上,通过看舌苔照片、了解患者喝中药后的反应、病情变化、症状等,我们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建议。”叶庆告诉记者,她有一个在武汉的朋友,疑似新冠肺炎,但因为迟迟不能确诊而焦虑恐慌,最后吃了一段时间中药,确诊后只住院一周多,就出院了。“像他这样疑似患者,在完全没有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先吃中药,控制病情。”

叶庆医生在医院工作已有21年的时间,作为中药防治传染病专家,她也是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处方的制定。

她说:“我们药房也会每天为全院职工熬制中药,中药处方就是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处方,现在我们全院职工无一感染。”

面对病人的感谢编辑本段

医生觉得“没什么”编辑本段

温贤敏回忆说,“我朋友联系我说,她女儿在意大利,因为疫情暴发后很紧张,而且,在意大利如果不是病重就不能住院。当时小艾也很紧张。

为了帮助他们,我们就建了一个群,主要是叶庆医生在群里给具体的建议,看舌苔、开中药等。现在小艾也都恢复了,度过了难关。”

面对小艾的感谢,温贤敏连连说“没什么”。“我觉得没什么。我们也为武汉的患者,采用了这种远程治疗的方法,比如有没有症状、呼吸困难不,出现呼吸困难怎么做,然后给普通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心理安慰。只是我们把这种方法延续到意大利,群里有些是外国人,通过留学生翻译,我们进行诊断。”

温贤敏说,在群里,有什么事就发在群里,比如吃了药有什么反应、效果、看舌苔等,都在群上弄,都很方便的。

实际上,成都市公卫中心在甲流、H7N7等新突发的、呼吸道的发热型传染性疾病面前,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屡屡立下战功,比如2009年的甲流战疫中,90%的患者都使用了中医药。

“我是学西医的,在成都市公卫中心当院长时,刚好遇到2009年甲流,当时医院就用中医药来抗击甲流,非常有效果,所以我对中医药很了解。”温贤敏说,所以遇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后,第一反应就是把中医动员起来,来帮助更多的患者。

这是一场特殊的远程问诊,也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

他们是在四川成都的医生,她是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华人患者。

身在海外,疫情严峻,她的无助和着急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远程诊断、开具药方、隔空安抚,两个医生一个多月的悉心救治,让一个华人家庭重获新生。

相隔7000多公里,这距离足够长,长的要跨越数个国度。这距离也足够短,短的可以触摸到,医者仁心的的温度。

医术医德面前,距离从来都不是问题。远隔重洋,他们开辟另一方战场,继续和新冠肺炎奋战也给了一个病患家庭,万里之外最温情的答案。

感恩,致敬!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跨越7000多公里的新冠肺炎救治,意大利华人:“四川医生救了我”    下一篇 抗疫“妙医”:“危险的工作我先做!”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