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
- 类型
- 剧情
- 导演
- 张扬
- 中文名
- 向日葵
- 外文名
- Sunflower
目录
导演张扬称为北京胡同故事的《向日葵》,讲述的是一个因为历史原因终止艺术梦想的父亲对儿子长达30多年关爱的故事。由于这种爱经历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而片中的父亲更是一位因为残疾不能继续进行创作的画家,因此其艺术梦想的破灭使得他给儿子的是一种扭曲的爱。对此有评论家认为,这种扭曲的爱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实际上是种相当普遍的常态,而儿子与父亲的对抗也是中国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片中尽管父子的对抗依然存在,但父亲与家中孤独辞世棋友无言的对奕,最终形成了影片震撼人心的高潮。因此如果说向日葵迎着阳光而成长的话,那么人就是在亲情照耀下生生不息的活体。
。很多在文革中受压迫、受迫害的人终于看到了希望。1978年,邓小平开始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整个中国进入了全速发展时期。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这种变化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外来文化的进入,让中国人盲目地摒弃了传统,中国人传统的一些生活方式开始瓦解,传统的文化开始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社会盲目的崇拜,对现代化盲目的追求,对金钱贪婪的渴望,整个中国都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
这二十年的时间也是我成长的二十年,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个变化的过程,对这种变化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慢慢地就变成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分为1976年、1987年、1999年三个部分,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中国这三十年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不是简单地通过历史事件去展现,而是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影射出时代的变化。因为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会基本组织,家庭关系也是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家庭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这中间,有我和我父亲的影子,父子关系是很多家庭中最为紧张和微妙的一种关系。影片通过塑造父亲和儿子—这两个非常有性格的角色,通过他们之间三十年的恩恩怨怨,带出了两代人在这三十年中的变化。父亲代表着老一代的中国人,代表着经历过整个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儿子则代表了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一批处在新旧交替、对新生活充满渴望的年轻人。家庭关系也是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父子关系是每一个人成长中都要去面对的问题。
这部电影将会细致地刻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面貌的变化,是一部平民的史诗,让全世界人看到中国人这三十年的所思所想和中国社会的变化过程。
1.MingProductions[中国]
2.FortissimoFilms[荷兰]
1.A-FilmDistribution[荷兰](2005)(Netherlands)(theatrical)
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逃离两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和持续的抗争。这种不安的家庭因素在上一代体力的失去和下一代的悔意里结束,于是相互理解,回归到不可分割的宿命亲情。而此时,年长者老之将至,年少者承担起年长者的重负,新一轮的不安和抗争开始。 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也可以发生在南方如今业已陈旧的楼房里,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他的白发和褶皱的眼睛,想起了我遥远的童年。在我小学时候,每天晚上,父亲为我检查数学作业,发现算错了,就用铅笔在右下角大一个小小的叉,监督我改正了之后,才用橡皮擦去。曾经,我为此感到反感,焦躁,特别是错误多的时候,甚至为此觉得父亲太多事。直到后来,数学的难度渐渐上去,学了那些复杂的函数几何之后,父亲再也无法招架了,那时候我有一种少了监督的轻松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小叉就象随着时间变淡的铅笔字迹一样,在记忆里消失不见,而昨晚,就在昨晚,我却突然如此怀念那个淡得用手一抹就会看不见的铅笔小叉。 我应该庆幸自己生在80年代,童年的记忆还没有被一些鲜艳耀眼得不真实的色彩所填充,因此看到这部《向日葵》的时候,尽管它讲述的是一个60年代末生人的成长故事,但却足以激起我回忆的共鸣。电影是这样一个触摸生命温暖和湿润的东西,究竟是怎么样的电影才能吸引人,是朴实地遵循记录和写实美学的电影,还是构造一个魔幻超现实世界的电影,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心灵体验,或者答案是两者都作为电影的重要意图。但是对于我来说,前者比后者更让我在光影声色里流连忘返,弥漫在胶片上的,是散化不开的诗意,它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生活,不仅仅是实体的物质,也为一种美好的相通的情感所连接着内心的感动和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这部电影的真实,不只因为它来源于一个画家真实的成长经历,也不只因为完整严密的叙事结构,而是它把一个人的成长写进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中国当代的几大重要历史事件都反映在这部电影里面,像是主人公成长史的一个个标记点。社会的发展由一切的人发展组成,无论是服装还是谈资的变迁,都是社会发展的无数风向标之一。从黑白电视机和高音广播里播放的毛主席的新闻到小彩电放着邓小平主席接待外宾,到清晰的大彩电里江总书记的熟悉身影,从一个生活用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三个时代的故事,但不是面面俱到的三段家庭断代史,三个时代的片断中总出现了许许多多延接呼应的因子:向阳学画的历程就是这三个时代延接的一条线索,从童年姿势不正确地拿着铅笔涂鸦到少年在溜冰场边速写到而立之年的油画展,这两父子的矛盾冲突也随之展开变化;童年向阳在76年大地震的慌乱里丢失了一只花猫,年老的父亲在90年代被拆除房屋的废墟里看到了一只花猫,记得陈冲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末代皇帝》里有一只活了半个世纪的蟋蟀,猫和蟋蟀在电影中显然有着不同的意味,蟋蟀是一个隐喻,隐喻了赙仪的不自由和成为赌注的命运,猫是一个贯穿过去和现在的记忆因子,在过去消失,在现在出现,在地震的废墟里消失,在拆迁的废墟里出现。 贯穿电影叙事的是淡淡的抒情,然而电影进行到将结束的部分,突然把这种持续粘着的抒情发挥到了纯粹而极致:父亲站在老屋残垣的窗洞里眺望着失去的风景,用多年未拿的画笔记录下这很快就要被高楼所取代的四合院,这老人残垣的构图本身就是一幅美得让人感慨的画面。这个一生倔强单纯的老人,从来没有这样怀旧过。怀旧的忧伤阻止不了推土机的滚动,阻止不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父亲与有着宿怨的孤独老人之间无言的对弈,牵人愁绪,情节随着一次一步的对弈而缓慢进行着,事实上不只是一种对抗的延续,也是两个仍然留守大院的老人排遣孤独的唯一方式。这个动乱年代里被利用而陷害了父亲的老人最终没能带着父亲的原谅而离开这个世界。生老病死爱别离,2个小时的电影里面,我们被古人所说的人生之苦所感动着,贯穿始终音乐也是如此悠长沉思,在最后的演职员表中看到了配乐林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段流传颇广的《琵琶语》的编曲也是他,他的配乐风格散发着浓酽般的怀旧情绪,犹如黄昏的夕阳,把人牵引进哀而不伤的静谧中去。 在三个时代的场景中,画面的色彩越来越鲜艳,越来越洁净,但是却越来越缺少温暖,70年代那个场景,尽管没有我们如今所看见的丰富色彩而是灰色暗淡的画面,却有一种温暖,而到了90年代,画面是鲜艳的,陈设是光滑崭新的,却弥漫着一种空空荡荡的冷清。画展上明亮而空旷的展厅,长镜头对准展厅中央并肩而坐的两父子,记录下年长者的衰老,年少者的悔意,这两父子终于用缓慢地握手来表示相互理解。在向阳的画展上展出的油画《大家族》,其实是当代知名画家张晓刚的作品,画面上的人物神情呆板,色彩灰冷,像是被提炼之后的所有那个时代的老照片,家家都有这样的老照片,相似的构图,相似的服装,甚至相似的成长道路,但是这无数个相似的故事里面,总有着无数个这样那样的差异,构成了每个人成长的不同个性,就像最终有的人成为画家,有的人成为官员,而更多的人成为平平凡凡的上班族。 这个城市中,还有多少人会在忙碌的脚步中温暖自己的童年往事,还有多少的老人正站在老屋一隅守望那即将失去的风景。有人说,电影的美好在于借助它我们看见了世界的美好。摄影机永远不会凭空臆造一个世界,它一直在捕捉我们生命中那些美好的,触摸不到的诗意。讲述这诗意的方式很多:诗歌,音乐,图画,当然,还有电影,在那团凝固的时空世界里,我们必然为自己感同身受的东西泪流满面,同时也温暖异常。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