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恩的保龄
- 导演
- 迈克尔·摩尔
- 编剧
- 迈克尔·摩尔
- 主演
- Jacobo Arbenz / Mike Bradley / Arthur A. Busch
- 类型
- 纪录片 / 历史
- 制片国家/地区
- 加拿大 / 美国 / 德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日期
- 2002-05-15
- 片长
- 120 分钟
- 又名
- 科伦拜恩的保龄 / 美國黐Gun檔案
- IMDb链接
- tt0310793
目录
导演和编剧均为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枪杀案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如今这里枪支数量比选举人和电视机的数量还要多。这是不是一个疯狂的国家?谁将为所发生的那些悲剧负责?究竟又是什么导致了不断发生的流血冲突和无人性的屠杀?难道是美国人天生倾向于暴力?1999年轰动一时的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这部纪录片以那桩发人深醒的惨案为中心,试图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因子以及由此而生的恐惧进行病理学的观察研究。
在美国,枪支数量比选举人和电视机的数量还要多。这是不是一个疯狂的国家?谁将为所发生的那些悲剧负责?究竟又是什么导致了不断发生的流血冲突和无人性的屠杀?难道是美国人天生倾向于暴力?影片把俄克拉荷马爆炸案和科伦拜恩高中屠杀案中涉及的有关人员的采访片段与新闻报道、演讲,以及一个16岁男孩买走一家商店中所有弹药的等等种种和流血暴力事件有关的片段交织剪辑在一起,显示了恐惧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美国人的精神中,美国社会比其他任何社会,更极端地在它的文化中孕育着一种强烈的妄想症。而主流媒体,尤其是实行煽情主义策略的电视新闻报道,它们使恐惧和暴力之间构成了无法打破的循环。
棒球帽、眼镜儿、络腮胡子、XXXL的廉价T恤衫……天哪,这种胖子在美国几乎遍地都是,用保罗·弗塞特的观点看这人就是一典型的美国“下层贫民”。最可气的是这个家伙即便是在嘎纳也是这一套打扮——没错,此公就是大名鼎鼎的Michael·Moore(迈克尔·摩尔)。
作为时下最成功的左翼纪录片,《华氏9/11》几乎席卷全球。导演Michael·Moore的旧作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就比如说现在我手上这部《Bowling For Columbine》(科伦拜恩的保龄)。封面上Michael·Moore右肩扛一部摄像机,左手持抢,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概括地说,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美国的武器泛滥问题。但是就我个人看来,这部片子与《华氏9/11》的实质差别并不大,导演想说的都是“美国政府特别是布什政府的一切行动的基础是民众的恐慌——富人们就从这群被吓坏了的可怜虫身上获利——同时维持民众的恐惧——这样就能更长久地获利”。既然是这样,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左翼”电影(左翼在中国有时叫“愤青”)。在片子中,Michael·Moore反复地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的美国人要互相射杀——加拿大也可以轻松得到武器,德国有着更为血腥的历史,日本人似乎比美国人还要变态,俄国的贫富差
Michael·Moore的电影真是杆“枪”,直击美国社会软肋——正如鲁迅所言,“投枪匕首”。击穿了媒体创造的世界,击碎了美国梦,让我们看到了西洋镜所掩盖了的阴暗与肮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Michael·Moore捍卫了大众知道真相的权利,在铺天盖地的话语权威之间成就了一家之言。对,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就意味着主观片面。真相就是当下所运行的实在,不存在确切的描述,如实地反映,客观的分析。因为描述、反映和分析都是人做的,“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杂念一起,就客观不得了。正如我们老师说的“纪录片最主观”,一个意思。纪录片就是断章取义——这个“义”就是作者的主旨了——剪刀咔嚓一声,剪断的是客观。那么我们为何要看纪录片?因为我们要了解“真相”另一说法,要有一个新的视角,要看到光鲜亮丽与阴暗丑陋共生的状态——尽量的接近真实。就像我们看报纸杂志上的社会新闻评论一样。
Michael·Moore的政治热情确实很高——在大众普遍不太关心政治的美国尤其如此——这也就难免会让人当作“疯子”。有趣的是,这个胖疯子的电影令我想起了一个台湾人的文章——李敖和Michael·Moore应该算一类作者:四处搜集,整理资料,摆出事实,痛骂首脑,相信读过李敖的人对这点路数不会陌生。值得注意的是,李敖说过“……那么我们革命了,项羽可以这样喊,楚霸王这样喊,李自成也可以这样喊,你不能这样喊,为什么?项羽、楚霸王用的武器,李自成用的武器,跟统治者差不多,你有一把刀,我有一把刀,你一把扎抢,我也有一把扎抢。差不多。现在全世界任何政府的统治者用机关枪,哒哒嗒,坦克车,咔咔咔,(你们)一点招也没有,输了。……”由此观之,美国政府让平民拥有枪支的理由是如此的“伟大”:联邦政府拥有太多的暴力,为了让人民能够自卫,能够反抗压迫他们的政府,能够革命,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允许公民合法的持有枪支。多么“民主”啊!Michael·Moore好像是有点“极端”了。其实我倒觉得两个人并不冲突,李敖的意思是“人民要聪明,争取自由要靠智慧”,而Michael·Moore的看法则是枪支泛滥只会给普通民众带来伤害,激化社会矛盾,对于维护民主毫无裨益。李敖已经来过了,讲得怎样大家见仁见智。有时我也白日做梦,这个胖子在中国会怎么样呢?
好了,该谈谈保龄了。1999年4月22日科伦拜恩中学的两个高中生在校内开枪,数十名同学和老师死伤,这天早上,他们来到校园之前还在球馆打了两局保龄球。当地的民兵把保龄球瓶当作设计用的靶子,因为“和人很像”。这有什么联系么?难道说保龄球游戏诱使两个年轻人犯罪?这太荒谬了,后来Michael·Moore也给我们证明了:这与将问题归罪于黑人或摇滚乐一样荒唐。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想可能是一种讽刺吧。Columbine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地名,还有一个意思是“鸽子的,鸽子似的”(片名也可以译成“鸽子般的保龄”^_^)。在这个“鸽子般的”小城,全球最大的武器制造商之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坐落于此。
·本片参加了2002年5月的戛纳影展,成为戛纳46年来首部参与主要竞赛单元的纪录片。
·为了采访老牌影星Charlton Heston,导演Michael Moore努力了2年未果,他已接近放弃。而找到Heston的房子完全是一个偶然——一名剧组工作人员提议使用“明星地图”,没想到还真管用。采访结束后他们发现大门关了,Michael Moore怕Heston找人抢走采访带,就把带子先递给栏杆外等候的工作人员,并嘱咐他们迅速离开。
·本片是当时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纪录片,后来这一纪录被Michael Moore自己的另一部作品《华氏911》打破了。
·因为这部电影实际上跟戛纳任何一个单元的分类都不太符合,评审团特意设立了一个“戛纳55周年纪念奖”给它。
·影片在戛纳放映时得到了观众长达13分钟的起立鼓掌。
·Michael Moore在发表奥斯卡获奖感言时把小布什政府抨击了一番。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