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ID
- 中文名
- 致命ID
- 又译
- 杀人游戏、致命身份
- 外文名
- Identity
- 类型
- 惊悚、恐怖、悬疑
- 导演
- 詹姆斯·曼高德
- 编剧
- 迈克尔·科尼
- 主演
- 约翰·库萨克、雷·利奥塔、阿曼达·皮特等
- 国家地区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时长
- 90分钟
- 发行公司
-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上映日期
- 2003年4月25日美国上映
目录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荒原,一场肆虐的暴风雨,将矗立在其中的一座
这是一部悬疑片,开头用雨夜、沙漠中孤零零的
提名
2003年,美国导演詹姆斯·曼高德就制作出了这样一部“三无神作”—《致命ID》,这部电影被不少网友评为“最烧脑”(即最浪费脑细胞)的十部经典悬疑电影之一。
事实上,从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给我们设计了一暗一明两条故事主线:暗的主线是一开头,连环杀手麦肯即将被判处死刑,而他的律师却与心理医生在他临刑前找到了一个可以挽救他性命的证据。明的主线,则是一个类似于密室谋杀的故事—漆黑的雨夜,10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被困在一家汽车旅馆里,不断有人被杀死,而杀人者就在其中。每一个死者身上,都发现了对应的房间钥匙号牌。
更为重要的是,每一起谋杀几乎都指向了“完美犯罪”或“不可能犯罪”,比如说当路被杀时,与其一墙之隔的基妮却没听到打斗的声音; 当基妮与提姆西被炸死在车里时,却找不到他们的骨灰;犯人罗伯特越狱之后虽然逃出了旅馆,却遭遇了鬼打墙,又重新出现在旅馆里;而最终,他们的尸体也不翼而飞。
就在观众们还在推理着那个明线里的连环杀手时,导演又把故事切入了暗线,作为麦肯的辩护律师和心理专家,向法官提交了麦肯的日记,在这本日记里,麦肯的字迹不断变化,记录着不同的人的故事,心理专家表示—麦肯属于多重人格分裂,在他犯下各种罪行时,只是其多重人格在变化,同时心理医生提出:“其中只有1个人格是坏的,坏人格导致了麦肯的杀戮。”而决定麦肯生死的,则是这场杀戮游戏的幸存者,如果杀手活着,麦肯必将被送上刑场,如果活下来的是其余任何一个人格中的某一个,麦肯都将获得免死金牌。
在这一刻,作为正义人格化身的爱德华被心理医生唤醒,要求他必须杀掉那个连环杀手,爱德华被所有的观众寄予厚望。
随后,回到旅馆的爱德华在妓女帕瑞斯的帮助下找到了凶手—原来警探罗德斯的身份是一名越狱的连环杀手,他和罗伯特在被押送到另一家监狱的途中杀死了押送自己的警察,换上了警察的衣服。凶手出现,正邪对决。在一场枪战过后,妓女帕瑞斯活了下来,而爱德华和罗伯特双双死去。
所有的观众看到这里都长出一口气,这场杀戮结束,法官判定麦肯无罪,他体内只剩下一个改邪归正回到老家种柳橙的妓女人格,一切都将结束。
如果影片在这里结束,或许只能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绝对算不上经典,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存在着一个小小的故事情节BUG—按照心理医生的分析:九个人格是好的,一个人格是坏的。可是数数进入汽车旅馆的人,数来数去一共11个。被漏掉的人格是谁?他是受害者中的哪一个?
导演詹姆斯果然不是一般人,在故事结尾,他居然补全了这个小小的BUG:当妓女帕瑞斯给柳橙松土时,发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房间号牌,随后,原本应该被炸死的孩子提姆西出现在了帕瑞斯面前,手起锄头落之间,善良的帕瑞斯就这样被杀掉了。
这或许也恰恰暗含了心理医生的疏漏:从故事开始约克夫妇的交谈中,我们已经得知,提姆西还没有上学,约克一家搬家的目的,是让提姆西可以上一个好学校。一个没上过学的孩子,当然不会写字,自然而然的也就不会写日记,所以,提姆西是被忽略的那个人格,而这个被忽略的人格,才是真正的凶手。
而在提姆西杀死帕瑞斯的瞬间,处于半昏迷状态被送往精神病院的麦肯也忽然复苏,变成了恶魔,医生和司机也因此被杀害……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整个故事毫无BUG,镜头从没有浪费,逻辑推理完全的合理。难怪2004年土星奖最佳惊悚影片的桂冠会颁给这部电影。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