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横头山镇

横头山镇隶属于黑龙江省桦川县,地处完达山余脉,属半山、丘陵地带,南与桦南县相连,北西与佳木斯市郊接壤、东与集贤县为邻,距佳木斯市区25公里,距桦川县城50公里,距同—三公路不足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牡—佳铁路;佳—桦公路;横—桦公路四通八达,是经商办企业的理想场所。
中文名称
横头山镇
行政区类别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横头山镇
人口
2.1万

目录

·

横头山镇隶属于

横头山镇所属部分村屯建于清末民初,隶属桦川县向化区。

中华民国以后,1930年隶属第二区。

·

230826101横头山镇

230826101202 220解放村

230826101203 220日升村

230826101204 220向阳堡村

230826101205 220合乡村

230826101206 220西朝阳村

230826101207 220葡萄沟村

230826101208 121东朝阳村

230826101211 220万宝村

230826101214 220国兴村

230826101215 220申家店村

230826101500 220横头河子种畜场

230826101501 122横头山良种场

230826101502 122横头山林场

230826101503 220老平岗林场

地理环境

横头山镇属

2012年全镇农业总值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500元。粮食总产量实现1.2亿斤,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800万元,第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0万元。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扩大到6.5万亩,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全镇主要街道硬质路面率稳步提高,自来水入户率达97%,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电话入户率达99%以上,人均住房面积25.8㎡。

附近景点

·

星火乡朝鲜民族风情园

星火乡朝鲜民族风情园,位于桦川县星火乡政府所在地的中星村,是共和国的第一个集体农庄,距佳木斯市19公里,距桦川县城1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信息通畅、风情独特,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星火乡朝鲜民族风情园具有浓郁的朝鲜民族风情,民风淳朴,风情浓郁,集旅游、度假、休闲、服务于一体。朝鲜族的房屋建筑别具风格,屋内布置独具特色。其居住风俗的特点与北方寒冷的气候及水稻生产方式有直接关系。在饮食方面,朝鲜族冷面打糕、泡菜、辣椒等食品风味独特,别具一格。打糕是逢年过节、家里办事招待宾客必备食品之一。冷面吃起来酸甜香辣、清凉爽口,泡菜(辣白菜)也是朝鲜族富有特色的小菜。同时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朝鲜族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性格爽朗、活泼、富于幽默感的朝鲜族人民的象征,其中的农乐舞——朝鲜族聚居地区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舞蹈艺术,一直为朝鲜族同胞所喜闻乐见。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其中常见的游戏有投壶、射箭等,园内设有展览区、朝鲜族风味餐饮区、文化娱乐区、家庭旅馆区等基本景区。

桦川革命烈士陵园

1984年,桦川县建革命烈士陵园,园内松柏长青,安眠着诸多革命烈士的铮铮忠骨。进入烈士陵园,中部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即映入眼帘。“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雄浑有力,纪念碑周身雕栏玉柱,台阶环立,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纪念碑和烈士墓周围,鲜花锦簇、野草丛生、红绿相间、点点缀缀,给陵园平添了一番自然景色。陵园的四周笔直的白杨树,枝繁叶茂,百鸟朝集,颇为壮观。

冷云烈士纪念碑也伫立在青松翠柏中,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载入中国现代革命史册,冷云烈士的家乡悦来镇,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把她生前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命名为冷云村和冷云小学。

冷云(1915-1938),女,1915年(民国4年)出生于桦川县悦来镇一个农民家里。1931年春,16岁的冷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班。冷云入女师不到半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迹,偌大的东三省很快被日本侵略者占领。1933年,桦川中学和女师成立了地下党组织。冷云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经过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和考验,冷云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1936年,冷云决定到抗日前线去参加战斗。取得党组织同意后,在一个细雨连绵的夏季夜晚,冷云和吉乃臣,离开家乡悦来镇,参加了抗联五军。1938年7月,冷云随部队西征。在西征时,冷云参加了妇女团任指导员。8月,五军西征部队到达五常县境内。在五常山区活动时暴露了目标,决定返回牡丹江沿岸,寻找五军军部汇报西征情况,妇女团的同志在西征和返回路上,伤亡很大,部队来到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岸时,全团只剩下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同志了。10月上旬的天气,夜间很凉,晚上他们露宿在河边的柞木岗上。为了取暖,沿着乌斯浑河岸点起了十来堆篝火。篝火暴露了目标,引来了敌人。第二天拂晓,队伍整装待发准备渡河,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部队领导命令会游水的金石峰参谋带着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突然,队伍的周围枪声大作,队伍被晚昨埋伏在附近的敌军包围,一场恶战开始了。冷云指挥7名女同志沉着应战,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她们抛出最后三颗手榴弹后,就手挽着手,掺扶着负伤的战友,向乌斯浑河深处走去。在敌人重炮轰击下,8名女英雄淹没在激浪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时,冷云年仅23岁。

冷云那种以党的事业为重,顾全大局的高尚品德,那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她的形象如历史上的花木兰穆桂英刘胡兰等巾帼英雄一样,在中国革命史上闪烁光芒。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强    下一篇 摆渡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