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建欣
- 姓名
- 边建欣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4年1月3日
- 出生地
- 内蒙古包头市
- 运动项目
- 举重
- 奥运报名项目
- 48公斤
目录
边建欣,女子举重运动员,双下肢重度
“我愿五星红旗因我而在国际赛场上飘扬,愿世界纪录永远写着中国人的名字。”这是边建欣心中最崇高的理想,也是激励她奋发的动力。她是中国残奥史上首枚女子举重金牌获得者,作为中国第一位参加世界级比赛的残疾人运动员,她一举夺得3枚金牌,打破3项世界纪录,成为国人的骄傲。
1974年,边建欣出生了,她的父母都是
由于这是一家社会福利性质的工厂,厂里40%~50%的工人都是残疾人。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和自己一样身体有残障的人,边建欣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如果内心没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或许直到现在,边建欣还是这家小工厂里的一个普通工人。
在工厂干了一年后,边建欣开始想:“我现在还年轻,难道就这样在工厂里度过一生吗?”一次,边建欣用高中课余时学的技术给同事做足底按摩时,同事说:“你手劲儿这么大,干脆去找李伟朴教练学举重吧!”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边建欣去找了包头残疾人举重队的李伟朴教练。听说边建欣从来没有过运动经历,李教练让她试举一下。边建欣也没多想,上去就举了起来。这一举让李教练喜出望外:当时体重只有30多公斤的边建欣在没有任何举重技巧指导和专业训练的情况下,第一次就举起了40公斤重的杠铃!蕴藏在这个女孩儿身体里的无穷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这一刻找到了支点。
1993年11月,边建欣参加了包头残疾人举重队,从此开始了艰苦乏味的举重训练。每天白天,她到工厂工作,晚上坚持参加训练。由于她训练刻苦,训练成绩直线上升,几个月后,她的成绩就赶上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1994年3月,20岁的边建欣代表国家赴澳大利亚
残疾运动员想要取得好成绩,他们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从1993年开始训练起,边建欣都是下班后就往训练场赶,风雨无阻,训练到22时以后才回家,日日如此。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日,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她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用汗水铺下了一条冠军之路。
体重增加是举重运动员最怕的事儿,而要控制体重,就得控制饮食。1993年起,边建欣的体重一直保持在最轻的级别40公斤级,这也让她吃了不少苦头。每次比赛前,为了控制体重,边建欣都不能吃主食。一次,在控食快一个月的时候,边建欣和朋友吃饭,她实在忍不住吃了一大碗馄饨。回家后,她后悔了:“那么辛苦地训练,关键时刻却因为自己的失误可能前功尽弃,不行!”她硬是一下一下地抠嗓子眼,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举重带给我的也不都是辛苦,它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边建欣的多才多艺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唱歌、画画、按摩、英语,其中很多都是她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学到的。
边建欣愿意用快乐感染别人,她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交了不少朋友。“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我喜欢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喜欢接受不同的挑战。”
1995年,一位记者朋友找到了边建欣,问她愿不愿意到报社主持一档热线节目,因为当时边建欣的事迹在包头市很受关注,报社想通过边建欣的参与,鼓励和帮助更多的残疾人。经过反复思量,边建欣决定接受这个新的挑战,“边建欣热线”就这样开通了。一个残疾青年打来电话问她:“我们都是残疾人,为什么你那么快乐,我却不快乐?我不愿意出门,害怕看别人的眼光……”
边建欣给这个青年讲了她的一次亲身经历:那是她第一次去迪厅,音乐响起,朋友们聚到舞池中央跳舞,边建欣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便悄悄在靠边的空地转动着轮椅。不知不觉中,跳舞的人群把边建欣围了起来,将她带到了舞池中央,围着她欢快起舞。边建欣说:“那一刻,我特别感动!”
她告诉那个年轻人:“不要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和自己对立的或是要伤害自己的,别人对你的认知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知。勇敢地迈出一步,才会有快乐的机会。”
轮椅上的边建欣经历4次手术,身上留有9处伤疤。在11年的运动生涯中,边建欣共为祖国捧回12枚金牌,30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创造了只要参赛,金牌决不旁落的全胜纪录。由于贡献突出,边建欣先后被授予全国钢铁战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国优秀运动员、内蒙古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