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博物馆
- 中文名称
- 清水县博物馆
- 地址
-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永清路95号
- 建馆时间
- 1990年2月13日
- 占地面积
- 2400平方米
目录
清水县博物馆于1990年2月13日,经清水县人民政府清政字第(1990)9号文件批复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经清水县人民政府清政字第(2000)34号文件批复县博物馆和县文化馆正式分设,属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隶属于县文化文物旅游局。2008年9月,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更好的促进清水县文物事业的发展,成立
为了改善文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馆藏文物的管理、展示,将我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2006年多方筹资128万元,建成占地面积为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8·96平方米的仿古综合大楼,彻底改善了文物保护基础条件。博物馆开设两个展厅:一楼历史文物精品展厅投资30万元,面积300平方米;二楼书画展厅建成于2008年6月,总投资20万元,面积200平方米,有历代书法、绘画40多幅,是陇东南地区最有特色的博物馆。
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文化文物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立足现状,求真务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馆藏文物在已有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6000余件;抢救性搬迁保护宋金墓葬5座,其中4座修复于
馆藏文物有6000多件,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民国各时代,文物丰富而不断代,其中三级以上文物400多件,一级25件,二级102件,三级311件,有陶、瓷、铜、铁、玉、石、骨、金、银、木、漆、化石等15类。其中以先秦文化,金箔饰片最具地域特色。
清水县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铜佛造像,该造像高21厘米,宽12.5厘米,倒“凹”形底座。底座长7厘米,宽5厘米,正面刻织锦纹,后三面刻铭文。佛螺旋纹丰圆髻,面型方圆丰润,细眉大眼,高鼻小口,双耳垂肩,形体雄健,内着偏袒衫,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与四足长方形形台上,双手施禅定印。舟形通身背光,外圈刻火焰纹,内圈圆形头光饰莲瓣纹。衣饰阴刻线条密集而有规律,两腿U字形纹饰排列密集,富有装饰趣味。背光后面上端阴刻歇山顶屋面,脊吻内敛。《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载:“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即刻此建筑为兜率天宫。下刻二菩萨立于莲台上,二菩萨上身袒露,两外臂下垂,两内臂上举,手各持一树枝并刻有斜纹树皮,两枝S形正反交叉,树梢倒垂至两肩。《弥勒上生经》又说:“甚至犯诸禁戒,造众恶业”者,若“闻弥勒菩萨之名字,只要五体投地,诚心忏悔等,也可往生兜率天上。即使不生兜率天上,也可于未来世中,在龙华树下,值遇弥勒。”根据经典和树枝造型,当为龙华树。佛、菩萨形象服饰西域风格明显,古拙概括。右边菩萨束髻,面容清秀,身体健壮;左边菩萨丫髻,面相方正,身体端庄。
佛座左右后三面阴刻铭文:“太和八年四月/廿七日清信仕/张陵保造/(右侧)铜像一区(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上生/天上值/遇弥勒下生人/间侯王长者(背面)……”。据铭文“造铜像一区……值遇弥勒下生人间”。《弥勒上生经》曰:“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己,皆得上生兜率天。”可知,正面造像为弥勒佛。佛光背面有二菩萨。《婆沙论・一百七十七》记载:“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