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北镇
- 中文名称
- 鹤北镇
- 外文名称
- Hebei Town
- 行政区类
- 别乡镇
- 所属地区
- 黑龙江省萝北县
- 政府驻地
- 奋斗村
- 电话区号
- 0468
- 面 积
- 93.67平方公里
- 人 口
- 9156人(2013年)
- 方 言
- 东北话 普通话
- 气候条件
-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红松母树林
- 火车站
- 鹤北站
- 车牌代码
- 黑H
目录
1971年9月16日,1969年在四方山林场南面建立的萝北县“小三线”经过筹建,正式成立公社,命名“奋斗”。
1975年9月16日,从奋斗公社划出部分生产大队,成立尖山公社。
1981年2月,鹤北镇在尚志村北2公里成立。
1981年春,奋斗公社双山大队在全县第一个开展包产到户,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1981年11月1日,鹤岗至鹤北铁路通车。
1983年3月,奋斗公社森山大队社员曲云发首创全县第一个家庭农场,承包780亩耕地,秋后获丰收。
1983年6月,奋斗公社森山大队社员马连生自筹资金开办家庭发电厂,向全村供电。
1984年,奋斗乡工程对承建萝北县第四小学楼。
1985年,奋斗乡成立本乡第一个敬老院,奋斗敬老院,当时入院老人7人。
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第四社区、第五社区、奋斗村、双胜村、九里庄村、森山村、新鹤村、常胜村、振兴村、金山村、云山合村、三双村。
鹤北镇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部,现鹤北镇由原鹤北镇和奋斗乡于2001年合并而成。
鹤北镇土壤以
鹤北镇地处黑龙江边陲,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春季少雨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年平均气温为-0.5至3.5℃,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1℃,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21℃,全年平均温差1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时间一般在4月10日前后,稳定通过10℃时间一般在5月10日前后。
初霜日一般出现在9月10日至25日。终霜日一般出现在5月1日至5日。无霜期115天左右。有效活动积温年平均1900-2300℃。
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2700小时,农作物生长季(5-9月)日照时数为1200小时左右。日照随昼夜长短变化而变化,1月份日均日照为7.5小时,7月份日均日照为1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00-550毫米,2月至4月降雨不足全年降雨量的15%,夏季降雨多,5至9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80%。
鹤北火车站位于铁路里程碑43.2公里处,鹤北镇境内,1981年5月建成,建成后即投入临时性货运生产。
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依托萝北酒精厂与种植户的计划衔接,稳步扩大适销粮食生产,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尤其森山村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白瓜子和芸豆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做好食用菌项目,打造鹤北镇品牌产业。鹤北镇春耕生产有序进行,值此春耕之际,镇领导集中召开了村干部、包村干部工作会议,了解村里备春耕生产种子、化肥准备及农机具检修情况。截止目前,鹤北镇备春耕资金大约需要850万元,农民自筹240万元,镇里同信用社协调帮助农民贷款610万元,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全镇共需化肥1270吨,现已购进化肥850吨(其中二铵550吨,尿素180吨,钾肥120吨),各类种子也陆续购进。同时,镇里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全镇大、中、小型农机具共581台套进行了检修,确保春耕生产的有序进行。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鹤北镇森山村“两委”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为农民铺就了五条致富路,引导并带领农民发展生产,使农民实现了大幅增收。
一是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该村根据地处山区,综合土壤、积温、降雨量、无霜期等各条件因素,多次到外地参观考察,为农民寻找适合本地种植的特色经济品种,最后确定发展了种植白瓜籽、芸豆等品种,并签订了收购订单,让农民走特色种植之路。今年全村种植白瓜籽70公顷,芸豆100公顷,还种植了4.5万株五味子。
二是引导农民养殖奶牛。村“两委”和文化教员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的“主辅换位”,引导农民养殖奶牛,并成立奶牛养殖协会,为养殖户服务,使该村奶牛发展出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喜人现象。现全村已发展奶牛180头,争取到2010年达到500头,使森山村成为全镇典型的奶牛专业村。
三是以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别看前屋后院的地方不大,可每家要是都利用起来,那就有账算了。”村党支部书记一语道出了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初衷。近年来,该村在搞好庭院美化、绿化的同时,加大对农民利用庭院发展经济的引导。今年全村共栽培食用菌20多万袋,按照每袋获利1元计算,在不耽误其他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每户每年就可增收3000元至5000元,既净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成为全镇的又一个新亮点。
四是以发展采集业深加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该村地处山区,山野菜资源非常丰富,该村就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剩余劳动力每年在山野菜采集期都能采集到各种山野菜百吨左右,创收10余万元。该村还利用周边几个村屯和林场的采集量建了一个山产品小型加工厂,对山野菜进行深加工,形成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以发展扩大劳务输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该村在人均耕地有限的情况下,组织部分富余劳动力到俄罗斯、山东等地输出劳务,现全村就有100余人在外地打工增加经济收入。以后该村将继续与劳动部门和职教中心联系,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使劳务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更能够适应市场需求。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