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

外滩历史纪念馆于1995年9月落成,由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市档案局联合主办,观众可以在馆内从外滩发展轨迹中洞悉上海的发展历史。2003年1月,纪念馆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文献、实物,向观众展示了外滩开埠150年来的历史变化。纪念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通过数码相框、投影、触摸屏、电子书等集中展示了外滩百年沧桑变化。展示内容既包括当年外滩聚集各国银行组成“东方华尔街”、形成“万国建筑群”的旧貌,也有改革开放30年来外滩建筑保护,中央商务区和金融集聚带建设等内容。纪念馆分为解放前老外滩历史、解放后新外滩的发展两大板块,以“外滩——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起点”、“外滩——当今上海改革开放的窗口”为主线,通过外滩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上海近现代历史。
名称
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
建成时间
1995年9月
地址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475号
电话
53088987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600;法定假日闭馆
公共交通
910、55、868、33、65、928、37

目录

外滩历史纪念馆位于上海

馆内陈列馆内陈列

外滩纪念馆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文献、实物,向观众展示了外滩开埠150年来的历史变化。纪念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通过

纪念馆的两边是全长120米,高3.8米的上海百年风云大型

浮雕浮雕

这里原是一片荒芜的浅滩,沿滩有一条狭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纤时行走。滩的西边为农田,阡陌沟渠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茅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开辟租界前,首先划定外滩一带江面为其船只的“下锚地段”。1845年11月29日,通过《上海土地章程》把外滩以西的830亩土地划为英租界。此后,殖民当局便在李家庄(又名李家场,今圆明园路西南、北京东路近外滩的一段)建造英国领事馆(今外滩33号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不久,英国领事馆的南边沿黄浦江一线,陆续出现沙逊洋行、仁记洋行、宝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长洋行等洋行.临黄浦江的纤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宽的马路,并在马路东侧建造码头,堆栈、本行和船厂。1854-1941年间,出现十余家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成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东方华尔街”之称。外滩的房屋开始时都是两层楼和三层楼。本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出现多层和高层,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汇丰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 

现在我们见到的外滩大楼大都经过改建,但基本风格不变。1992年国庆节前,又完成了外滩综合改造一期工程。现在的外滩防汛墙呈厢廊式,高6.9米,宽15.4米,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潮水。厢内能停放300多辆汽车,厢面是绿化景点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宽一倍,有8快2慢10个车道,外滩历来是上海的旅游热点,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丰姿,黄浦公园的俊巧,防洪墙的设计匠心,以及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加之这里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历史掌故丰富,旅游设施完备,使人留连忘返。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淄博市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    下一篇 湖北大学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