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博物馆
- 中文名称
- 皖西博物馆
- 类别
- 中型地方史志性综合博物馆
- 地点
- 中国安徽
目录
《走进皖西》:《走进皖西》以青铜文化、陶瓷文化、葬制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题,分皋陶魂、星光灿烂、红旗漫卷三部分,重点展示皖西地区从新石器时期直至近现代,绵延发展史中的文明精华。
《文明晨曦》:《文明晨曦》重点介绍霍山红墩寺遗址、古圣皋陶和商周时期遗址。皋陶是上古时期东夷集团的氏族首领,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理政、制刑、教育、融合夷夏形成中华民族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代英杰》:《古代英杰》着重介绍楚国令尹孙叔敖、春申君黄歇、九江王英布、淮南王刘安、六安王刘庆、蜀地郡守文翁、南阳太守邵信臣、寿春令时苗、东吴大将周瑜、父子宰相吕夷吕公著、宋画第一人李公麟、状元焦焕、戏曲音乐家张野圹、兽医学家喻本元喻本亨、台湾知府熊一本、大理寺卿吴廷栋、湖广总督涂宗瀛、一代帝师孙家鼐等历代英杰。
《红旗漫卷》: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灾难深重的皖西人们以响应五四运动为起点,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大批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一些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相继回乡,建立了各级中共组织,开展工农运动,并帮助国民党建立各县党部,实现了区域性国共合作,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在皖西势力。
《皖西庐剧艺术陈列》:《皖西庐剧艺术陈列》分历史沿革、唱腔伴奏、名家名剧、创新发展四个单元。
历史沿革:皖西庐剧即西路庐剧,早在一百多年前,庐剧在皖西大别山区已经形成职业班社,除皖西地区外,艺人们还经常到湖北的麻城、英山,豫南的商城、固始一带演出,流行甚广。
唱腔伴奏:皖西庐剧唱腔分“花腔”、“主调”两大类,“花腔”是早期三小戏、两小戏所用唱腔的总称;“主调”包括“二凉”、“三七”、“寒腔”、“端公调”、“神调”、西路“小生调”、“老旦调”、“丑调”,其中“二凉”、“三七”是西路庐剧唱腔的核心曲调。而“神调”、“端公调”又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和旋律风格自成腔系。
创新发展:传统庐剧唱腔中“悲”的色彩浓厚,被俗称为“哭腔”。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皖西现代庐剧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大别山民歌、小调等元素,大胆创新,形成了适合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和情绪要求的完整的唱腔体系,为庐剧创演现代戏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皖西庐剧多次参加各类演出活动,与姊妹艺术同台交流,为传承、弘扬祖国戏曲艺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皖西民风民俗陈列》:分节庆习俗、传统农事、婚嫁育子三个单元,将散落于六安民间的民风习俗事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收集整理,通过大量的实物,形象地展示六安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馆民风民俗内容,均系创造于民间、传承于民间、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民风民俗陈列展示六安古老文明的发展脉络,让生态神奇的六安,风情万种的大别山散发着的诱人魅力,吸引来海内外宾客参观游览,寻根问祖。我们也想通此陈列,让生活在多元化社会的当代人,穿越千年时空,与先民们对话,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叛、吸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创构和谐六安,促进六安经济发展。
《元亨纪念馆》:介绍了明代六安州人、著名兽医学家喻本元、喻本亨兄弟二人撰写《元亨疗马集》的艰辛与曲折,以及《元亨疗马集》在全世界的广泛影响。《元亨疗马集》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刊行问世,全书集古代兽医学之大成,内容丰富,诊疗精微,其针灸学更属兽医界独创,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兽医学巨著。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珍藏,并传往海外。经后世兽医各家多次翻刻,增删类编,现存世版本已达70多种。我馆现藏的是清光绪年间的版本。
皖西博物馆是全国重点博物馆,安徽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皖西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皖西博物馆现有历史、革命文物一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4件,二级文物98件,三级文物3124件。
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金华市何氏三杰陈列馆 下一篇 长春仁德北方古代文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