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柳州市博物馆

柳州博物馆位于柳州市人民广场东侧,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柳州博物馆文物旅游景区下属柳侯祠景点位于博物馆对面柳侯公园内,环境优雅,是全国著名的名胜古迹。
中文名
柳州市博物馆
建筑面积
12872平方米
占地面积
26亩
展厅面积
5800平方米

目录

柳州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位于广西柳州市

2007-2008年,国家文物局先后授予柳州博物馆“

柳州博物馆国家

玉石篇

仅2008年,柳州博物馆五大固定陈列景点共接待观众参观465000多人次。其中接待了国家、省市领导以及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自治区各部门、各市主要负责人、及嘉宾等1508人次。收到参观者留下的观后感和意见、建议210多条,观众满意度达90%以上。

为满足游客游览需要,把

馆藏文物丰富,许多馆藏文物颇具地方特色,因其精美罕见而成为国之瑰宝。常设陈列有《

1959年1月14日,柳州市博物馆成立,馆址设于文惠路54号柳州市图书馆(今十二中与柳侯祠的交界处)东侧楼上,主要任务是接管柳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移交的文物。

1959年3月馆址迁至市文化馆(原老文联)二楼,同时开展收集、整理、研究、保护本市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不定期举办一些以图片、模型、实物等形式为主的小型陈列展览。

1966年文革开始,馆机构瘫痪,柳州市革命委员会将该馆与市文化馆合并。1972年7月,恢复市博物馆机构,迁址到五一路6号,自此各项业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2002年柳州博物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2003年博物馆新馆址迁至广场东侧原技术交流站六角楼。

2005年7月从技术交流站六角楼迁至建设中的新馆,新馆位于柳州市解放北路37号,人民广场东北侧,总建筑面积为1.2858万平方米,为四层楼建筑。

2007年7月,柳州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26亩,建筑面积16600平方米,展厅面积6800平方米。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

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南部的4条主要铁路干线——湘桂线、黔桂线、焦柳线、黎湛线干线在这里交汇;地区公路更是四通八达,干线公路共有38条,通车里程1833公里,209、322、323国道通过柳州。柳州到南宁、北海、桂林、宜州市都有运行良好的高速公路;柳州白莲机场距离市区18公里,是目前广西规模较大的航空港之一,可起降

古生物化石馆

广西是古人类起源、发展的重要区域,是世界古人类研究的一个中心,而柳州位于这个中心的中心区域,柳城巨猿、柳江人、大龙潭人等古人类世界闻名,而第四纪很多古生物伴随着古人类在柳州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柳州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数量大、种类多,具备了地域的广泛性、独特性和资源的丰富性。这些化石标本无论是数量、质量、规格、档次等在国内均不多见,而且大多数为原生地层采集,标本保存相当完好,极具科普性、观赏性。展出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由中国科学院吴新智、邱占祥等院士进行修复鉴定和验收。

在这里,我们通过柳州博物馆馆藏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等实物资料,古生物生活场景复原等形式,系统的展示自生命起源以来各个地质时期的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极其样貌,再现古生物演变的过程。

历史文化馆

柳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光秀丽,人文鼎盛。从远古人类留在白莲洞的足音,到唐代俊伟柳宗元释奴办学的举措,至明清贤良惠及乡里的恩泽,丰厚的文化积淀滋养着柳州人,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柳州文化,一如浩荡柳江千年流芳。

展览将柳州五万年的悠久历史有机地贯穿起来,既突出重点,又纵览全局。通过布景方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实体,生动而详实地再现柳州历史风貌,以经典的亮相展示古城风采,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传承,以经典的链环绵延古城文明。

展览中的文物,它们本身所呈现的或许只是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一个片段,一个场景,然而它们却连缀成一段完整的历史,让古城的过往生动地展现于后人眼前。

解读历史,是建设未来的另一种方式。

民族风情馆

柳州地处桂中腹地,自古就属少数民族集聚的区域,奇特秀丽的鹅山柳水,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今天的柳州,境内就有壮、侗、苗、瑶、毛南、回、彝、京、水和仫佬等10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又都有着自己绚丽的民族风采和独特的文化品格。其中壮族山歌、苗族节日、瑶族舞蹈和侗族建筑,素来都被誉为柳州民族风情之“四绝”。此外,包括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种民间工艺,独具特色的壮族干栏式民居和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以及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和艺术,都是柳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

青铜艺术馆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的晚期和西周的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高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新的发展,以至汉代的青铜工艺,仍然呈现出美丽的余辉。

在古代,从礼制来看,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是庙堂中不可缺少的宝器,礼器使用之多寡,更是体现贵族等级制度上下尊卑的象征。

本展览展出馆藏铜器150余件,其中西周云雷纹喇叭形铜器、西周人面纹铜剑、西周螺旋枚纹铜甬钟、战国蝉纹羊角钮钟、战国靴形钺、战国人面纹、蛙纹剑、汉代青铜蒸馏器和东汉立蛙铜鼓等独具地方民族特色,所体现的青铜艺术和审美艺术则是南方民族青铜艺术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而西周云雷纹铜角汉代虎钮錞于等更是难得一见的国宝级珍品。以上这些纹饰精美,铸造技术高超的珍贵文物,显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文化艺术成就,而当时各少数民族的独特审美情趣也从中得以体现。

扇面书画馆

中国的扇面书画艺术,尤其是折扇方面的书画艺术,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宝库中“别体之作”。

据史书记载,书扇始于东晋,《晋书·王羲之传》记述:“在蕺山(今浙江绍兴市境内)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以致“人竟买之”。关于画扇唐人张房远《历代名画记》 中曾有东汉末年的杨修为曹操画扇,误点成蝇的记载。

扇面画的内容非常广泛,神话故事、人物形态、峰峦叠石、曲溪流水、村舍楼阁、闲花野草等皆能入画。明清扇面画则高度反映了这个领域的艺术成就。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清代的“四王,吴、恽”六家和“八大山人”、“杨州八怪”等都有扇画佳作传世。柳州博物馆馆藏明清及近代扇面书画精品二百余幅,经悉心挑选,特举办扇面专题展览以飨广大观众。其间名家林立,名品结集,历史地再现了中国扇面书画演变的辉煌时段、精彩华章。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黄径琛    下一篇 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