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同仁堂博物馆-李莲英故居

同仁堂博物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是一座文物藏品丰富、内容独具特色的企业中医药博物馆。该馆以中国中医药发展为背景,以同仁堂历史文化为主线,以历史文物、实物为展示主体,运用实物陈列、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同仁堂医药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以及创新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名:同仁堂博物馆
点:北京市崇文区东兴隆街52号
投资建设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点:国内首家由企业所建中医药博物馆
收藏方向
以同仁堂历史为主线的中医药用具、药目和图片
建馆时间
2007年4月9日
镇馆之宝
同仁堂世代相传的针灸铜人
票:免费

目录

同仁堂博物馆同仁堂博物馆
    2001年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风靡整个中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大谈资。

同仁堂博物馆同仁堂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为

博物馆中还原的药柜博物馆中还原的药柜
    全馆分成7个展厅,5个主题,分别由“历史•溯源”、“商业•文化”、“创业•渊源”、“保护•传承”、“创新•发展”5个部分组成,共陈列展出了1000余件中医药历史文物,其中,许多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均是在国内首次展出。

博物馆以传统中医文化为基础,展出从

针灸铜人

同仁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祖传的人体穴位小铜人同仁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祖传的人体穴位小铜人
    铸造于明朝正统年之后的

目前,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正在发扬光大。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和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作为企业创办的博物馆,同仁堂博物馆充分体现了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发展战略,既要为弘扬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和继承、保护、创新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服务,也要为同仁堂做长、做强、做大奠定文化基础。

李莲英故居简介

北京的司礼监胡同、钟鼓司胡同、瓷器库胡同、织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惜薪胡同、蜡库胡同、恭俭胡同(宫监转音)等是历代太监所住王地。而在众多的太监中,总管太监李莲英占据了从内城到外城,涵盖了大半个京城的许多处宅院。李莲萁在京中诸银号存白银三百万两(他的月俸不过是六十两)。袁世凯为了升官,曾一次性赠李莲英银两二十万;不少外放的官吏、束师的王候无不通过买通李莲英而得以晋升。李莲英的商号,土地遍及北京和他的家乡河北河阿府(此地到宫中当差、当太监的人甚多)。

李莲英故居李莲英故居
    李莲英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生于河北大城县藏屯乡李甲村,原名李英泰。其父李玉以修鞋为业。李英泰随父修鞋。熟皮革最重要的工序是以硝揉皮,故后来有人替李莲英为“皮硝李”。成丰初年,李玉举家进京,住海淀大有村。咸丰四年(1854年),迫于生计,李玉送七岁的李英泰净身。咸丰七年(1857年),十三岁的李英泰由郑亲王端华府送入官中,更名李莲英(故宫的登记册中也是这个名字。“李莲英”则是他当太监后社会上强加给他的)。

李莲英开始在储秀宫是懿贵妃名下的一个梳头身小太监,因善梳头得慈禧宠幸。慈禧五十岁时李莲英开始得势,为慈禧献策。李莲英的前任太监安德海得罪了恭亲王,恭亲王密嘱山东巡抚丁宝桢,以“违制出宫”罪先斩后奏,慈禧知道后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莲英牢记着这个教训,小心做人不敢骄横,他对小太监们说:“主人是个老虎,我爱恩深重,不可失慎.天恩越大,性命越险,吾人不可不慎。”李莲英居室里有一把太师椅,大理石贴面上雕有一只狗——谨慎地做狗是李莲英的内心准则。1886年,李莲英奉旨陪醇亲王巡阅北洋水师,他虽是二品,但却只戴了个七品小官的帽子一一他怕因“太监监军“而招祸,他也没有控制军权的野心。他尽量回避企图向他献钱、物邀宠的人。他对下属说:“一个内务府,每年稳稳当当的十万两银子,足够我花的,用不着变外官;交外官是有危险的。”他的前任安德海与继任王傻如一个被杀,一个在盛京(沈阳)被秘密处死只有他凭着戒骄戒矜,韬光养晦左右逢源,知进知退,在慈禧与光绪之间两边讨好。有些大官,如袁世凯、杨士骧给慈禧进贡时,也会捎带着给李莲英一份。李莲英当时收一千,次日必还八百一一拒礼是要得罪人的。

四品“宫殿监督领恃”是太监的最高官阶。”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日,上交黄单、奉朱笔,储秀宫三品花翎总管辛莲英,赏加二品顶戴。”——从。掌案”升“大总管”,这一二品的加封已经破了大清的祖制。

李莲英李莲英
李莲英曾用自己的钱在海淀西大街(长春街)买下了一份庙产。庙中没有香火,只收留无钱,无家可归的穷太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死后,“事莲英给老太后守了一百天的孝,在宣统元年正月底向隆裕太后磕头告退就这样,他悄悄地离开了皇宫。总之,他离宫的时候谁也没告诉包括他的徒弟们。以后,就没见过他的面”。(《宫女谈往录——我所知道的李莲英》)没有了慈禧,李莲英转而投靠隆裕太后,这才免遭王公大臣们的捕杀。

李莲英出宫后小心、隐居、不张扬不招摇。他最初住在中南海西苑门外北夹道,此为隆裕皇太后所赏(现为一六一中学)。他怕树大招风,把西城棉花胡同、东城帽儿胡同、地安门南大街东侧的黄化门四十一号等几处住宅分散给亲戚住。李莲英在海淀镇彩和坊二十四号有一址名,这是一座多进四合院。起脊门楼,青砖悬山式影壁上雕有梅兰竹菊、鹭戏荷花。垂花门连接着左右游廊。院中有从圆明园移来的奇峰异石。李莲英基本没有在彩和坊住过。他的侄儿孝瀛洲是新派人物,在彩和坊办《民声月刊》。此宅现为海淀卫生局使用。

李莲英在宫中生活了五十二年。出宫为民三年。死于宣统三年(1911年)3月4日。那一年他六十四岁。李莲英后的住址是西城棉花胡同八十三号(现为护国寺中医医院)。这院子雕梁画栋,后院有花园;李莲英钱大财大,仇家也是不可胜数,他整日惶恐不安,躲在棉花胡同八十三号不敢贸然外出。

李莲英之死说法有三:吸大烟患“烟后痢”在家病死拜谒东陵慈禧陵,回时被人所杀。还有就是掌管京师九门钥匙的步军统领衙门正堂江朝宗在什刹海会贤堂请李莲英吃饭。饭后,李莲英途径后海河沿被土匪所杀。当时李莲英家人对外坚称李莲英是病终。隆裕太后赏银千两为其办丧事葬李莲英于海淀区玉渊潭思济庄村。李莲英墓地方圆二十亩,有祠堂、配殿。墓地石牌坊横额的宇是:“钦赐大总管事公之墓”。

李莲英死后,他几个侄儿中有两个滥赌狂嫖倒卖家产散尽千金,民国二十午,德胜门晓市地摊上不时出现碧缕牙筒等宫中珍奇,经古董专家鉴定,这是御赐的,系李莲英家中之物。

1966年红卫兵掘其坟,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编《北京考古四十年》载墓未被盗过。棺木尚未朽烂。李莲英有头,骷髅后拖着长辫子,一段小腿骨尚未腐烂。帽子上有一颗大钻石。其他还有镇棺珠宝、翡翠五十糸件。

参观指南

地点:北京市崇文区东兴隆街52号

门票:免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史家胡同博物馆    下一篇 北京市顺义区档案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