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 地址
-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大街1号
- 电话
- 010-69301278 69301272-8011
- 开放日期
- 全年开放,无休息日
- 开放时间
- 8:30-16:30
目录
周口店遗址分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观众开放。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博物馆包含七个展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馆内还有三维动画、模拟发掘、动手制作、磨制骨针、模型装架等特色科普互动项目。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含七个
周口店遗址沙盘及地理位置、各地点分布图。
历史回顾展厅。利用珍贵历史图片及实物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周口店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历程,及在国际史前遗址当中的重要地位。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和虚拟现实技术,推出了多媒体互动项目—魔法卡片。观众将一张张卡片戴在头上,通过电脑识别程序,将图像传输到电视屏幕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50万年前北京猿人和同时期伴生的动物头像,有肿骨大角鹿、剑齿虎、披毛犀等10余种。犀等10余种。
“北京人”化石展。用实物、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来集中展示“北京人”体质特征、制造
周口店遗址第2地点(北纬39°41′19.76431″,东经115°55′19.81092″) 是安特生、葛兰阶和师丹斯基于1921年发现的,也是周口店遗址最早发现的两个地点之一。周口店遗址第2地点距离第1地点大约200米,初见时像一条南北向的堤,高度大约15米,厚2米,为斜倚龙骨山山体的斜坡,地层为棕红色粘土层,原是一片烧石灰的山。杨钟健先生最先作了研究,编为周口店第2地点。出土 的动物化石有中国鬣狗、肿骨鹿、犀牛、野猪、鼠类等,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22种,其中食虫目2种、啮齿目8种、兔形目2种、灵长目1种、食肉目2种、奇蹄 目1种、偶蹄目6种;此外,还有爬行类和鸟类各1种,时代是中更新世。所发现的动物化石颜色呈浅黄
周口店遗址在1921年和1923年瑞典地 质学家安特生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并进行了试掘,1927年开始正式发掘。由步达生负责野外工作和人类化石研究。1927年发现了一颗保存很好的人类下臼齿化石,步达生经过仔细的研究,提议给这种中国古代的人类一个古生物学的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后来葛利普教授将之命名为“北京人”,这个通俗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1929年12月2日野外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裴文中发现了第一颗保存很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1930年在试验室中清理上一年挖掘的堆积物时,修理出一颗头盖骨化石;1937年发掘被迫中断;1949年刚刚解放不久,中断了11年的发掘工作又恢复了,1951年、1958年至 1960年、1966年以及1978至1980年又先后进行了几次发掘。该地点先后进行了23年的发掘,共出土约203件北京猿人的化石(代表约40个猿人个体),其中包含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破片12件,下颌骨15个,牙齿157枚(包括附连在上下颌骨上的牙齿),胫骨1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和股骨7件(据张森水《周口店遗址志》);发现用火堆积遗存3处,并发现石制品10万多件,同时出土了98种哺乳动物化石(据《远古人类的家园》)。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原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东西长140米,南北宽最宽处40米,西部最窄处2米,高度40米。地理坐 标为北纬39°41′,东经115°51′。从大约50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了20万年至40万年,北京猿人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充填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共分13层)。在发掘前,该洞穴就已坍塌,成为堆积物上部的大角砾和岩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