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青春报

《青春报》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学生报纸,目前为中青院影响力最大的学生媒体。青春报成员主体为新闻系一二三年级学生,以深度报道见长。2013年获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5星级会员媒体。2014年1月23日创建微信公共账号“青春报”。

目录

青春报青春报

《青春报》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学生报纸,目前为中青院影响力最大的学生媒体。青春报成员主体为新闻系一二三年级学生,以深度报道见长。2013年获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5星级会员媒体。2014年1月23日创建微信公共账号“青春报”。

报社发展

青春报青春报

 2000年,《青春报》由新闻系1998级的

青春报青春报

2000年5月1日,青春报创刊,时任系主任的李彬撰写发刊词《青春万岁》。

2000年9月29日,第3期青春报扩至8版。

2006年6月起改由新闻系出资,由刘津指导。

2007年6月15日,推出第一个头版深度报道《12分钟跑,想说爱你不容易》(孙珊撰稿),标志着《青春报》向深度报道定位的全面转型。

2007年9月14日,推出第一个周年特刊。

2007年10月17日,再次扩至8版。推出第一个评论版和第一个关于考研就业的深度报道。

2007年12月8日,推出第一个校内学生猝发疾病的深度报道《吴瑶瑶事件追踪报道:生死拉锯三十日》(王阳、梁嘉琳、曾晓玲、张典、范雪娇、史小静集体撰写);推出关于校内奖项评选争议的报道《当中青学子遇上“芙蓉学子”》引起强烈反响。

2007年12月8日,推出质疑校内课活制度的报道《课活疑问知多少》(陈璇、牛犇、傅金玲撰稿)。

2007年12月10日,推出8版“舆论监督研讨会特刊”。

2008年3月10日,尝试推8版“民俗特刊”。

2008年5月7日,尝试在头版刊登校外深度报道《消失的大陆:北京地下城》。

2008年5月17日,推出汶川地震号外。

2008年5月29日,推出第一个讨论版《抵制家乐福=爱国吗?》(赵婧琳编辑)

2008年7月3日,推出第一个课程报道专版《女性主义课程,男生不得入内?》(张佩沛、牛犇撰稿,赵婧琳编辑)。

2008年9月13日,推出8版的校庆60周年“团校特刊”。

2008年10月6日,在一二版刊出

第一届 主编欧阳斌

第二届 主编姚朔,社长唐思

第三届 主编黄少华

第四届 主编孙冕

第五届 主编陈书昊

第六届 主编纪蓓

第七届 主编夏媛、朱秋艳

第八届 主编成津湘

第九届 主编张磊

第十届 主编梁嘉琳,社长耿倩倩

第十一届 主编黄锐,社长张辰姿

第十二届 主编陈跃子,社长唐敏

第十三届 主编陈奕勤,社长刘君萍

第十四届 主编诸葛亚寒,副主编孙航,社长顺馨,副社长陈悦悦、张蕾

第十五届 主编诸葛亚寒,副主编彭观君、崔慧莹、郑琪、李璟、左茂轩;社长顺馨,副社长杨雨晨、刘颂、刘钰颖

第十六届 主编郑琪,副主编彭观君、崔慧莹、李璟、左茂轩;社长杨雨晨,副社长刘颂、刘钰颖

第十七届 主编卢禹弛,副主编刘思维、卫诗婕、李欣丽;社长曾雨艾,副社长梁婉婷、何靖、时浩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校    下一篇 盘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