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城固县

城固是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和享有“北斗喉舌”之誉的东汉三朝太尉李固的故里,位于陕南汉中盆地腹地,北依秦岭南麓,南屏巴山北坡,中纳汉江平川,地形南北长101公里、东西宽42公里,总面积2265平方公里,辖18个镇、310个行政村、17个社区,总人口53.9万,是汉中市第二人口大县和副中心城市。全县旅游景点达60多处,南沙湖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陕西省风景名胜区,桔园被誉为“中国柑桔生态观光第一园”,张骞墓跨国联合申遗已通过国际专家组评估验收,“中国文化三大坝”之一的天主教总舵古路坝、地母发祥地五郎关、杨侯禅院、洞阳宫等闻名遐迩。
中文名称
城固县
别    名
西北地区“小江南”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 陕西汉中
下辖地区
博望镇、原公镇、桔园镇
政府驻地
博望镇民主街31号
电话区号
0916
邮政区码
7232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中部
面    积
2265平方公里
人    口
53.9万
方    言
汉中方言、城固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气候
著名景点
张骞纪念馆、南沙湖风景区、桔园景区
机    场
汉中城固机场
火车站
城固火车站
车牌代码
陕F
行政代码
610722
特    产
柑橘、茶叶、猕猴桃

目录

城固是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

1986年初,全县共设9区(辖44个乡和11个乡级镇)、一镇(镇辖4个办事处)。随着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全县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1996年撤区并乡后为18个镇、12个乡;2001年9月,根据省政府在杨凌召开的全省并乡建镇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乡镇行政区划又进行了相应调整,调整后,全县共辖18个镇、6个乡,5个办事处、17个社区,310个行政村。2011年根据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再次进行了撤并乡镇,

调整后全县共辖18个镇分别是:博望镇、龙头镇、沙河营镇、文川镇、柳林镇、老庄镇、崔家山镇、桔园镇、原公镇、上元观镇、天明镇、二里镇、五堵镇、双溪镇、小河镇、五郎庙镇、三合镇、董家营镇。

地理地形

城固县城固县
城固县位于

城固县地处内陆,在大气候带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是冬季极地大陆气团与夏季热带海洋气团交汇的地区。北有东西走向、高大的秦岭,可阻挡由西北南下的寒冷气流;南部米仓山屏障,减缓夏季由西南和东南北上的暖湿气流。秦岭阻拦起着保温护湿作用。加之中部一江四河调节本地水分。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湿润,雨热同季,干湿交替。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全县有林地面积21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初步形成了柑桔、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

教育

2013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1422人,在校生4927人,毕业生1729人。全县共有初中、高中29所,高中招生3760人,在校生10800人,毕业生3046人;初中招生4942人,在校生15635人,毕业生5621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普通小学113所,招生3438人,在校生27475人,毕业生485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城固县城固县

科技

2013年,共取得科技成果7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06件,比上年增长23.3 %,其中发明专利34件、实用新型43件、外观设计29件。专利授权57件,比上年增长103.6%,其中发明

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

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  

蚕桑

城固历史悠久,迄今有2300余年的历史。汉高祖蓄粮练兵曾以城固为重点,赖以完成帝业。诸葛亮北伐曹魏以城固为屯粮之所。

时为梁州之域,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楚人伐秦,秦败楚师于丹阳,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同时置成固县,“盖始为城,而冀其巩固之意也”,故名“成固”,故城固县设置县级政区始于秦置汉中郡之年。县城在今博望镇莲花办事处(汉王城附近)。

蜀汉建兴七年(229年)诸葛武侯筑乐城于成固。

南朝刘宋时期改“成固”为“城固”,隶益州,属汉中郡辖。据《太平寰宇记》载:北朝魏宣武帝“正始中城固县(城固汉王城附近)移居壻乡川,即今理。”同载:“斗山在县南五里。”即今西原公村北、庆山南,居湑水东岸。

武德二年(619年),“城固”更名“唐固”。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废“唐固”复为“城固”,属梁州。

北宋时期,宋太祖分全国为十五路,城固县属陕西路;真宗咸平年间分陕西路为夔州路和利州路,城固属利州路;仁宗天圣中增为十八路;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又增为二十三路,定制,城固县隶陕西利州路,属兴元府。据嘉靖《城固县志》载:“宋崇宁二年(县城由壻乡川)移建今所。” 

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城固隶利州东路,属兴元府辖。

元代置陕西行中书省,兴元府改为兴元路,城固县属兴元路辖,元末城垣废坏。

明代设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辖今陕、甘、宁东南部及青海西宁一带)。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兴元路改为汉中府,城固县隶关南道(关南道辖今汉中、安康两地区),属汉中府辖。

清代设陕西省,辖汉中府,城固县隶陕安道(陕安道辖汉中、兴安二府),属汉中府辖。

中华民国初年废汉中府,改为汉中道,城固属汉中道。1928年废道,城固直属陕西省。1935年汉中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城固属第六行政督察区辖。

1949年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进驻县城,城固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设陕西省陕南行政公署(辖汉中、安康、商洛三个专区),城固县隶陕南行政公署,属汉中专员公署辖。县政府驻城关区,辖城关、原公、沙杜、升木、水磨、周公、博望、南乐、五堵、古路、二里11个区119个乡镇。

1950年5月,撤销升木、博望、二里3个区,全县辖8个区93个乡,隶属陕南行政公署。

1951年行署撤销,城固属陕西省汉中专署辖。

1953年初,恢复升木区后为9个区108个乡。1953年8月,增设龙头、二里、小河3个区,调整后辖12个区120个乡,隶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 

1956年,全县区划调整,辖城关、原公、龙头、水磨、二里、南乐、五堵7个区63个乡3个街。

1958年,全县设立26个人民公社。

1961年,恢复区建制,辖龙头、文川、桔园、南乐、五堵、天明、二里、双溪、小河、城关9个区1个镇,58个公社。

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全县共设9个区1个镇,58个乡。

1986年初,全县共设9区(辖44个乡和11个乡级镇)、1镇(辖4个办事处)。随着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全县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1987年撤销汉中专署,设立汉中市,城固隶属汉中市。 

1996年4月,实施撤区并乡后为18个镇、12个乡。全县辖博望、龙头、沙河营、文川、柳林、老庄、崔家山、桔园、原公、上元观、天明、二里、五堵、孙坪、双溪、水磨、小河、宝山、董家营、三合、五郎、大盘、盘龙、盐井、毕家河、桔园、黄岗、高坝、石槽河、小盘30个乡镇。 

2001年9月,根据省政府在杨凌召开的全省并乡建镇工作会议精神,全县乡镇行政区划又进行了相应调整,调整后,全县共辖18个镇、6个乡、5个办事处。 

2002年1月,撤销毕家河并入老庄镇,撤销黄岗乡并入二里镇,撤销高坝乡并入天明镇,撤销石槽河乡并入盘龙乡,撤销小盘乡并入大盘乡,桔园乡与许家庙镇合并设立桔园镇,全县调整后共18个镇、6个乡。 

2011年6月,根据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又进行了撤乡并镇,撤并6个乡镇,整建制调整3个乡镇。撤销盘龙乡划归小河镇,撤销大盘乡划归二里镇,撤销盐井乡划归天明镇,撤销水磨镇划归双溪镇,撤销孙坪镇划归五堵镇,撤销宝山镇划归原公镇,撤销五郎庙乡设立五郎庙镇,撤销三合乡设立三合镇,撤销董家营乡设立董家营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18个镇、5个办事处、310个行政村。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闯入者    下一篇 二道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