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台大桥
- 中文名
- 四方台大桥
- 地 点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郊
- 西环工程
- 完善黑龙江省“OK”型主骨公路网
- 建设目的
- 发挥哈尔滨市公路运输枢纽的作用
目录
松花江斜拉桥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四方台高地以西1.2km处,全长1268.86m。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塔墩固结一体、塔与主梁纵向活动支承,属塔墩固结、塔梁支承式半悬浮体系。由一个长336m的主跨、两个长136m的边跨和两个长44m的过渡跨组合而成,全长696m,主桥桥面横向宽度为33.2m。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40m,南、北引桥共14跨,全长57286m,引桥桥面横向宽度为28m。四方台大桥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双向四车道,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设计洪水频率为300年一遇,通航标准为III级航道。大桥概算总投资4.61亿元;自2001年7月开工,至2004年9月交工,建设工期4年。
大桥基础由140根钻孔灌注桩组成,主桥钻孔桩直径2.0m,桩长70.0m,承台长54.5m、宽15.0m、高5.0m。大桥索塔为门式塔,桥面以上设—道上横梁。塔高110.80m,桥面以上高度为88.56m。索塔横截面采用带曲线类五边形的单箱单室截面。大桥主梁截面以两工字钢边梁肋、中心小纵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形成组合截面。斜拉索采用空间扇形布置,自下而上向桥外侧倾斜。全桥共设4×13对、合计104根斜拉索。大桥桥面铺装采用8cm防水混凝土、6cm沥青混凝土。全桥主要工程量为混凝土68502立方米,钢筋7127吨,钢材8088吨,
说起黑龙江松花江上的桥梁发展历史,要追溯到建国以前。1932 年,日本人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修筑了一座滨北公铁两用跨江桥梁。建国后,该桥仍继续承担松花江两岸的通行任务。1983 年5月10 日,黑龙江自主建设、施工的第一座跨松花江公路桥梁——松花江公路大桥动工修建,1986年8 月30 日竣工,该桥贯通了哈尔滨至黑河、萝北、满洲里等国道干线,成为全省公路交通的枢纽,同时也拉开了我国在松花江上自主建桥的序幕。
随着哈尔滨及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过江通道已无法适应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交通出行需求。为彻底解决松花江两岸交通不畅、分流过境交通、缓解市区内主要干道交通压力、实施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促进哈尔滨及周边城市经济发展,2001 年7 月,四方台松花江大桥开工建设,2004 年9 月30 日建成通车。
为了充分发挥哈尔滨市公路运输枢纽的作用,还确定了以哈尔滨市为轴心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体系,即哈尔滨环城过境高速公路(一环)及哈尔滨至长春、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大庆五个方向辐射的高速公路(五射)。
近年来,随着全省干线公路网建设速度的加快,全省公路运输量有很大增长,各路段拥阻现象十分严重。据有关部门调查,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量的比重分别由56.3%和56.5%增长到78.7%和67.5%,周转量由27.3%和7.1%增长到51.4%和13.5%。距哈尔滨市区30公里以内的双城、阿城、呼兰及哈尔滨市郊卫星镇的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近5年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哈尔滨至双城、阿城、宾县、肇东、兰西各段交通量已达每天6600辆,哈尔滨至呼兰段达每天9650辆,松花江两岸过江交通量总计达每天29736辆,其中哈尔滨公路大桥高达每天23625辆。
随着哈尔滨环城高速公路的竣工,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也使被松花江隔断的同三、绥满两条国道主干线在哈市合理连接,畅通跨越松花江,并沟通国道哈伊公路及省道哈机场公路、哈肇公路。西环工程的竣工,使黑龙江省的6条高速公路将进一步提速。
西环工程:每天可减少进入哈尔滨市车辆5000多辆,减少城市拥阻现象
四方台松花江大桥是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西段(瓦盆窑—秦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四方台高地以西1.2 公里处,全长1268.86 米,是黑龙江修建的第一座公路斜桥,也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的标志性工程。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属塔墩固结、塔梁支承式半悬浮体系。它的建设对逐步完成黑龙江“O K”型主骨架公路网,实现以哈尔滨为轴心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系统,使同三、绥满两条国道主干线在黑龙江境内有机连接,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
四方台松花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建在高纬度地区的公路斜拉桥,标志着黑龙江桥梁建设技术水平又有了新的突破,并获得2006 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