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许江

许江(1955年-,生于福建福州),中国画家。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赴西德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研修,现居浙江杭州,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姓名
许江
性别
民族
汉族
籍贯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出生年月
1955年08月
党派
中共
毕业院校
浙江美术学院
所学专业
油画
学历
大学
学位
文学学士
现任职务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目录

许江(1955年-,生于

许江是一位才华横溢,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

时间上“当代”的艺术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堪称文化属性上“当代”的艺术?这是今日中国艺术家无法回避的课题。二十世纪以来中西两大艺术体系的相遇、碰撞,演绎出中国艺术在观念、语言上不断求新与试验的种种征候。通过对中国艺术现代之路的文化研究,可以梳理出一种与西方现代艺术性质上不同的“另一种现代性”,这方面大致已比较清楚。但是,伴随着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势的迅速蔓延,中国艺术还没有脱开“现代”的文化逻辑,就迎来了新的也即“当代”的文化境遇,艺术的基本问题由此发生了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并不是每一个中国画家都及时敏感到并且主动地迎向挑战,甚至由于历史的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浙江省美术家主席。

1955年8月 出生于福建。

1982年7月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8-1989年 赴西德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研修。

1984 油画《华侨姐妹》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7 油画《渔夫》入选“美国BeyondtheOpenDoor展”。

1988 在德国汉堡美术学院举办个展在德国汉堡InFaust画廊举办个展。

1989 装置《神之棋》入选“汉堡美术学院‘89展”和“德国国际青年艺术家联展”,在德国Harburg文化馆举办个

1990 系列作品《将相和》入选德国萨布吕肯国家美术馆“中国青年艺术展”。

1991 油画《春之祭》等入选中国杭州“新学院第二回展”。

1992 油画《

第24届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

许江是一位才华横溢,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理论家的敏锐、演说家的风采集于一身的优秀油画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许江作品中气势恢弘的氛围除了源于场面的宏大和深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更多的是由于具有重量感的空间给观者心理上造成的历史知觉,在大跨度的时空建构中隐喻了文明和精神历程中的兴衰,包含一种强烈的悲剧式的视觉震撼力。他的作品有机的融合了传统思维与现代表现方式,那颤动疾飞的笔触,那晦涩沉厚的色块,交织成生存与殇逝之间强烈对峙着的战场,在史诗般的激越与悲怆的绝唱中,令我们体验到历史和生命的情殇。许江的作品以严谨的理性思维和超然的感觉方式,以高度的艺术创作激情和对艺术风格的勇敢挖掘,以对历史和当下的透彻审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更深层次的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批判。许江的作品既不是马远、夏圭式的寄情;也不是莫耐、塞尚的视觉印象。它已超越了艺术的界限,融汇了东西方文化中某些深刻的内涵。他从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许江艺术的无穷魅力。

许江许江

许江是一位感情复杂的艺术家,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同时发现冯至、戴望舒式的南方才子多愁善感的中国纯粹诗质和塔皮埃斯、博伊斯、基弗式的西方表现主义锋芒和深沉的理性思考,这些似平水火不容的因素在许江艺术中奇迹般地得到融会和磨合。《春之祭》、《山水的谐音》、《夏芒》、《积石》、《七月流火》、《白雪流云》等四条屏式的巨幅抽象作品,不但在外在包装(四条屏)上认同中国文化传统,即使布满地道的西方油画现代技法的画面上,其中清纯的中国文人诗意象和一个现代灵魂的梦幻和呓语依然清晰可辩;而在《棋》系列、《关于皮鞋与布鞋的演习》系列中,许江则显示了一个在曾经慷慨激昂但己经日薄西山的’85新潮运动后不甘沉寂而继续向现代艺术纵深追击和精神上深层追问的战士本质。着迷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瞬间穿越、周转、停顿、高扬、隐入等轨迹捕捉的许江把“具象”和“抽象”同时并置在自己的作品上,试图把毕加索、布拉克尚未完成的在尊重二度空间的结构和节奏的同时凸现三度空间的立体主义绘画推向完美。毫无疑问许江获得了非凡的成功,他的一系列“绘画浮雕”(高天民语)式的作品使当代一部分“不能忘情于油画,而又不甘于固守油画传统形态的艺术家”(水天中语)看到了突围的多种可能。可以说,许江艺术风格的生成和发展是临近世纪末的画坛上的必然现象,因为它预示了下一世纪中国艺术的某种新的流向。(苏旅1994写)

许江永远是许江。他为这十二幅画起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标题:六叟图、斜阳红、西风瘦、落凰坡、水云间、秋风过、回春堂、安公子……在观众心目中,其中有一些确实是对画意的诗性提示,如《六叟图》、《斜阳红》、《秋风过》;而另外一些标题与画中形象并不相涉,如《落凰坡》、《安公子》等等。从总体看,这些题目不仅与习见的画题不同,而且与我们得自艺术史上的向日葵印象大相径庭。画家在这里实际上采取了一种“陌生化”(亦即“间离”)的手法――这些标题使绘画史上被一画再画的向日葵变得独特和离奇,不仅向日葵不再是一种花木或者油料作物,而成为一种历史文化形象;而且它也不再是人们熟知的(如梵高式的)向日葵,而是从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走来的人格化形象。《葵园十二景》的确描绘了自然,但不是人们熟知的自然,它被剥去了“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布莱希特语)。这样处理的结果是“葵园”显得新颖、陌生,我们在惊讶和寻思捉摸之后,有可能获得新的感受,尝试新的解释。

当代文化形势

时间上“当代”的艺术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堪称文化属性上“当代”的艺术?这是今日中国艺术家无法回避的课题。二十世纪以来中西两大艺术体系的相遇、碰撞,演绎出中国艺术在观念、语言上不断求新与试验的种种征候。通过对中国艺术现代之路的文化研究,可以梳理出一种与西方现代艺术性质上不同的“另一种现代性”,这方面大致已比较清楚。但是,伴随着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势的迅速蔓延,中国艺术还没有脱开“现代”的文化逻辑,就迎来了新的也即“当代”的文化境遇,艺术的基本问题由此发生了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并不是每一个中国画家都及时敏感到并且主动地迎向挑战,甚至由于历史的惯性而拒斥实际到来的现实。

这种新的文化境遇可以称为“后主义”文化境遇。对属于文化性质的这个“后”字,以往我们的理解主要在西方艺术的“后现代”思潮上,这股思潮既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否定与样式修正,但又随着“全球化”趋势表现为全球性症候,引发出艺术的失序和混乱,特别是越来越趋于观念的艺术导致艺术本体的迷失,由此产生全球性的不亚于西方二十世纪初遭受现代主义冲击的“新的震撼”,对于有着自身文化传统的中国艺术,更是必然产生现实的文化焦虑乃至抵御性心理。但是,如果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形成的新的社会思想和文化上萌发的新的意识,我们应该看到,在一种普遍的“后现代”思潮涌现的同时,中国文化也进入了一种“后西方”的时代,那就是依托中国社会发展的契机,既吸收西方的经验,又对来自西方的影响作清醒的文化审视并采取策略性的响应。

许江许江作品

复合文化

“后现代”和“后西方”在中国的同时并存与相互激荡,便产生了一种处于动态的当代文化情势。在我看来,许江是能够把握这个动态的艺术家。许多年来,许江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扮演了一种“复合”的角色:时而是一位文化学人,对当代艺术的文化走向作分析研究;时而是一位艺术活动家,积极参与当代艺术的各种展览组织与策划;时而是一位言说者,在许多场合辨析艺术的焦点话题;时而是一位教育家,在艺术教育领域构想和推动适应社会文化需求的教学改革。当然,他的根本“身份”还是一位画家,他一向努力做的是在绘画中通达文化的当代境界。纵观他近二十年来绘画的历程,可以发现他是一位难得的通过文化思考形成绘画取向、又通过自己的绘画实验解决文化认识问题的思想型画家。“思”与“画”在他那里是一种生活的两种体现,都属于精神层面的活动。他的“思”,涉及到历史中的“西方”与“东方”的关系,其目的是“树立一种新的自我的文化史观,并以这种文化史观来勾联历史和当下的关系,建构自我本身”。他的“画”是“思”的形象载体,成为了当代文化情势的图像表征。严格地说,不能把他的“画”看成是关于某种题材或事物的描绘,而是要看到他的画作首先都是因“思”而必然和必要的形象流露,或者说,在他的画里,充满了思想的含量。

文化沉积成果

具体说来,许江在绘画上攒积起来的成果主要是关于城市和大地的风景。城市的景物是文化符号,大地的生命是自然符号,二者的义涵本分属两种类型,在许多画家那里情各有钟,但在许江的视野中却都同属于一个存在的世界。他喜欢研究城市,把城市当作文化的肌体,尤其喜欢追寻城市的历史,把一本本城市的传记读成历史的篇章,把城市的表像视为历史的片段,因此,城市在他的笔下成为画不完的对象,大者到与天际相接的城市轮廓与建筑躯影,小者到城市的巷陌、房屋的细节乃至道路的斑记。从绘画风格看,他的城市主题的作品都是史诗般雄浑和悲剧般凝重的混合体,他似乎无法为城市的现状勾画清晰的图景,反之,却像深陷在城市的梦境中感受正在消逝的存在。所以,他把自己笔下的城市风景称为“历史的风景”或“逝去与即将逝去的风景”。这种风景,与其说是“看”到的风景,不如说是“思”到的风景。而被“思”的也不仅仅是城市本身,而是作为文化集散地的历史。在他的笔下,柏林、上海、北京等等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是同一种性质的存在,他描绘着不同城市的景象,表达的却是同一种感怀。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绘画是从观察“形”本身升华到关注形而“上”的精神活动过程,他笔下的城市风景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抽象性景观。

在视觉上与城市的风景对应的是大地的风景。在这个系列中,许江似乎换了一种心态,他做的不再是沉思的文章,而是行吟的诗章。或许从城市走向原野,他获得了远离历史重负的轻松,他因此可以随兴表达,去发现和捕捉许多生动的、转瞬即逝的大地表情。在那里有许多因生命蓬勃而引发的感兴和因四时变迁而触动的怜爱。相比起城市系列,他的大地系列画得视角多变、手法轻松、意趣活泼。由此可以说,他许多年在绘画世界里的心灵和情感就维系着城市与大地这两种生命情状,在“思”与“诗”、“话”与“画”的生活中交错穿行。

文化超越

把风景这种传统的绘画题材画成具有文化主题的篇章,这就是许江精神上的文化超越。一方面,他取西方“后现代”思潮提供的“文化研究”视角,对既定的规范抱以怀疑,相信事物的不确定性后面有着可能生发的生命契机,绘画的目的不再是为事物作本质性的结论,而是使事物本质在追问的过程中浮现成形,在对客观世界的探寻中使自我这个主体得以验证。另一方面,他以“后西方”的文化策略克服了因追随西方艺术线性发展而产生的思想焦虑与文化隔膜,立足本土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现实,弘扬传统文化的丰涵大义,用一种“以中化西”的方式体现文化上的自信。他的艺术是“历史感”与“当代性”同构的艺术,其中的“历史感”,是与历史“活”在一起的彼此相望,其中的“当代性”,是凭借当代智识系统对当代文化问题作出的图像阐释。

对许江的绘画作如上文化意涵的分析,或许能够使我们看到中国当代绘画走出传统静态模式或西方样式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作为画家的许江,在很多年里持续的另一种工作是克服当代图像世界带来的挑战。这是绘画在图像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具有双重性的,一是如何在“图像的贬值”的境况中解决绘画图像的创造问题,二是如何在绘画图像中拯救图像应有的“精美性”。许江是当代“学院派”画家中最积极接触新媒体实验、倡导乃至研究新媒体艺术文化现象的一位。然而他艺术的立足点还是在绘画领域。他执意当一个“坚持架上绘画者”,去做“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文章。这是他在“新媒体图像技术迅疾发展,传统的绘画形态渐成危机”两极分立态势下的清醒选择,而他的绘画探索借助了这样一种两极对应的态势所造成的文化心理张力,找到两种不同的视觉经验的相关性,从而从绘画的自主性出发,缓解图像时代引发的绘画的“危机”。

绘画信念

“守望”绘画是今日许多画家的信念,但是,守望不是一种封闭的自我关照,而是守望者向外部“世界”敞亮自身并与“世界”共同“澄明”的过程,这需要集中解决绘画中“看”的方式。许江深知绘画上的“看”,不仅是视觉物理与生理的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表征,所以他的“看”,是一种综合的“看”。从视觉的“看”的方式入手,他的绘画形成了“视象”、“心象”和“文象”三种品性的统一。作为西子湖畔“具象表现绘画”群体的倡导者和核心人物,他在以现象学哲学为方法论的视觉转换上投注了相当的力气,那就是在面对自然事物之时将陈规和经验“悬置”起来,使目光透过围裹在事物表面的杂芜,直逼事物的“本质”。在无碍的“视”刹然触及事物的“象”之时,事物的生命得以“澄明”。因此,他的画总是在抹去重来的过程中攸忽驻笔,在混沌中显现出富有内在结构的“视像”。为了克服单幅作品不能尽观尽兴的局限,他大量采用系列画面或连续画面,特别经常在小幅作品中采用十几、数十张小画拼接成一大幅画面的手法,用时间性的片断构成空间性的景观,以此获得对客观世界统摄的“心象”。他的作品在色彩上去繁取纯,笔法随性率意,用丰富斑驳的肌理营造出一片混茫的气息,使整个画面透溢出鲜明的精神性,呈现出了有文化学养的“文象”。

在许江最新的《葵园》系列中,一种整合的文化意识似乎更加清晰了。可以把这个系列看成是城市主题与大地主题的迭合,茂密的葵花如生长的城市建筑,更是大地上蓬勃不息的生命;也可以看成是画家行走与守望、思考与叙述的迭合。葵花的群像交织出生命的混响;系列的画幅不是一个系列的终结,而是一种向未来延伸的开始。

艺术资讯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个展“远望·许江的绘画”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健宏等出席开幕式。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发来贺电。

本次展览共展出许江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创作的200余幅绘画作品。多年来,许江频频参与国际艺术盛会,先后在德国柏林举办个展,参加第24届圣保罗国家馆双年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去年6月,他投身艺坛30年来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受到艺术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广州是他个展的第二站。

专访

“远游”的目的是“回归”

记者:作为一位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有影响力的画家,中西方文化对峙一直是你探讨的命题。上世纪90年代留学德国回来的时候,你把皮鞋和布鞋等很多实物做进油画里;而在你最新的作品中,全然蜕变为对无名的自然风景直观的描绘。这种变化背后是否有某种思想沿革?

许江作品许江作品

许江:可以说,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我选择了回归,做一个“返乡的精神远游者”。为什么要选择回归呢?因为我们走出去之后才发现必须要找回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生经历中有两把尺子:一把是上山下乡,土插队;另一把是西方留学,洋插队。这两场巨大的人生变迁,让我们这代人体会一场生活和精神的远游,也更深地体会到“远游”的目的是“回归”。

当代文化须坚守道德力量

记者:针对“超女”、时下的恶搞,你曾经摇旗呐喊“警惕时尚、重视人文”,您认为当代文化应当是怎样的面貌呢?

许江:我说要警惕“超女现象”,目的就是要呼吁大家警惕由之而来的文化浅表化和娱乐化倾向。我认为,超女的过度发展已经表现了“文化低能”的现象,因为“超女”没有创造出有意义的文化,就连真正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也产生不了。

因为恶搞有个大的问题,它不是娱乐,而是“娱恶”,最终伤害的只能是文化本身。文化历来是一个健全社会的文明的思想和精神核心,中国当代文化必须坚守道德的力量,坚守人文关怀,充当社会的良知,对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担当“守望”的责任。

艺术创造强调“合而不同”

记者:你提到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我们应当如何完成这种主体性的构建呢?

许江:我们今天所有的文艺创作、文化思考都离不开中西文化之辩的背景。比如油画产生于西方,但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对油画的认识普遍超过对中国画的认识;再比如,电视、电影都是西方发明的,今天中国人对它们的认识肯定超过粤剧。这就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文化境遇,这与前几代人所面临的文化境遇完全不同。

归根结底,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还原自己,我们的创造力最终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我们应当突破中西二元文化格局,立足传统、关注当下生活,才能找到当代艺术的创造力。

记者:您觉得两位前辈院长林风眠、潘天寿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艺术思想,哪个更适合于解决中国当下文化境遇的问题?

许江:林风眠作为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的思路就是“中西融合”。而潘天寿是中国美院的第5任和第8任院长,也是我们学院历史上唯一一个担任两任院长的,他认为要从中国传统的高峰中继续“滋养”高峰,从中国传统艺术的内部推出另一个高峰。

一个是“兼容并蓄”,一个是“传统出新”。我认为,他们这两个方案看似矛盾,但是都可以并行不悖地继承下来。孔子说“君子合而不同”,强调彼此和谐共处而又存持各自特色,如五味之调和、八音之和谐、群山之错落。

获“浙江省功勋教师”荣誉称号

日前,中国美院许江院长获第四届“浙江省功勋教师”荣誉称号。“浙江省功勋教师”是省政府给予在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的最高荣誉奖项,旨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浙江省功勋教师”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15人左右,获奖者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一次性奖励2万元。

“东方葵”许江艺术展

2014年10月,由中国美协、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东方葵——许江艺术展”日前在国博开展。此次展览是许江近10年创作历程的集中展示,共展出“葵园”主题大型油画作品50余幅、系列水彩作品百余幅以及一系列大型雕塑作品。

开幕式上,许江将其大幅油画作品《东方葵——狂飚》和《长空艳》捐赠给国博。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哈里木拉提·阿不都热合满    下一篇 彭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