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
- 姓名
- 范迪安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族
- 生日
- 1955年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现任职务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 政协职务
- 委员
- 毕业院校
- 中央美术学院
- 学历学位
- 硕士
目录
范迪安,1955年生于
从
“艺术家不能局限在艺术创作的自我小空间里,而应该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使作品与时代和人民紧密联系起来。”2015年11月,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在接受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明网和光明网主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百位文艺名家讲故事”系列节目的采访时表示。
“谈到文艺界,人们经常使用‘圈子’这个词,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艺界当下存在的问题——有些创作者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角度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圈子文化’。”范迪安认为,相对于社会发展的广大空间,每个艺术门类固然有自己的特定领域,但艺术毕竟来源于生活,艺术品作为文化产品必须被公众欣赏,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文化价值。艺术家必须摆脱思维局限,深入到时代、社会、人民的广阔空间之中。
范迪安说,如何深入生活,贴近时代,与人民群众在情感上形成血肉交融的关系,创作出不辜负这个时代的作品,是摆在所有艺术家面前的课题。
2015年8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不仅是中国美术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第一展,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以艺术创作展示爱国情怀和缅怀前辈艺术家的致敬之举。
记者:本次展览的主旨是什么?
范迪安:在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时代生活和民族精神的主题创作上,中央美术学院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在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烽火岁月里,中央美院的前辈艺术家关切国家兴亡,以艺术为武器投身抗战的洪流,用大量的作品记录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描绘了抗日战争的伟大画卷。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艺术家以抗战为主题,继续书写着歌颂革命历史、表现民族精神的丹青史诗,为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增添了沉甸甸的艺术经典。
这份传统对于今天的师生是无形的精神感召,于是,学院策划组织了本次展览,并得到了大批中青年教师的积极响应。组成几个团队分赴太行山区、华东、东北和西南等地深入生活,踏访抗战遗址,寻访抗战老兵,投身历史现场,在感受历史中获得了心灵的触动与震撼。这种以写生创作为主要方法的作品具有直面场景、有感而发的艺术特点,画中有历史真实之物,画中有今人真切之情,在笔触色泽中留下生动的艺术情感印记。
记者:将活动命名为“接力”有何含义?
范迪安:“接力”旨在体现央美人在思想和学术上对优秀传统的接力。这次展览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队伍创作研究的能力,是一次当代情怀与历史风云的“短兵相接”,也是“央美学派”新传人的一次集体亮相。我们希望能够在向经典致敬的同时,也展示新一代艺术传人的艺术造诣。
记者:本次展览布展有怎样的考虑?
范迪安:展览共展出以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为主的50余位艺术家新近创作的油画、水墨、水彩、雕塑、公共空间设计等不同类型作品70余件(组)。在历史文献部分可以看到老一辈艺术家徐悲鸿、司徒乔、詹建俊等创作的经典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曾经在抗日救亡的时代发挥唤起民众的巨大作用。
展览由6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用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的笔记和感想文字作为标题。第一个板块标题来自教师叶南创作手记的一句话:“这血色美景应当正是那些年轻的八路军战士看到的美景。”作品以华北抗战遗址风景为主。第二个板块标题是教师袁元的思考:“我画了人们记忆中的延安”,作品描绘洛川会议、黄土岭之战、新四军等主题,画面厚重的体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第三个板块标题则来自教师苏海江采访抗战老兵时记录下来的一句话:“用一个连的人换下那个山头,值不值?值!”作品展现华北地区抗战的艰苦和激烈,将实地考察的感受和历史情境相结合,发人深省。
第四个板块标题“诠释一种艰苦条件下打败日寇的信念与决心”来自教师张峻明的创作感想。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淞沪会战、常德会战、重庆抗战、缅甸远征、驼峰航线等主题。第五个板块标题是教师李礼的创作感悟:“‘和平’不仅仅是一只白鸽。”在这里有描绘战争灾难的作品,提示我们和平来之不易。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