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姓名
瞿秋白
别名
瞿霜,瞿爽,瞿双
性别
出生日期
1899年1月29日
逝世日期
1935年6月18日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籍贯
江苏宜兴
职业
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
毕业院校
北京俄文专修馆
信仰
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
《赤都心史》《饿乡纪程》《多余的话》
配偶
原配王剑虹 继任杨之华
逝世地
中国福建长汀

目录

瞿秋白瞿秋白

瞿秋白祖籍江苏宜兴,1899年1月29日生于

奉命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进行长征,瞿秋白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担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此时,国民党

瞿秋白瞿秋白

瞿秋白祖籍江苏宜兴,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城内东南角的青果巷(今82号)一座名为八桂堂的花园住宅内的天香楼二楼。八桂堂是瞿秋白的叔祖瞿赓甫的住宅,这所住宅内花木繁多,因有八株桂花而得名八桂堂,天香楼也是因沉浸在花木的芬芳之中而得名。瞿家是一个书香门第,世代为官,瞿赓甫当时任湖北布政使。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然而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济。母亲金璇,也是官宦之女,精于诗词。她的子女中长大成人的有5子1女,瞿秋白是家中的长子。由于瞿秋白头发上生有双旋,父母为其取名双(或同音字霜、爽)。

辛亥革命后,瞿秋白的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将母亲也接到那里,并停止了对瞿世玮一家的资助。于是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农历正月初五,母亲金璇服毒自尽。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友,瞿秋白先在杨氏小学教书。1916年年底,瞿秋白得到表舅母的资助,西赴汉口,寄居在

瞿秋白一生有两次爱情。第一个爱人王剑虹,是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是一位聪慧的时代女性。1923年两人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由于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有着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他们婚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歌的浪漫和词赋的情趣。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

瞿秋白瞿秋白

陈独秀回国时,邀请瞿秋白回国工作,于是瞿也随同陈独秀回到北京。1923年夏,于右任、邓中夏创办上海大学,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同时,瞿秋白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

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1923年6月15日并第一个把

瞿秋白瞿秋白

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许多要作品收入了《瞿秋白选集》、《瞿秋白文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5年4月20日,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作品赏析

江南第一燕

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卜算子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红梅阁

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

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

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

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

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

咏菊

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

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哭母诗

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新泪痕。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年变化    下一篇 高丽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