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
- 中文名
- 镇远县
- 外文名
- Zhen Yuan
- 所属地区
- 中国 贵州
- 建立时间
- 1911年
- 面积
- 1878平方公里
- 人口
- 25.65万人(2008)
- 地理位置
- 黔东南州
- 著名景点
- 舞阳河镇远水利旅游风景区
- 主要街道
- 湘黔铁路
- 地方特产
- 蔬菜、烤烟
- 电话区码
- 0855
- 邮编区码
- 557700
目录
镇远县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现已形成了五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景区,另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高过河,以及保持明清风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省、县级文物古迹160余处。城内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镇远从春秋开始即有建置,秦属黔中郡,汉属陵郡,无阳县地,隶荆州。
唐代,置梓姜县,属奖州龙溪郡,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割沅州夜郎、渭溪二县置沅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改名鹤州。二十年(732年),改称奖州,领峨山(岑巩)、渭溪(玉屏)、梓姜(镇远)三县。
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安夷县,属思州,宣和四年(1122年),废安夷县作堡,隶黔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三十年(1283年),改置镇远军民总管府,以田氏为总管,沿中河山,隶湖广行省,旋改隶思州宣慰。同时置附郭镇安县,旋改曰安夷县。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属思南宣慰司。四年(1371年),降镇远府为镇远州。五年六月十三日(1372年6月13日),改隶属湖广行省。二十年(1387年),思南宣慰司治迁至此。二十二年(1389年),思南宣慰司迁治于水德江,镇远州另置镇远卫,隶湖广都司。同年,设镇远卫,隶湖广都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分其地置镇远府,与州同治,隶贵州布政使司。十二年三月,以镇远溪洞金容金达长官属镇远州。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省州入府,与镇远卫同城。弘治十一年(1498年),改蛮夷长官司为镇远县。设流官,属府附郭,正德年间,知府程始建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镇远卫改隶贵州都司。三十一年(1603年)隶湖广都司。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卫入县,三十八年(1699年)移县治于卫城,府县分治。雍正十年(1732年)其改县丞一员,驻邛水,称邛水县丞。宣统元年(1909年)县并入府。
1950年镇远专员公署驻镇远县,1956年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1958年自治州首府迁凯里,同年将岑巩、三穗两县并入镇远县,1961年分出岑巩县,1962年分出三穗县。
2000年,镇远县辖6个镇、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27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阳镇55150蕉溪镇19889青溪镇26902羊坪镇18826羊场镇16487都坪镇17004江古乡18103涌溪乡11605金堡乡16701报京乡7599大地乡8201尚寨乡6299
2003年,镇远县辖6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21个村委会、13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25.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65万人,非农业人口3.0万人。
全镇辖12个行政中心村,228个村民组;5个社区,8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1239人,男20612人,女25167人,其中:农业人口30344人,现有劳动力人数17001人。耕地总资源4857公倾,常用耕地面积1679公倾,其中水田780公倾;临时性耕地3179公倾。年均降水量109.3毫米,年平均气温16.4ºC,无霜期292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蔬菜、烤烟等。全镇粮食总产量11531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人均纯收入1710元。收入较高的大部分集中在城关和舞阳河及公路沿线几个村,全镇仍有贫困户1584户,贫困人口达7288人,占农村人口的24%。水果产量3480吨,主要水果有桃子、梨子、柑子、西瓜等。林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林产品有原木、竹村等。主要矿产资源有铅锌矿、硅石等。
经济发展
镇远县夜景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是“十五”期末10.7亿元的2.3倍,五年年均增长12.9%;财政总收入完成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是“十五”期末1.3亿元的2.33倍,年均增长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比上年增长4%,是“十五”期末0.73亿元的1.78倍,年均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是“十五”期末11.1亿元的1.79倍,年均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是“十五”期末2.6亿元的2.23倍,年均增长17.5 %;2010年金融机构期末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7亿元、12.2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2倍和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35元,比上年增长15.4%,是“十五”期末1840元的1.81倍,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05元,比上年增长12.6%,是“十五”期末6663元的1.59倍,年均增长9.7%.
社会发展
2002年,镇远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 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按照“围绕建 设旅游大县目标;抓好以保护古城建设新区为重点的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农业结构调 整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进程;实现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 稳步增长”的思路,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取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2.63亿元、2.78亿元和2.14亿元,增长3.13%、19.06%和9.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83∶36.85∶28.35。由于遭受了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减产10.8%。但因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仍获得丰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油菜籽产量5982吨,增长2.3%;烤烟22 83吨,增长27.3%;肉类总产量1.15万吨,增长4.2%,水产品400吨,群众的菜篮子更丰盛了。
农业生态
农业生态得到改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249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09万个工日,完成水利工程454处,解决1.46万人和1.50万头大牲畜饮水问题,改善恢 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47公顷,改造低产田1630公顷,完成坡改梯64公顷;实施退耕还林1334. 9公顷;新建沼气池3013口。通过财政贴息贷款,拉动信用社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近1000万元。种植优质稻2333.3公顷、优质烟1209.3公顷。黔东生物示范园。
产业化项目
“中国西南喀斯特优质牛业”等产业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增牛羊品种改良点17个,完成品改牛2580 头;引进南江黄羊和波尔山羊124只;建立1个养鸡示范场。建成3个中药材基地,培育苦丁茶和油茶基地各1个;种植皇竹草母草25.5公顷,推广种植面积98.7公顷。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突出电力、冶金和白酒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80亿元,比上年增长 38.6%,产销率达98.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7251万千瓦时,增长21.7%;铁合金6.1 8万吨,增长29.4%;工业硅1.24万吨,增长17.8%;白酒1862吨。非公有经济长足发展 。个体工商户3596户,从业人员4278人,注册资金达1087万元。非公有经济入库税金4317万元,占国、地税入库总额的63.7%,已成县财政收入的支柱。财政总收入8857万元,比上年增长19.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71万元,增长17.0%;财政支出1.24亿元,增长5.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0亿元,增长15.1%;各项贷款余额4.13亿元,增长8.2 %。收贷差为2725万元。
镇远县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全年引进项目14个,协议资金16.6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0亿元,比上年增长64.66%。引进的主要项目有冶金、化工、水电建设、房地产开发等。从四川引进资金1.8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的电解铝厂。北京、浙江客商投资共6300万元,建设门背滩、大王滩水电站;湖南租赁新力公司在镇远成立了“远和冶金有限公司”。这些项目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投资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修建通村公路150千米,公路镶边62千 米,四级油路改造25千米。修建学生宿舍楼8800多平方米,文德民族中学建设一期工程、柏 杨坪至慢坡110千伏输变电线路等工程全部完工交付使用。黔东工业园220千米伏变电站、县城二期防洪堤、氵舞阳文化园和氵舞阳河大桥开始建设,启动了行政中心和农电网二期工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人均减负12.98元, 减负率为32.2%。落实财政扶贫项目34个,资金288.1万元。又有1819农村贫困人口越过了 温饱线。农民人均纯收入1425元,比上年增加136元。城镇居民发放低保金97.6万元,惠及7 20户2024人。城乡居民生活稳步提高。
镇远县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的城市,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自古以来就以“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的政治、军事要地著称于世,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经屯兵2.8万,供奉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大“东方战神”的四官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长城和众多的关、屯、堡等就是历史的鉴证。镇远也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明清时期衍升为黔东地区政治、军事、商业、文化的中心,历史上的“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至今这里还仍保存着几百年前民风古朴、服饰依旧、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三月三”侗族情人节,“九月九”苗家丰收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镇远是中国民族重工业的发祥地。李鸿章、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股份制企业——青溪铁厂,比武汉汉阳钢厂还早三年,“天字第1号”钢锭现仍存放在镇远。
镇远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朴典雅的古城风貌,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建筑、艺术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写生。镇远是英雄才俊一展抱负之地,是志士仁人大慰平生之所。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历史战争远古烟尘,日本战俘在此洗心革面、立地成佛,从此“和平村”成为日本反战同盟“和平使者”的再生之地;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锋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曾居家8万,屯兵2万,遥想当年这里的情景,兵家逐鹿,旌旗飘扬,是多么激越,又是多么壮怀。
镇远是“山雄水美”之地。雄伟绝壁石屏山蜿如雄狮昂首挺胸,姿势嵬嵬傲然,碧水如诗舞阳河如一条凝碧的玉带,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倒影成画,构成了太极图上的石屏巨镇,形成了“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的独特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还有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神秘幽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高挂河和吴敬梓笔下《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中描述的龙神嫁妹(铁溪景区)之地。已孕育出四张国家级旅游品牌
镇远是西南大都会,是明清中央政府进军东南亚必经之路,也曾是商业物资集散地。自从徽商、湖南中区文化渗透进来后,盐船争流,商贾如云,历史上形成的八大会馆、十二戏楼,吸引了逐利而居的商人,由军事重镇演变为商业都市,当年远古的商业物流、船只航运、码头、海关税收居贵州第四位,构成西南 “清明上河图” 的繁荣景象,充满财气,是富庶之地,如今仍完整保留的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和府城大码头、禹门码头、冲子口码头、天后宫码头、上北门等码头,可以说是这段繁盛历史的见证。
镇远县人文镇远是一座充满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谐精神基调的古城。形成了独特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青龙洞留下的富有哲理的格言、对联等可佐证。当时地方京剧、花灯戏、河灯、社火的繁荣,商业与军事的格局合理,城外防御军事体系浑然天成,体现了“威镇远方军事的强驽之首”而“云南丽江之末”的军事演变过程。充分发挥了雄霸黔东大门军事堡垒和中国南丝绸之路作用。而今镇远人民仍保持着质朴、淳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每年举行各种民间传统活动,如:“三月三”、“九月九”等。其中源自明代的端阳龙舟文化节,以舞阳河为赛场,极具盛况,久负盛名,充分展示出“歌舞地”[吴敬梓《儒林外史》语]的古朴绚丽风采。民间传统活动的兴盛,反映了镇远经济文化的繁荣。
镇远古城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与时俱进的镇远人民立足当代,秉承历史,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级舞阳河镇远水利旅游风景区和贵州青酒这五大无形资产,确立了富民强县建市中心目标,狠抓交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大产业带,唱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藏洞窖青酒城、黔东工业园区、中国喀斯特山乡优质牛业四张特色品牌,建好电能、冶金、青酒、旅游、特色农业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思路。切实转变观念,着力培育旅游经济,以历史文化为载体,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会馆文化、河商文化、军旅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线,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色,坚持古典与现代并存,发展与保护兼顾,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跟进、全民参与,广辟融资渠道,切实加大文物古迹保护的投入,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全面实施旅游开发带动战略,重塑文化大县,打好“中国苗疆古城”旅游品牌,构筑“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和“水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林中,林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古城和中国西南明清影视城。充分发挥名城旅游经济效应,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风情舞阳河
舞阳河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的镇远、施秉、黄平三县境内。面积625平方公里,分为历史名城镇远、铁溪、上、下舞阳、云台山、杉木河、黑冲、飞云崖、旧州古镇、重安江十大景区共394个景点。是我国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
千年镇远城
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城内古迹比比皆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余种。在号称黔南第一洞天的飞云崖,明代王阳明,清代林则徐、何绍基等历史名人曾于此留迹,今存碑刻摩崖甚多。
苗侗两族大村寨
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族村寨,全寨1200多户、6000余人,苗族占99%。黎平肇兴侗寨有900多户人家、3800余人,故有“侗乡第一寨”之称。全寨有5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座鼓楼,共5座鼓楼、5座花桥、5座侗戏楼,这些极富侗族建筑特点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
激情杉木河
景区以清澈晶亮的泉水、险峻嵯峨的峰丛为主体,具有“雄、秀、幽、奇”自然特色。步入景区,河床白砂铺垫,砂丘一尘不染;水中鳌蟹结队,鱼虾自由遨游;两岸悬壁藤蔓,古树临空舒展;千年古峡一派生机盎然。杉木河自助漂流回归自然,妙趣横生有惊无险,是贵州东线兴起绿色生态旅游的热点,是人与自然情深和谐一脉相依的绝世经典。
古朴青龙洞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共有单体建筑40座,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现存建筑总面积6665平方米。它由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香炉岩、祝圣桥等多组建筑物组成,布局奇巧、工艺精堪。由于坐落在舞阳河畔残岩断崖绝壁,千仞仰望,如悬空殿宇,层层叠叠,极为壮观,堪称黔东一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过河风景区
高过河自然风景区是一个鲜为人知而又充满野趣神韵的旅游处女地,位于镇远北部羊场与尚寨乡的洞塘,西至大地乡路腊村境内,以龙江河的上段---高过河为轴线,向西北蜿蜒11公里,河流落差200米,两岸原始森林植被拓展数公里景区内山势险峻,河谷深切,森林密布,人迹罕至。
铁溪景区
文学名著《儒林外史》总共有50回,却用了3回的篇幅描写镇远。在第四十三回,吴敬梓写道了“龙神嫁妹”之地--铁溪。以翁仲河的溶洞奇、龙池水的宝蓝和深不可测,以及郁苍幽深的森林和峡谷令人神往。铁溪的名山胜水早在五百年前就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游人。
许多名人雅士曾到此游览逗留,行走在龙塘河上游,越逼近龙池,神秘感就越强, 这里随时随地都是静悄 俏的,静得让人想屏住呼吸,唯恐惊走灵气。来到龙塘河尽头,横河趟水而过,登上对岸的竹林,穿行30多米,眼前豁然一片蓝光,只见一汪池水,面积约150平方米,一个篮球场大小,水平如镜,呈宝蓝色,深不可测。池边有高不见顶、刀劈斧削的悬崖三面环绕,悬崖上长满高大乔木,遮天蔽日,这就是令人向往的龙池。龙池的深度,至今尚未作过科学的测量,仍然是个“谜”。蓝蓝的龙池水,一流入龙塘河床,就变成了洁白的“玉液”,据说即使春夏之季,连日暴雨,甚至于山洪暴发,龙塘河水倒灌入龙池(龙池的水平面高于龙塘河河床),龙池的水 依然是蓝色。
龙舟节五月五 龙舟节
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始于明代。每逢农历五月初五,近10万城乡居民,群集古城镇远,观看赛龙舟、 放河灯、唱民歌等文化娱乐活动,当地人称:“五月五”龙舟节。先后在青龙洞前150多米河段两岸,建有码头、看台等。二十世纪70年代逐步将赛场迁到新大桥至吉祥寺码头河段。2002年,将龙舟赛场设在卫城墙上北门与盘龙街之间河床。同年8月,贵州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赛在镇远举行。2003年在盘龙街河岸修建有15级台阶,长400米的观赛台。 镇远的龙舟节不仅是当地人民端阳节的节庆活动,更是全国龙舟运动的浓缩。2006年端阳节,中央电视台对镇远龙舟节进行了全球同步直播,2007年镇远作为全国少数民族龙舟赛论坛的举办地,突出了镇远龙舟节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性,2007年,由镇远龙舟运动员组成的的贵州龙舟队,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镇远龙舟节的民族性、竞技性、参与性是其它地区龙舟节无可比拟的。
六月六 吃新节
位于镇远县金堡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南22公里。此俗始于清初,农历六月初六,近千苗族村民,身着节日服装,群集金堡歌场,开展赛歌活动,欢度“六月六”吃新节。歌场呈长方形,面积500平方米。辟有传统歌台。 吃新节也称卯节或吃芯节。活动时间一般为三天。活动期间,未婚青年唱飞歌、摇马朗。老头子在采鼓堂教孙子们吹芦笙、跳木鼓舞。中年妇女参加跳牵手舞(俗称团结舞)和转身舞等。
小伙子开展骑马竞赛活动。中年男子参加斗画眉、斗鸡等活动。每年前来参观活动中外游客、民族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数千人次。
八月八 土家族唢呐节
位于尚寨乡苗屯村,距县城北46公里,始于清末。唢呐为红白喜事之用,喜事吹欢乐调,丧事吹悲伤调。平时为朝阳寺庙会吹奏助乐。该地每户一支唢呐。随着时间推移,演变为赛技术。1998年8月初8,举行全村吹唢呐竞技大赛。2000年,全乡举行第一届唢呐节。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八月八唢呐节。尚寨不仅有“森林之乡、桂花之乡、茶油之乡”美称,还有“唢呐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土家人民就有吹奏唢呐的习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唢呐文化。在尚寨,村村寨寨有唢呐,男女老少会唢呐,红白喜事吹唢呐,逢年过节奏唢呐。唢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一年一度的尚寨“八月八”唢呐节,各式各样的土家民族风情推陈出新,一一展现。百人唢呐大合奏、长号仰天齐奏,唢呐一人吹两支、两人交叉吹两支、一人吹三支等,唢呐绝技应有尽有,土家娶新娘、唱山歌、吹木叶、摆手舞、敬竹筒酒等民风民俗古朴淳厚、浓郁独特。土家族地戏、傩戏、上刀山、下油锅、踩铧口等表演更是精彩无比、神秘至极。每年八月八日唢呐节,除表演唢呐竞技外,还开展地戏、傩戏和上刀梯、下油锅、踩铧口等绝技活动,吸引上千人到尚寨苗屯参观考察和领略体验土家风情。
天印贡茶出产于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据陆羽的《茶经》考证,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其实它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全国的名茶之一,历经宋元时期,到明清就更负盛名了。清代初年军阀吴三桂曾在这里“以茶易马”扩充兵力,此时就以“贡茶”著称。20世纪60年代,天印贡茶还两次参加全国茶叶品种定型会在京展出,深受国内外茶商好评。
天印贡茶之所以颇受青睐,主要源于其产地海拔度、日照时数、土壤、生态植被等自然条件皆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除此而外,在采摘、加工方面都有其科学的讲究,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而成。出产的成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茶多酚、抗氧化剂类黄酮、无机盐矿物质、咖啡碱等。它具有清热解毒、清脑、消除疲劳、利尿、助消化、维护皮肤、抗衰老、遏制心脏病发作等功效。正所谓:“常喝天印茶,幸福千万家。”天印贡茶将以其独特的魅力迎得人们的美誉。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