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
- 中文名称
- 大连晚报
- 主办单位
- 大连市委
- 创刊时间
- 1988年7月1日
- 统一刊号
- CN21-0045
- 邮发代号
- 7-38
目录
《大连晚报》为日报类四开40版彩色报纸,每天早晨出版发行。十大版组倾情奉献,在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新闻、时政、财经、文体、教育等各方面资讯,全方位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大连晚报》国内统一刊号CN21-0045,邮发代号7-38,全年订价144元,半年订价72元,季订价36元,月订价12元,零售价0.50元/份。
大连晚报社发行总公司共有20个发行站和一个零售公司,拥有独立的发行局域网络和车队,一线投递员工800余人,发行范围覆盖大连市区及所辖市、县。 大连晚报社发行总公司全面负责《大连晚报》在本市的发行工作,并与邮政局合作面向全国发行。总公司下辖的零售公司负责本报在大连地区的零售工作。
在大连市区及所辖市县中心城镇,可直接到当地《大连晚报》发行站订阅。小城镇及农村订户可到当地邮局或当地宣传部门订阅。本埠读者可跨年度订报,也可逐月订报。外埠读者可到当地邮局订阅。
《大连晚报》坚持"传递信息,传播政策,引导生活,服务读者,弘扬文明,鞭挞丑恶"的办报宗旨,以新、短、快、活为特色,注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报纸质量和报业经营协调发展; 《大连晚报》为日报类四开40版彩色报纸,每天早晨出版发行。十大版组在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新闻、时政、财经、文体、教育等各方面资讯,全方位提供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2005年4月,报纸改版,改革采编体制,新设4个报道组。恢复并改版《棒棰岛新闻周刊》,新开《都市生活专刊》,新设《深度星期三》等版组,新闻量上升。改版后获得读者普遍好评。
经营工作在全国报业市场全线下滑的形势下,实现稳步提高。报纸日均发行量再创历史新高,高居大连报业之首;广告经营到位资金1.7亿元,创大连报业之最。
2000年12月4日,大连晚报社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
2005年2月,大连晚报社继2000年之后,再次荣获新闻界政府最高奖——“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步入全国报业四十强行列。
2005年11月,大连晚报社被大连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奖”。
1999年春节过后,当报社新班子把新的办报思路、改革方案拿到报社职工大会上一宣布,大家一阵喝彩:啊,这才叫晚报,真正大连人的晚报;这才叫办晚报,对头!可接下来报社一斧接一斧砍下去,那改革的三部曲,大连晚报人唱得可就不那么轻松了。
第一部曲,用人机制的改革。大连晚报社按新的办报思路,重新布局工作岗位,重新构筑用人机制,所有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大连晚报社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竞聘,4位原中层干部"痛苦"地下岗了,11个青年、11张新面孔"兴高采烈"地昂首走上部室领导岗位,一下子震动了全社会的心。这后生"上任后,活像一只只"小老虎"下山,顷刻间一个个新"点子",那活儿干一件漂亮一件。接着是全员实行聘任制,报社所有人一夜之间"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谁都必须好好端着,否则就叫你掉到地上打稀碎、没饭吃。从那时起至今,大连晚报社再没有人过过优哉游哉、四平八稳的日子,改革使全报社人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变,积极性一天高过一天。
第二部曲,分配机制的改革。报社职工的饭碗不仅由"铁"的变成了"泥"的,碗里装的、嘴里吃的东西也不一样了。报社编采人员的收入讲究"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完全与报道的质量(优秀稿或优秀片)、数量(发稿条数)挂钩,于是,大连晚报社历史上第一次开始出现?quot;贫富两极分化",编采人员多的一个月挣到8000多元,少的仅拿到一百五六十元,要到报社财务"贷款"过活;为啥,干的孬呗。广告、发行人员挣效益工资,后勤人员则实行目标责任制,岗位定责定奖。如果谁觉得你的岗位屈才,那你可以申请竞聘其他岗位;如果你在本岗位不适应,根据职工意见,你将被调整到一个"适合"你的岗位。
第三部曲,办报机制的改革。大连晚报社根据新的办报定位,把过去传统的按战线设部室的"党报式"分工改为按照大连市民百姓日常最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领域实行新闻板块制。三十几块新闻版,形成了十大版组,打出了板块的专业化优势。报社为了吸引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办报、提高报纸质量上,隆重推出,首席记者"、"首席编辑"制,十大版组的18位"首席",就像电视台的制片人,身旁形成了一个个新闻业务的小群体;报社为每位"首席"配备电话、呼机,颁发"首席津贴",完成任务重奖。自从设立"首席"以来,大家说大连晚报社的18个"首席"就像18棵"青松",撑起了《大连晚报》的大半壁江山。他们写的优秀稿占全报社的80%以上,还传、帮、带出了一批年轻人。当然"首席"绝非终身制,干不好也要被拿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首?quot;被拿下过,反而有的中层干部宁愿竞争"首席"岗位也不愿当主任做"官"。
如此三部曲带来的是质的变化。大连晚报社因此迅速地挺进了读者市场,赢得了读者广泛的赞扬:内容新,版式好,特色浓,冲击力强,变化是脱胎换骨的。一时间,大连的报业市场上刮起了《大连晚报》冲击波,报纸销售量直线上升,客户上广告要排队。这局面,让曾经饱尝过酸甜苦辣的大连晚报人心里满足,让盼望"子弟兵"翻身的大连百姓竖起了"大拇指"。为满足读者争相订购晚报的需要,半年内大连晚报社用读者的回报投资上千万元,一连购置了两组印刷设备。
大连人民心中的"明星"
"质量是关键,发行是龙头,广告是保证。"因为有如此的认知、如此的运作,如今的大连晚报人仅仅两年半光景,早已经挺直了自己的身躯。在改革推动下,不仅人的面貌、报纸的面貌在变、报纸的发行量也理直气壮成为大连地区日发行量最多的报纸。广告收入也成倍数增长。此外,两年半时间报社的固定资产也净增了1300多万元。更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底,大连晚报社荣获了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全国地方报管理先进单位"证书。
报业大发展,晚报不忘回报社会。大连晚报社在社会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活动,《大连晚报》在大连人民的心中有了良好的形象。 大连晚报社以改革赢得自身的巨变,在中国报业的星空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轨迹清晰、亮丽而多彩。她在向我们证实,任何报社的振兴,都没有别的什么"灵丹妙药",不靠"神仙皇帝",只有依靠自己,团结报社职工,以改革去拼搏出一个生命的"嬗变"。
我们告别所有的自恋。什么"本报独家披露"、什么"本报独家策划"、什么"本报一篇报道引起×××关注"、什么"本报××热线打爆了"……
一切虚妄的自我感觉和哗众取宠都将从本报的词典中剔除。
我们摒弃一切的恶俗。我们不希罕一拧一大把水份的"发行量",我们不会再人为制造所谓"×月×日报纸不够卖了"之类的所谓新闻,我们摒弃我们自己津津乐道而受众却不买账的一切;我们远离任何的无序。任何数字游戏都将远离我们,任何违背市场意志的恶性竞争更将与我们无缘。
我们要为我们的每一句话负责,为营造健康的环境而承担义务。
我们站立在更真实的土地上,挺立起更真实更厚重的形象,眼睛不再盯着别人,踏踏实实办报,老老实实做人。
让质量、真实、品位和数据来说话吧!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