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色达县

色达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青两省,甘孜、阿坝、青海果洛三州,炉霍、甘孜、阿坝壤塘、青海果洛州班玛、达日五县结合部。距州府康定444公里、省会成都680公里,幅员面积9338平方公里,县城海拔3893米,平均海拔4127米,全县总人口44706人,是四川省十大纯牧业县。辖4个片区,2镇15乡,134个行政村。色达被誉为“放归心灵的金色牧场”、川西北高原明珠,被授予“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名称
色达县
行政级别
所属地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
下辖地区
2个镇15个乡
政府驻地
色柯镇
面积
9338.98平方公里
人口
约4万人
语言
藏语
气候
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
特产
糌粑、酥油茶
区号
0836
邮编
627800
车牌代码
川V

目录

色达县色达县
色达县位于

色达,古为羌地。唐、宋属

地貌

色达县色达县
色达境内地形复杂。地处

牧业资源
色达县色达
色达是国务院列120个重点牧业县之一,也是四川西北重点牧业县之一
。全境

色达县全县辖2个镇、15个乡:色柯镇、翁达镇、泥朵乡、克果乡、然充乡、康勒乡、大章乡、大则乡、亚龙乡、塔子乡、年龙乡、洛若乡、霍西乡、旭日乡、杨各乡、甲学乡、歌乐沱乡。

人口

全县20027960户,36167人,其中:藏族34513人, 占95.7%,其余有汉、回、羌、蒙等民族。

经济

色达县色达县
“十一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985万元,较十五末增加15138万元,年均增长10.8%(不变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4万元,较十五末增加525万元,年均增长23.4%;农牧民人均

全县共有炉色(20公里油路)、色色(82公里油路)、翁达(35公里油路)、色锣(28公里油路、23公里泥结碎石路)、色班(20公里油路、38公里泥结碎路)、亚然(142公里等外级公路)、泥然(48公里简易公路)、色大(93.5公里简易公路)八条县乡公路。

教育

色达县色达县
色达县委、政府切实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910月,顺利通过省、州两基督导评估。全县在校中小学生达4611人,全县校园占地面积25.6万㎡,选送了222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9+3”免费

色达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以建设高寒牧区一流县人民医院为重点,投资2200万元实施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并投入使用。加强基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州综合医院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造乡镇卫生院13个,村级卫生室71个,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健全。稳妥推进新农合,全县参合人数达8458户、37156人,覆盖率达100%。县政府每年拿出20万元资金,救助10名危重病人,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广播电影电视

色达县委、政府十分注重广电事业,努力解决广大牧民看电视难的问题,目前已完成17乡镇8380村村通卫星接收设备和1300套电视一体机的发放,覆盖率80%以上;向寺庙发放880台电视机,解决僧尼看电视难问题。

城市建设

色达县色达县夜景
县城色柯镇规模从20002平方公里拓展到4.6平方公里,城区三纵、七横、一中心的交通网络系统基本确立。严格城市建设规划,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坚持招拍挂有偿出让城市土地40余宗3万多㎡,实现政府土地收益近千万元,探索出一条以地招商、以地兴城的建设路子。加强市政基础建设,重点实施了县中小学教学宿舍楼、

民族民间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加之是

色达县色达县
色达藏族以

邓曲登佛塔——降魔塔

色达县色达县
位于色达县的色柯镇,距县城1.5公里。该塔始建于藏历铁猪年(1913)。据传,此塔是色达年龙寺的空行母托梦于色达瓦须世袭头人嘎夺和喇嘛索郎罗吾,为镇妖驱邪、消灾解难、普渡众生、太平兴旺之预言而主持修建,是为四川省最高的藏传佛教宝塔。建成后的塔基包括外围经房100米,高52米,共9层,石木结构。主体建筑内圆外方、外圆内方、交错层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

色达民风淳厚,礼俗古朴,许多风俗至今沿袭,人文景观独特。

服饰
色达县色达县
衣藏族服装主要有藏袍、藏衣、衬衣。具有袖长、腰宽、襟大的特点,衣料颜色以白、大红、蔚蓝、粉红、桔黄等色为主,藏袍一般用氆氇、毛呢等作料,并以虎皮、豹皮、水獭皮镶边。男女喜欢把白衬衣作为内衣。其款式男女有别。男性着装,领圆,袖长,衣带系于腰间,前摆平直,后摆折叠,大摆齐于膝盖。女性服装长至脚背,腰束彩绸,系彩色围裙,且款式多于男性。在劳动或天热时,人民惯于只穿左袖,右袖脱掉或两袖均不穿而束于腰间。僧人衣着相异于俗人,僧衣分上衣、下衣、袖衣三种,皆为方形,其外有披单、裙子、袈裟,衣料忌黑色。帽分两大类:一类是僧人帽。在佛事活动时,活佛带巴亚帽,堪布和其它僧人戴亚帽,在通常情况下,喇嘛戴呷亚帽,堪布以上戴金帽。另一类是俗人帽,有猞猁帽、狐皮帽、羊羔皮圆帽、礼帽、羊毛氆氇帽,男女帽制作方式有别,一般在生产劳动中戴。鞋主要有藏片制成的细呢子长统靴,红黑牛皮制成的长统牛皮靴,花氆氇及牛皮合成的长统靴,长统毡鞋,小孩一般穿小牛皮制成的长统鞋。装饰本地藏民注重对自我形象的修饰和塑造,各类装饰品缀其全身。男子除僧人外,般梳留长独辫,并将象牙圈套于发间,束其不散且美观。耳悬金质或银质耳环,颈系各种宝石项链,腕佩镯,指戴戒,腰间别有或长或短腰刀,火链,钱包等物,肩背戴呷呜(护身佛),充分显示其强悍、刚毅的民族性格。女性除觉母及老妪外,善梳长小发辫,细辫少则30条,多则50条以上,套入扎吉扎吉尖上还系有若干彩色丝线,以珠宝、玉器点缀。项链、耳环、手镯、戒指是女性的惯用饰品。腰间佩牛皮腰带、针线包等饰物,大胯部吊镀金或银质洛绒,腰侧挂小腰刀,体现藏民族女性对美的独到追求和诠释。

居住
牧区牧民长期过着逐水草、居帐蓬的游牧生活。近年来,牧民正大兴三配套建设热潮,传统的生活方式正被定居点所取代。农区的居住环境颇有特色,为防灾防盗,农区的住房多建于山岗或山梁上,修房前,须请喇嘛占卜、择地、选时。房屋一般坐北向南,藏式楼房,石木结构,呈倒字形。住房少则一层,多则几层,一般三层。底层四周有似枪眼的小孔,二层的东南西三方有走廊,用高原柳编成栏杆,既可晾晒农作物,也可防风止雨,底层圈牲畜,积粪便,二层为寝室。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下一篇 漾濞彝族自治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