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成都市成华区

成华区位于川西平原,东与龙泉驿区交界,南与锦江区毗邻,西与青羊区相连,北与金牛区、新都区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53′~104°03′、北纬30°33′~30°44′之间,地处我国重要的科技文化和金融商贸中心、西南交通通信枢纽、四川省省会、内陆特大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区的东北部。成华区幅员面积110.6平方公里,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城区。
中文名称
成都市成华区
英文名称
Chenghua District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14个街道
政府驻地
猛追湾街道
地理位置
成都市西北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新华公园、北湖公园、东区音乐公园
人口
68.8万(2013年)
面积
11.6平方千米
方言
西南官话—成渝片
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火车站
成都站、成都东站、龙潭寺站
车牌代码
川A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号
610051

目录

成华区辖

成华区成华区

地理位置

成华区位于川西平原,东与龙泉驿区交界,南与

水资源

成华区水源属

成华区位于成都市城区东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区位优势突出,被誉为“成都未来之精华”,是成都中心城“东大门”,成德绵、成渝经济区支点和成新青、成龙走廊主要起点。拥有3个客货集散枢纽,即成都北站(紧邻成华区)、成都东站、成都新客站;4条高速路起点,即成绵、成南、第二机场、成渝;4条客货铁路,即成绵乐、成渝、达成、成昆。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为支撑,次干道、新社区道路为补充的路网布局。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快速路、主干道与中心城及周边其他区县进行快速联接,对内主要通过服务性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实现县与镇、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的交通联系。截止2010年底,区内公路总里程190.164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57.6千米,省道5.9千米,城市道路总里程246.19千米,现状道路线密度2.26千米/平方千米,客货停车场247家,提供26307个泊车位。

人口民族

2010年末,成华区全区家庭总户数243309户,总人口643257人,比上年增加11122人,户均人口为2.64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643257人,无农业人口;男性人口为324896人,女性人口为318361人,性别比为102.05:100。18岁以下、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3.23%、25.54%、40.90%、20.33%。全年出生人口5264人,人口出生率8.18‰,比上年增加1.1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760人,人口死亡率7.40‰,比上年增加2.2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9‰。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7.12%。全区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其他民族按数量依次为蒙古族、回族、藏族、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华弘扬“务实求成、事尽精华”的成华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通过实施“东郊工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改变了过去“老工业基地+大农村”的格局,实现了由传统老工业区向“宜居、宜商、宜学、宜业、宜游”的现代服务业新区的凤凰涅槃。近年来,成华曾先后荣获“中国商业地产最具投资潜力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等殊荣。

经济发展

以下为2013年经济总结

综述

成华区成华区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区GDP(地区生产总值)达60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亿元,下降21.7%;第二产业增加155.6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448.7亿元,增长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11.6%88.5%,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0%25.8%74.2%。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115.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56.7亿元。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4.1亿元,同比增长9.3%,占GDP重达48.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7%。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52.6亿元,增长8.7%;外资经济完成增加值16.8亿元,增长9%;港澳台经济完成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6.1%。其中:第二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69.8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224.3亿元,增长11%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农、林、牧、渔总产值0.38(现价)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19亿元。全区粮食总产量377吨。 全区全年农村用电量796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0.3%;农用薄膜使用量1吨;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200吨。年末实有耕地3048亩。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稳定发展。2013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2.84亿元(含石油系统),比上年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68.05亿元,增长3.2%。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0家,实现利税总额9.4亿元,下降2.5%;其中:实现利润6.7亿元,下降4.7%。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达98.5%;资产负债率66.7%亏损企业7家,亏损面为17.5%。全年工业投资47.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2.5%;技改投入21.1亿元,同比下降35.3%建筑业较快增长。2013年,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增长1.2%。有四级以上建筑企也109家,完成建安产值231.6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年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37.4亿元,增长10.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926.2万平方米,增长26.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全区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2.9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基本建设118.3亿元,同比下降17.0%;更新改造投资21.1亿元,下降35.3% 商贸和对外开放商贸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全区商贸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95.3亿元,增长1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2亿元,增长13.7%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7.0亿元,增长13.1%;零售业零售额219.0亿元,增长14.5%;住宿业零售额1.8亿元,增长7.6%;餐饮业零售额23.5亿元,增长7.6%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成果显著。全年引进省外资金255.6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6263万美元,全年外贸出口83326万美元。

社会事业

以下为2013年社会事业总结

科技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年专利申请受理3150项,专利申请授权量885项,其中:发明176项。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36户,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0.0亿元。

教育

教育事业不断推进。2013年末,全区有小学25所,当年招生6341人,当年毕业5393人;普通中学22所,当年招生9057人,当年毕业9624人;职业中学5所,当年招生2237人,当年毕业1480人。全区教育系统中、小学共有教职工4194人,其中:专任教师3903人。在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2074人,普通中学教师1829人。高标准推进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北改”片区建成石室初中青龙校区等5所新学校,新增3600个学位;投入1.05亿元,完成实验中学三期等学校的改扩建及成华小学锦绣校区等6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校园网、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监控系统覆盖率均实现100%,学校信息化建设、图书配备等达到新的水平;新增4所公益性幼儿园,全区公益性幼儿园累计已达到28所,公办及公益性幼儿园占全区比重约为38.7%;投资1200万元建成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支付770万元对民办学校给予补贴,补贴金额逐步达到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年完成春、秋季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及两类高中教育阶段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和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学生满覆盖教育资助。全年共投入经费1098万元,资助各类困难学生2.4万余人。

文化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区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建设完成设计;跳蹬河4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新建和特色打造工作完成猛追湾等3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改扩新建项目已启动。努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向东绽放2013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活动,为35万余市民带来国际化音乐盛宴享受。积极打造“邻里文化节”,采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六进”活动,全年共举办文化惠民活动512场,开办文艺辅导培训项目8个,深受群众欢迎。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区文化馆全年累计免费开放2688小时,接待服务群众8万余人;区图书馆全年累计免费开放3754小时,接待读者22万人次,完成了14个街道和8个试点社区的公共图书“通借通还”管理平台建设。深入开展“阳光行动·百日会战”和“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共组织开展专项行动23次、联合执法行动26次,受理并办结群众举报70余件,查处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案件30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5万余件。

卫生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全区卫生系统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5家(不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门诊部以下医疗机构),其中:医院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大队1家。辖区共有技术人员4606名,拥有床位4751个。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结核病“双免”政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构建起“区结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有效遏制了全区结核病疫情的扩散蔓延。全系统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活动,共开办健康讲座20次,开展义诊42次,覆盖群众5.5万人,受惠人数达1万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万余份。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婴儿死亡率为4.20‰,新生儿死亡率2.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20%,均控制在标准内。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狠抓疾病预防控制,全年全区急性传染病发病率114.79/10万。

体育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新建10个街头篮球场;新建19条全民健身路径;完成96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组织开展“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达100余次;公共体育场所向群众免费开放体育锻炼达30余万人次。

旅游景点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繁育研究地基大熊猫繁育研究地基

  特产简介  图片  
  铜井巷素面    铜井巷素面,面食,特点:色泽红亮,佐料鲜香,软硬适度,入口滑爽。烹制法:煮。铜井巷素面是由被誉为“烹坛巾帼”的陆淑佩一手创立,创制了“铜井巷素面”的独特香辣和满城口碑;1958年,这碗素面获评“成都名小吃”。 

铜井巷素面铜井巷素面

 
  荔枝巷钟水饺   成都小吃荔枝巷钟水饺的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  

荔枝巷钟水饺荔枝巷钟水饺

  成华豆瓣酱    成都市成华区八里庄酿造厂已有几十年的传统豆瓣酿制经验,豆瓣产品历史悠久,用料考究,精选上等鲜红辣椒、一流青皮蚕豆、优质面粉、精制食用盐为原料,通过长期翻、晒、露精酿而成,用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  

陈华豆瓣酱陈华豆瓣酱

  锅盔   锅盔 分黑面、白面两种。黑面锅盔是用麸头子特重的面粉打制而成的,由于粗粝,它的块头要比普通锅盔大得多,有的黑面中还掺有一点辣豆瓣酱和盐、菜等。白面锅盔是用优质面粉打成的,常见品种有葱锅盔、酥锅盔、旋子锅盔、酒米豆沙锅盔、包糖、混糖锅盔等。  

锅盔锅盔

  银丝工艺品    成都是我国银丝工艺品的传统产区之一。从成都前蜀皇帝王建墓中出土的玉册、饰件、金银器皿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银丝制品已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银丝工艺品是以白银为原材料,运用花丝和点寞技法,按照设计的要求,交互运用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等工艺,及在银片上堑出点、线、面浮雕图案组合而成。  

银丝工艺品银丝工艺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广安市前锋区    下一篇 芒果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