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
- 中文名称
- 成都市锦江区
- 英文名称
- Jingjiang District
- 所属地区
- 四川省成都市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下辖地区
- 16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
- 政府驻地
- 书院街街道书院南街47号
- 地理位置
- 成都市东南部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大慈寺、塔子山公园、合江亭
- 人口
- 69、44万(2012年)
- 面积
- 61.12平方千米
- 方言
- 西南官话—成渝片
- 机场
-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 火车站
- 成都站
- 车牌代码
- 川A
- 电话区号
- 028
- 邮政区号
- 610011
目录
锦江区辖16个街道:
锦江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成都市东南部,西北与青羊区相连,西部位临
以下为2013年经济总结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58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6.94亿元,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563.94亿元,同比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14.7∶85.2。2013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5.0亿元,同口径增长12.8%。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5.09亿元,同口径增长12.7%。完成区级税收27.65亿元,同口径增长13.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79.24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二产业完成56.70亿元,同比增长-0.9%,二产业中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完成32.71亿元,同比增长4.9%;三产业完成322.54亿元,同比增长10.1%。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7.3%。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种植业1.17亿元,同比下降21.1%。
全区耕地面积716公顷,同比减少42公顷,农药施用量为3吨,化肥施用量58吨。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0.70亿元
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60.40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0.35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112.1%。
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81.41亿元,竣工产值169.52亿元,本年新开工面积846.33万平方米。房地产施工面积1103.21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274.86万平方米。
201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06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8.2亿元,同比下降1%。
一产业投资完成1.27亿元;二产业投资完成32.63亿元,同比下降8.2%;三产业投资完成330.16亿元,同比增长3.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0.7%,占据着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7.15亿元,同比增长6.43。
全区民间投资完成152.68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94%,较去年同期上升4.7个百分点,增幅略有增长。
201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10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54.97亿元,同比增长14.3%,拉动社消总额增长12.95 %。
全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158.49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49.37亿元,同比增长14.1%,拉动销售总额增长12.73 %。
2013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8个。实际利用外资184576万美元,同比增长30.1%,引进省外资金268.42亿元,同比增长45.94%。
全区现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09家,占全市的43.3%;外资银行10家,占全市的66.7%;外资保险15家,占全市的75.0%。
2013年,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52.99亿元,同比增长19.3%。
以下为2013年社会事业总结
2013年,全年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技改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资金扶持1844.83万元,申请专利2724件,其中:发明专利912件,企业专利1002件。新建4家市级
公元一九九八年,天府之国锦江河畔,一个新的考古大发现正渐渐浮出地表。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酿酒作坊-----水井坊,在历经元明清六百余年世事沧桑之后,再次完整地呈现于人们面前,在这里,历史被浓缩成一个永恒的瞬间。
经考古发掘和科学论证,遗址中晾堂、酒窖、炉灶、灰坑、路基、木柱、蒸馏器基座历历在目,上启元末明初,下至当今,延续数百年从未间断生产。如此完整、精湛的酿酒作坊令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惊叹,国家文物局认定这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和酒肆的唯一实例,填补了我国酒坊遗址专题考古的空白,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其史学价值可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是中国白酒业发展的一部无字史书,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井坊”是偶然的发现却又是必然的印证。每一次考古大发现都是纵横时空中历史的交错,美与智慧亘古不变的感动往往如同惊鸿一瞥。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 明式家具. 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
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宫保鸡丁”是一款历史悠久的四川名菜,于清代光绪年间由四川总督丁宝桢府中首创 。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直很喜欢食用辣子与猪 肉、鸡肉
至清末民初,随着川菜走向全国各大城市,“宫保鸡丁”也闻名全国及海外,成为四川菜中最著名的一款特色菜肴。原料:鸡脯肉(或鸡里脊肉)250克,花生仁100克,干辣椒、白糖、甜面酱各1O克,熟猪油500克(约耗75克),酱油15克,精盐2.5克,姜、蒜、酒各5克,鸡蛋清、醋、味精、 鲜汤、辣椒面各少许,淀粉40克。 特点: 肉质细嫩,花生酥香,口味鲜美,油而不腻,辣而不燥。
关键: 鸡丁入油锅滑至断生立即取出,以嫩为上。卤汁要浓,紧包鸡丁与花生,使之入味。
制法:糯米、黑豆、芝麻炒熟后磨成细粉,入沸水中搅熟,成为糊状坯料。铜锅内放化猪油,烧热后放入三合泥坯料(根据顾客多少三、五份不等,但最多不超过十份)、芝麻、花生仁粒、核桃仁粒,用小火炒至酥香,加白糖及各种蜜饯粒炒均起锅
三合泥因用了三种主料,成品为泥状,故名三合泥。此品在五十余年前由成都董树山创制,后由古月胡甜食店经营,故成都人又称“古月胡三合泥”。 三合泥现今在成都经营者众多,但以古月胡甜食店和雪园甜食店制作的为佳。
烟薰鸭子是四川的著名小吃,在川西地区影响极大
基本制法为: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份,置熏沪中,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放入卤锅中卤熟,食时改刀装盘即成。制作烟熏鸭,卤水的调制极为重要,卤水要用老卤,每次卤时加入适时的香料,食盐、糖色,卤制时要用重物将鸭子充分压入卤水中,卤制时间一般以20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鸭肉质老,影响质量烟熏鸭最适合秋季制作,因那时当年生鸭已长大,肥瘦适宜。烟熏鸭还是中秋节必备佳品。成都以耗子洞张鸭子店和王胖鸭店制作的最为有名。 烟熏鸭的特点:色泽金红,肉质细嫩,烟香浓郁。
作为川菜的一个品牌小吃,它选用蜀中优质土鸡,采用传统烹制方法调配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口感舒适、香味独特且色泽红润等诸多特点,赢得了海内外美食之士的赞誉。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