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江油市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距离绵阳市30公里,成都160公里。市幅员面积271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7万亩。总人口87.76万人,人口密度322人/平方千米,其中城市人口31万人。江油市是四川省“扩权强县”省直辖试点县级市,市府驻中坝镇。由绵阳市代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一座风景如画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位于成都经济圈北端的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素有“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之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中文名
江油市
外文名
Jiangyou Shi
别称
江油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行政类别
县级市
面积
2719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西北部
政府驻地
中坝镇
电话区码
0816
邮编区码
621700
政府驻地
中坝镇
火车站
江油站 青莲站
地方方言
四川话—江油话
车牌代码
川B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机场
双流机场

目录

江油是一座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交融的城市,是伟大诗人李白故里,也是川西北新兴工业重镇。江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级法治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联系点。江油位于

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设郡,后改江油县。[东汉]设置的德阳县,以后历经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平、昌隆2县。以后又几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治迁入县境后,分置江油、彰明2县。相沿至1958年两县合并为江彰县,1959年更名江油县。1988年撤销江油县设江油市。1935年红四方面军驻县时,曾分设过济时、重华、彰明3县和中坝市。1988-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油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油市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行政区划

江油市江油市
江油市辖4个街道、21个镇、19个乡:长钢街道、武都街道、含增街道、华平街道、中坝镇、太平镇、三合镇、含增镇、青莲镇、彰明镇、龙凤镇、武都镇、大康镇、新安镇、战旗镇、双河镇、永胜镇、小溪坝镇、河口镇、重华镇、厚坝镇、二郎庙镇、马角镇、雁门镇、九岭镇、八一乡、方水乡、西屏乡、香水乡、大堰乡、东兴乡、义新乡、贯山乡、新兴乡、新春乡、东安乡、铜星乡、文胜乡、重兴乡、云集乡、石元乡、敬元乡、六合乡、枫顺乡。

2006年1月6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2号)批准,江油市撤销北城乡建制,将原北城乡的龙井、兴隆、云顶3个村和白石村的第五、六、七、八村民小组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永胜镇管辖,将原北城乡的白衣、柳林、代东、大坪、观雾、小河6个村和白石村的第三村民小组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武都镇管辖。

自然气候

江油以平坝和丘陵的地貌为主。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平坝占8.6%,丘陵占49.0%,山区占42.4%。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系山地,海拔一般800-1500米,最高峰为枫顺乡与平武市交界处的轿子顶山,海拔2356米;东南部系丘陵和平坝,海拔一般500-700米,最低点为龙凤镇飞凤山麓涪江河谷,海拔462米。

江油处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总数1367小时,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无霜期280天,年均气温16.2℃。江油以平坝和丘陵的地貌为主,自然条件优越,农副产品丰富。这里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长秋短,无霜期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基地,冶金基地,建材基地。据2007年的统计江油城市规模居四川前十(包括地级市)属中等城市。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江油市江油市

矿产丰富,有金、大理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硫铁矿等 ,市工业开发区具有良好的能源、建材、天然气等为发展工业可利用的资源优势,其中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4种。江油是四川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年产天然气7亿m3。 

水资源 

源丰富,区内涪江河年水流量48亿m3,平通河年流量7亿立米,自产水量18亿m3,地下水总量3.9亿m3,可开发的水资源总量18.76亿m3。同时,江油还被誉为中国水泥之乡,以全亚洲第三大水泥生产基地-四川双马水泥(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水泥生产企业形成了江油在全国独特的建材资源优势,四川双马水泥(集团)公司距江油工业开发区仅45km。

经济发展 

江油市江油市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96亿元,增长14.4%,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3亿江油KFC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4.24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44.19亿元,增长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54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5.1:46.8:38.1。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达到48.82亿元,增长19.8%,占GDP的比重为42.1%,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5.4%,拉动GDP增长7.98个百分点。 

2008年,江油市遭受512特大地震影响,经济发展大受影响,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76亿元。 

江油市昔日曾因长钢的带动成为全省的“十强县”。1996年以后,随着长钢的大幅下滑亏损,江油市被甩在了“十强县”之外的第18位,连续两年财政赤字过亿元。逆境中,江油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带领全市人民清醒反思,励精图治,奋力追赶,短短几年,终于又走出一片开放发展的艳阳天。2001年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比中,江油市跨入了全省类区先进县行列。2006年在全西部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全西部第六位。 

交通 

江油火车站铁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成(都)铁路复线纵贯全境114km,境内有大小火车站14个,居全国之最,铁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全天44趟宝成线旅客列车停靠或者从江油火车站始发,同时,江油也是成都铁路局江油车务段和机车折返段所在地。目前,成(成都市)绵(江油市)乐(乐山市)城际铁路已于2008年12月29日开工,并确定北起点站为江油火车站,而倍受关注的九寨沟--平武--江油--绵阳--遂宁的旅游铁路也在积极上报国家发改委立项。据悉,在5.12大地震中受损严重的江油市火车站恢复重建工程已经开始启动,设计图已经通过铁道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批复。重建的江油火车站站房以蓝色为主调,十四根立柱上配有李白的诗词,在现在化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了古典元素,建成后的江油火车站将成为江油文化旅游的又一亮点。 

江油市江油市

2009年4月1日全国铁路系统调图后,全天通过和终到江油的客车数增加到50趟。其中成都到江油新开了三趟城际列车,车底为蓝箭号动车组,使得江油更好地融入成渝经济圈。此次调图后,江油站始发列车数目达到5趟,提升了列车车况,使得旅客的出行更加舒适、安全。 

公路:绵广高速公路、绵江快速景观大道、中(坝)雁(门)公路、中(坝)武(都)公路、中(坝)贯(山)公路、省道302线万阿公路、九寨东环线等公路构成江油公路主干网络;驱车从成都方向过来,途经成绵广高速公路(江油贯山道口下)及中贯连接线到达江油市区仅需1小时40分左右;从广元方向过来,途经绵广高速公路(江油北道口下)及万阿公路到达江油市区仅需3个半小时左右。 

民航:从江油至绵阳驱车30分钟即至,距江油市区仅40余km路程的绵阳南郊机场,现已开通上海、北京、广州、郑州等全国大中主要城市航线。 

公交:江油市区目前有城市公交线路24条,运行车辆近400余辆,现有5大公交场站,分别是:马路湾公交场站,五建司公交场站,火车货站公交场站,金轮市场公交场站,公交公司公交场站;全市有农村公交线路80余条,运行车辆近700余辆,现有5大场站,分别是:汽车南站,汽车东站,汽车北站,旅游客运站(79队),马路湾公交场站。目前江油市客运总站已经选址在李白大道南段与大鹏路交汇处(京鹏小区安置点旁)。 

旅游景点

李白故里 

江油附子

江油市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中药材——附子是江油的特产之一。全市附子的种植面积每年均在1万亩左右,全部按(GAP种植,SOP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种植,2002年经四川省科技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验收,达到国家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年产优质中药附子1000吨。产品利用新工艺加工、炮制的附片、仲景炮附子,得到了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国家药材总公司的高度评价,也是国家唯一列入973项目的道地中药材,又是国家六部委指定的深入研究项目。 

并用“李白故里——无公害农产品专用箱”统一包装,由江油市农业局监制,江油市农产品流通协会生产。 

4红烧肥肠

将猪肥肠切成段,放入碗中,加酱油、料酒腌渍;胡萝卜洗净切片,青椒切段,香菜切末。炒锅注油烧热,下葱花,姜丝爆锅,倒入肥肠煸炒,加入酱油、盐、料酒、白糖、醋及鲜汤,烧透,再加味精、胡萝卜、香菜翻炒几下,用水淀粉勾芡,出锅即可。特点: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而不腻。

盐渍黄瓜香

选用野生新鲜质嫩,体质粗壮,无虫害、无损伤、无破裂、无老化,菜头呈卷曲紧闭状,色泽呈绿或黄绿色嫩茎作原料,经科学保鲜工艺加工,保存其天然的色、香、味形态及营养,因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生津开胃、增强食欲、健脾养胃、延年益寿之功能,是人们膳食佳品。

江油獭兔

江油獭兔是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的特产。江油西屏獭兔被国家标准委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獭兔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已成为四川省白獭兔品种选育基地。 近年来,江油市獭兔产业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抓住畜牧灾后重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农村示范片和绵江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始终把发展獭兔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民生改善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

川味酱爆肉

川味酱爆肉,热菜,咸鲜味型。特点:干香,回味微甜,油而不腻。烹制法:爆炒。此菜成菜香带酱味,呈深酱色,四季皆宜。

绵阳人参果

3绵阳人参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5岁随父入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场(今属四川江油),25岁离蜀,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尖岗水库    下一篇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