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豫中会战

豫中会战是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中方称豫湘桂会战)计划的一部分,日方称该阶段为“京汉作战”或“河南会战” ,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14.8万日军、坦克装甲车691辆(内坦克225辆),击溃了中国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部8个集团军约30万军队,这是国民党军队在日本投降前一年与日本军交锋中的一次惨败。
地    点
中国河南省
时    间
1944年4月17日至6月19日
参战方
中国和日本
结    果
日本胜利
参战方兵力
中300000人日148000

目录

1944年4月17日,日本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12军,第3战车师团、第37师团、第62师团、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7团、骑兵第4团,共5个师团又3个旅、1个飞行团(飞机168架)、第1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各一部共148,000人,在第11、第13军各一部配合下,强渡黄河以攻占平汉铁路(北平-汉口)南段为目标,向郑县(郑州)、洛阳地区进攻。

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国民革命军所辖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八、第三十一、第十四、第四、第三十六、第三十九集团军,共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390,000人,及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第八战区第三十四集团军[1],在第八战区和空军(飞机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二十八集团军依托黄河南岸既设河防阵地抗击日军;第四集团军在河南汜水县(今并入荥阳)、密县(今新密)间山区构成防御地带,坚守防御;第三十一军集结于禹县(今禹州)、襄城地区,待机歼敌。

4月25日,日军第13军以2个旅由安徽正阳关、凤台攻向阜阳,作出向河南漯河进攻态势,以牵制豫东守军,打通平汉铁路后撤回。

4月30日,日军第12军以3个师团又2个旅向许昌发起攻击。守城的新编第二十九师抗击至5月1日失守。日军第12军旋以一部沿平汉铁路南进,主力转向西进,寻找第一战区主力决战。

5月9日,西进日军攻抵龙门附近。随即以一部进逼洛阳,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进攻。同日,由许昌南进之日军第27师团,与由信阳附近北上之第11军宫下兵团(相当于旅)在确山会师,打通平汉铁路南段。同日晚,日军第1军以8个营从山西垣曲(今古城镇)强渡黄河,攻占河南英豪、渑池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东西分进。5月10日,日军对洛阳总攻,飞机轰炸北岸阵地。5月12日,日军渡过洛河。

5月14日,与西进日军击退第36集团军和刘戡兵团,包围洛阳。5月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团一部)攻击洛阳,守军第十五军配属第九十四师(师长张世光,共8,000多人)依托城防工程,顽强抗击一昼夜,使敌攻击受挫。[2]华北方面军令第12军司令官指挥第110师团一部、第3战车师团主力、骑兵第4旅和菊兵团攻击洛阳。5月21日,在日军优势兵力围攻下,负责掩护部队西撤的第三十六集团军司令李家钰中将(后追晋为陆军上将)阵亡。守军奋战至5月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2]在日军第12军主力西进后,第五战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五军、第十战区豫南挺进军等部,向平汉铁路南段实施袭击,一度收复确山、漯河等地,以牵制日军。6月2日,第一战区主力、第八战区一部发起反击,战至中旬,将日军逐至陕县、洛宁、嵩县、鲁山一线,双方对峙。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一,经过7年抗战,中国的军力和国力已经消耗殆尽。抗战后期,国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其军队素质日益低下。抗战前国民政府训练的精锐部队在抗战伊始就损失大半,1929年至1937年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军官约有25000人,但刚进入1938年就有10000人战死。 而中国在兵役方面弊端重重,兵员补充困难。国民身体素质低下,1943年国民政府曾动员知识青年、士绅子弟和公教人员服役,但经体检合格率不及十分之三。部队待遇低下,经7年抗战和日军封锁,大后方通货膨胀严重,军费的提高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

二,当时国军精锐多集中在滇西缅甸。其中驻印军3个师全部美式装备,在云南的26个师为半美式化。

三,河南部队战力不足。当时第一战区汤恩伯指挥的21个师,有7个师战力不足。如第78军的三个师仅由两个独立旅和第三集训处的补充兵新编而成的,编成以后并未得到装备,不及一月就开始作战了。如精锐第13军中的第117师、暂编15军中的暂27师、新29师、暂55师,或是新编战力尚未养成,或是无作战经验,也无装备补充。

四,美援武器来得太少。据1944年8月美国政府发布的资料,至该年6月的租借物资供应状况:运往各国物资282.7亿美元,英国所获值93.2亿美元,中国所获值1.5亿美元。中国所获仅为总物资的百分之0.53%。而当时租借物资分配权在史迪威手中,来的部分90%又都被史迪威投入滇缅战场。在1944年6月以前,除远征军外,中国国内陆军未获得一枪一炮。 直到1944年9月,国内国军获得的美援陆军武器才仅火箭筒506具,迫击炮30门,战车防御枪618挺,山炮96门,步枪1000支,机枪531挺,冲锋枪706支。汤恩伯嫡系主力第13军,直到1945年春才获得美式装备。

主观原因

一,1943年以后,国民政府高层认为日本已经不可能在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有依赖盟军等待胜利的思想。

二,统帅部军委会和战区战前的战略误判失误。虽然判断日军将进攻,但认为日军仅是要打通平汉路和打击中国军队而已,会像以前的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一样打完就恢复态势。

三,具体会战部署失误。就战略战术而言,豫中地势平坦,均系旱田,便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和骑兵的运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的攻击,中国军队理应扬长避短,在利用黄河防线滞缓日军的同时,应将主力放在嵩山、伏牛山等山区与敌人决战。但中国军队在日军左突右冲的攻击面前,首先在平原耗尽了战力,等到退到山区已经溃不成军。再者,河南诸城除洛阳外如郑州、许昌、新郑等大都无险可守,尤其不利于劣势装备的守军作战,但第一战区却都投入师以上的部队并下令死守,这样既分散了兵力,又徒增伤亡。再加上重武器的缺乏,整个战场就无从收拾了。

四,汤恩伯以贸易养军,商业气息腐蚀了部队战斗力。1941年后,汤恩伯为扩大自身实力、防止游杂部队投日和抑制中共力量的扩大,大量扩军,靠中央补给的军费是远远不够的,国民政府只发给正规部队的军费,其他部队的经费只能由汤恩伯自行解决。这时经幕僚策划,汤恩伯在界首设立鼎泰公司,把后方出产的桐油、茶叶、南阳绸等土特产运到沦陷区出售;又把上海等地的化妆品、日用品、汽油等物资运到后方脱手,从中收取利润。此后,汤恩伯又在界首设立物资管理处,操纵对日伪物资套购、交换及对蒋管区农产品收购和垄断。此外,还在累河开设中华烟厂、在禹川开设陶瓷厂及毛纺厂。可见,为保障扩编后部队的日常支出需要,汤恩伯已经实施了多种经营,只要有钱赚,便设法去图。

装备装备




意义

在短短的8个月中,国民党军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六七十万人,丧失国土二十余万平方公里,丢掉城市一百四十六座,失去空军基地七个﹑飞机场三十六个,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日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始终也没能全线通车,更未能挽救日本军国主义败亡的厄运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洛南县    下一篇 三皇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