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介于东经107°30′至108°13′,北纬28°11′至29°05′之间,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62公里。东与德江县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南与凤冈县接壤,西与正安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全县面积2776平方公里,辖10镇5乡、114个行政村(居),总人口43.67万人,生活着17个民族,其中以仡佬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53%。
中文名称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Wuchuan Gelaozu Miaozu Autonomous County
别名
丹砂古县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中国贵州省
下辖地区
都濡镇、丰乐镇、黄都镇等
政府驻地
都濡镇
电话区号
0852(+86)
邮政区码
564300
地理位置
贵州省东北部
面积
2777.59平方公里
人口
43.53万人(2013)
方言
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九天母石寨、栗园草场、洪渡河等
机场
遵义新舟机场
车牌代码
贵C
行政代码
520326

目录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宋复置务川县。元至元年间因婺星陨石降此,改务川县为婺川县。1958年因“婺””字生僻改名为务川县,1986年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97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72.8平方千米,人口36.8万,辖10个镇、5个乡:都濡镇、丰乐镇、黄都镇、涪洋镇、镇南镇、砚山镇、浞水镇、茅天镇、柏村镇、大坪镇、蕉坝乡、红丝乡、泥高乡、分水乡、石朝乡。县政府驻都濡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总人口386164人,其中:都濡镇63274人,丰乐镇28742人,黄都镇27477人,涪洋镇37251人,镇南镇24221人,砚山镇12992人,浞水镇33225人,茅天镇23444人,柏村镇13559人,大坪镇26434人,泥高乡29198人,分水乡19037人,蕉坝乡22477人,红丝乡12795人,石朝乡12038人。

2003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辖10个镇、5个乡,119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42.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0.3万人;非农业人口2.96万人。

2007年末,全县总面积2777平方千米,总人口43.53万人,非农业人口3.35万人。以仡佬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6.5%。辖10个镇、5个乡,4个居委会、110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务川县辖105乡,分别为

地理位置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0-108°13′、北纬28°10-29°05′之间。东与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87天,年均降雨量1284.4毫米,平均气温15.6℃,山区气候立体差异明显。境内以中、低山丘为主,海拔多在650米至1000米之间

务川生物种类多,物矿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野生古银杏树6000多株,被誉为“中国野银杏之乡”;有堪称中国西南第一草场的

综述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2011年,务川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36653万元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923万元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8011万元,增长20.9%(其中工业增加值19935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19万元,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16.1:49.3

第一产业

2011年,务川县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37680万元,同比增长1.6%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7760公顷,减少103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309公顷,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6879公顷,减少265公顷;烤烟种植面积9131公顷,增加1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977公顷,增加107公顷。粮食总产量128700吨,减产18.4%,其中,夏粮产量34836吨,增长2.6%;秋粮产量93864吨,减少24.8%。肉类总产量达22058吨,减少2.7%。至2011年未,牛存栏87192头,猪存栏185962头,羊存栏76056只 。

第二产业

2011年,务川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9935万元,同比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2030万元,增长41.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076万元,同比增长25.8%2011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022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788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1580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1年,务川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960万元,增长2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6892万元,增长29%;零售业实现51110万元,增长17.6%;住宿餐饮业实现9958万元,增长27.5%。至2011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81835万元,增长20.6%,各项贷款余额为151559万元,增长20.8%

旅游资源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多系喀斯特地貌,集山峻、谷险、洞奇、石美、园阔、泉特、水秀于一体,主要有

银杏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银杏,又名白果。1993年,务川银杏在泰国曼谷获博览会金奖。县境内有古

田佑恭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父当行,但因病不能去。田佑恭曰:“谚有之‘养子防老’,愿代父而往,死无悔矣。”乱平,元符二年(1099年)授田佑恭团练使。政和间,宋徽宗召田佑恭入朝,厚赐田佑恭,拜为番部长,统领思州疆土。宋政和二年(1112年)黄阳洞酋首冉万花聚众叛乱犯黔州,田佑恭奉命征讨,很快剿平,俘获首领,威名显著,朝廷擢升田佑恭成忠郎,充思州边西巡检。政和五年统义兵策应泸南,解梅岭堡之围,智擒卜漏,平28县及诸屯30余城,拓地2000余里。朝廷授忠义郎转武翼郎。此后,田佑恭多次奉令出征平乱并抗击金人入侵。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颇得朝廷信任。曾三次被召入京,朝廷赐以金带、银器、鞍马等物,并擢升官职。政和七年以功转武翼大夫,加荣州刺史;宣和元年(1119年)授泸州兵马钤辖,加忠州团练使,再加贵州(今广西贵县)防御史,充成都府路兵马都监,令利州(今四川广元)驻扎;绍兴元年(1131年)授夔州路兵马钤辖,迁中亮大夫;同年,复置思州,知思州军州事兼务川县事,因保蜀有功,加华州观察使;三年,迁通侍大夫;十一年以累大功,迁奉宁军承宣使,加边郡承宣使,仍领思州事。

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七月初九,田佑恭因老告终,享年80。南宋进廷赠正任保康军承宣使。其子田汝端袭爵位,以后行两郊大礼,赠开封仪同三司、少师、思国公。黔州通判郎中于观撰铭旌表。殓葬于务川归义乡西山之原,远祖田克昌墓之侧。后人感其安边威德,于思州、珍州立祠铸鼎,呼其祠为“少师祠”。

田景贤

田景贤(1236~1297年),田佑恭七世孙,字德孚,宋思州务川县人。生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自幼勤奋好学,演文习武,善与人交。16岁时,其父去世,袭父职,兼南平军沿边各洞宣抚使。在胞叔田应庚(宋守御使)、田应已(忠胜军副都统)扶助下,维护社会安定,使地处四周动乱的思州,民安物阜。宝佑五年(1257年),宋朝廷嘉许。咸淳年间,又于隘头上衙(含沿河县客田乡)设立巡检司,以族人田宗恕为巡检,加强了对元兵的防范。

德佑年间,京都临安守卫空虚,形势危急,谢太后下诏各地“勤王”。田景贤与播州知州杨邦宪,各率兵远程赴临安“勤王”。军行至真州(今江苏征仪县),适遇元兵,田景贤、杨邦宪协助真州知州苗再成、守将赵孟锦与元兵大战于老鹳嘴(俗称黄天荡),首战告捷。是年四月,朝廷加委田景贤为团练使,率兵入卫京都。九月又擢升为福州观察使,仍镇守京都。是时丞相陈宜中当国。十二月,陈宜中派属官柳兵到元军求降,田景贤遂率师还乡。

景炎二年(1277年)春,元兵攻下重庆,紧迫思州,田景贤于是致表请降。元廷于思州置新军万户府,以田景贤为总管。次年春,奉召朝参,授田景贤思州军民安抚使,进爵荣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此时元兵已进驻镇远,他不顾个人进退,上书忽必烈,要求元兵进驻思州,不得骚扰百姓,元廷“从之”。是年,他将思州治所由今务川县城迁至德江龙泉坪小谷庄。不久火梦其城,又迁徙都坪清江城(今岑巩)。原思州领务川、安夷、思邛、邛水4县。宋末元初,思州领地比原属地扩大一倍。大德元年(1297年),田景贤病卒,享年62岁,安葬于龙岗之南(今岑巩县)。

李英才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李英才,字育之(1605~1649年),务川县涪洋辰溪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负笈远游四川求学。年弱冠,考中文生,食廪饩。李英才3个胞弟,由其亲自教育,均补弟子员,时人称:“一门四秀才”。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英才39岁,赴贵阳参加壬午科乡试,中举人,名列二十七。时值明末,朝政腐败,社会动荡,遂隐居不仕,立志培育子女成才。于是办起家学,进行庭教。他有5个儿子,长子李士火昌,康熙八年(1669年)中己酉科十三名举人,官四川马湖府知府,嘉定(今乐山)州盐法府盐茶使;次子李火昆,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岁出贡,未仕,三子李士火介,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戍科举人,未仕;四子李士火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庚午十三名举人,官清浪卫(今地已并入镇远)和思州(今岑巩)儒学教授;五子李士火员,雍正元年(1723年)中癸卯科十三名举人,官麻哈州(今麻江)学正,安顺府教授。五子皆中科举,人们誉为“一门五子登科”。清顺治元年(1644年),孙可望占据贵阳,闻李英才贤能,派使束帛加璧来家礼聘出山,共谋军事。李英才觉可望等系乌合之众,相互倾轧,难成大业,遂婉谢绝。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叛清,十二月占领贵阳,遣使来乡聘为幕僚。李英才科头跣足,佯作狂人,厉声拒之。自甘清寒,乐守田园。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李英才病故,享年90岁。

蔡宇光

蔡宇光(1802~1884年),号荣轩,务川县城人。生于嘉庆七年(1802年)冬月初十,自幼勤奋,矢志向学。道光初年考取弟子员,食廪饩。后去北方,被聘为漕运总督朱澍之家庭教师。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参加顺天府(今北京)丙午科乡试,中“北闱”第二十八名举人。后回务川老家,勤修学业,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亦常研医学。咸丰年间,蔡宇光只身北上会试,屡试不中,滞留京城。

同治三年(1864年),吏部拣发甘肃省以知县候用。刚入省,奉命任两当县知县,有政声,升调平凉府知府。不久,遇固原兵变,平凉遭劫,蔡宇光险些丧命。省巡悯其苦衷,改委会宁县知县。蔡宇光办事公道,人称“蔡青天”。

光绪元年(1875年),甘肃省举行恩科乡试,调蔡宇光任监考。腊月事毕,调任金县知县。光绪二年,恩科会试,调京充任慈禧太后对读官。任务完毕,同僚皆曰:“公可望美缺也。”蔡宇光曰:“穷通命也,只求两袖清风,何损宦海。”蔡宇光在甘肃先后任官达12年,依然两袖清风。

光绪三年(1877年),年已75岁,告老还乡,职掌务川敷文书院(后改名罗峰书院)山长,任职5年。后闲居在家,义务给乡民诊治病情,从事民间医药,人们称他“儒生义医”。蔡宇光于光绪十年(1884年)九月二十五日病卒于家,享年82岁。

申尚贤

申尚贤(1909~1996年),笔名寿生,务川县城人。6岁启蒙读私塾,16岁赴贵阳考入一中就读,民国18年(1929年)去北平,考入汇文中学高中部学习。几次考北大,国文成绩优异,因数学不达标而落选。北大文学院教授为他惋惜,特收他为旁听生。“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申尚贤积极参加北大队伍示威游行。除在北大听几节课外,成天泡在图书馆里专心读书。1933年下半年,申尚贤开始文学创作,他的文章用笔名寿生在《独立评论》、《国闻周报》、北大《歌谣周刊》等报刊上发表。在《独立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小说、诗歌等多篇,为当时的名流学者叫好。

何光渝认为寿生的这些小说,已经毫不逊色于四川的沙汀、李劼人、周文,湖南的沈从文、黎锦明等人同时期的同类小说。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申尚贤回到家乡,在家乡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以及提倡体育活动等等。1940年任务川中学老师,1942年,任务川临参会议员。由于他揭露时弊,县党部、县政府对他怀疑,他避居农村。1944年秋,务川中学增设高中部,又受聘任教。1947年受贵阳清华中学之聘,前往任教。解放前夕回到务川仍居住农村。务川解放后,参加革命工作,先在学校任教,1951年任县人民政府任文教科副科长,后任民政科、农业科科长。1956~1966年连续被选为副县长。1981~1987年被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1981~1987年任贵州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

申尚贤参加革命工作后,忠实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生活简朴,对人谦逊,和蔼可亲,和群众打成一片。他勤政爱民,工作扎实,几十年如一日。他长期和农民群众打交道,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他下农村搞中心工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疾苦,为他们排难解忧,赢得了群众的爱戴。申尚贤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加上身体力行,工作方法灵活,办法多,工作效果好。

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他从1953年起,多次向党组织申请要求加中国共产党,党组织考虑工作需要,把他留在党外,未予批准。1988年退休后,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批准他的申请,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他80高龄时,几十年的夙愿得到了实现。申尚贤于1996326日,因病逝世于遵义,享年87岁,病逝后,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仪式,不收受花圈和钱物。

申佑

申佑(1425-1449年),字天锡,仡佬族,明朝思南府务川(今贵州务川)人。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举人。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进士。官拜四川首审道监察御史。为人刚正不阿,勇于弹劾。他是黔中有名的杀虎救父,冒死救师,以身救主的"三忠三烈"之士。童年时,一天,其父被虎叼去,申佑发觉,持棍奋勇追击,虎惊逃,其父脱险。在京师太学读书时,国了监祭酒李时勉(申佑的老师)直言敢谏得罪皇帝,被带枷于太学门前示众,将被斩。朝中无一人敢营救,申佑以太学生的身份,毅然挺身而出,擂鼓喊冤,鼓动国子监同学救师,并请求以身代师受死。皇上感其忠义,特赦李时勉并官复原职,申佑为救师长,竟敢触犯"天威"的这种"皆人所不也为也"的义勇之举,传闻京师,为人景仰。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也先领兵攻打大同,明朝专权太监王振挟持明英宗御驾亲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境内),被瓦剌重兵围困,50万明军溃亡过半,英宗急命导一与已貌相似的臣僚作替身外出诱敌,以便自己逃脱。众推申侍御代,申佑装扮成皇帝,坐上皇帝的车子,出走,瓦剌兵误以为是英宗出逃,紧追不舍,申佑因此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后被瓦剌部也先将其送回,被幽禁于南宫,七年后复辟,重新当上皇帝。申佑死后,赐谥为"忠节申公"。申佑的"三忠天烈",名垂青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庄浪县    下一篇 郑州国家森林公园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