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渭南市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地处物产富饶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渭南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区辖28个乡镇办,总人口89万,其中城市人口30万。区域幅员辽阔,国土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宽阔的平原舒展北部,高峻的秦岭屹立南端,悠悠渭水中流东去,滔滔尤河北泻成川,河谷辉映,山川锦秀。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著名景点
天留山森林公园,下吉慧照寺古塔等
中文名称
临渭区
外文名称
Linwei District
地理位置
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
下辖地区
8街道16镇
火车站
渭南站,渭南北站,渭南南站
邮政区码
714000
别名
渭南 下邽 莲勺 南新丰
人口
94万
方言
陕西方言关中片区
电话区号
0913
现任领导
区委书记-杨炳拓,代区长-杨林
车牌代码
陕E
面积
1221平方千米
机场
渭南蒲城内府机场
政府驻地
杜桥街道广场南路1号
所属地区
中国陕西省渭南市

目录

临渭区地处渭南中心城市,是渭南唯一的市辖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20个镇、街道办事处,国土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0万人。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境内道路四通八达,遍布城乡,交通便捷顺畅。陇海铁路、西南铁路、郑西高速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纵贯东西,108国道和107省道、关中环线纵贯南北。距省会42公里,距咸阳国际空港45分钟车程,是关中东部的交通“陆港”。

资源状况  

旅游资源

临渭区自前秦甘露二年(360年)置县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北宋名相寇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军事家

  临渭区地处秦岭纬向、祁吕贺山字型、新华夏系和陇西旋卷四个巨型构造体系的交汇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南部为秦岭山地,海拨800~2 400米,中部偏南是黄土台塬,海拨600~800米,中部和北部为渭河平原,海拨330~600米。渭河经中部蜿蜒东流,零河、沋河、赤水河自南向北成“川”字形流入渭河。境内高山峻岭,深谷大川,宽阔平原,滔滔河流,构成了山峰起伏,丘陵连绵,河溪交汇,塬面相接的地貌。史称“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

历史沿革

渭南市临渭区渭南市临渭区
临渭区历史悠久。

临渭区辖6个街道、14个镇、54个社区、484个行政村:杜桥街道、人民街道、解放街道、向阳街道、站南街道、双王街道、桥南镇、阳郭镇、故市镇、下吉镇、三张镇、交斜镇、崇宁镇、孝义镇、吝店镇、官底镇、官路镇、丰原镇、阎村镇、官道镇。(注:原良田街道、崇业路街道由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原辛市、龙背两镇及官道镇的卢赵、黑杨两村由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

2011年7月7日,陕西省政府批准撤销渭南市临渭区大王乡并入阳郭镇,撤河西乡并入阎村镇,撤凭信乡并入蔺店镇,撤南师乡并入故市镇,撤龙背乡、信义乡合并设龙背镇。撤官道乡,将原官道乡周家部分并入下吉镇。撤田市镇,将田市镇与原官道乡部分合并,组建新官道镇。

现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土族、黎族、白族、朝鲜族、俄罗斯族、哈尼族、锡伯族、羌族、土家族、蒙古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和邮电

2011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客运周转量2256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8.7%,货运周转量383236万吨公里,增长216%。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2011年全区提高城乡交通通行能力为目标,投资2330万元,改建凭韩路四级道路大修工程、渭花路三级公路改建工程、张觅路(下吉——吝店)三级公路标准改建工程、崇闫路西段闫村至河西道路工程。

邮电通信业全面发展。全区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1.02亿元,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数17.31万部,其中乡村电话9.34万部,无线移动电话用户258.41万部,互联网宽带用户达7.08万户。

人口和人民生活 

渭南市临渭区渭南市临渭区
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据年度人口抽样调查,201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17698人,人口出生率9.15‰,死亡率3.71‰,自然增长率5.44‰。

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679元,较上年增加了3184元,同比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20元,较上年增加了1255元,同比增长27.5%;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5478元,较上年增加了5274元,同比增长21.0%。

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18091元,同比增长32.2%;人均消费性支出1253元,同比增长32.4%。农民人均总支出10045元,同比增长65.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880元,同比增长69.2%.

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9万元,失业人保险参保人数5.60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1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6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6%以下。全区新增就业8165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54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01人,城镇失业率为2.8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71万元。

社会事业

2012年民生工程有序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实施民生工程45个,完成投资10.6亿元。科技示范推广新技术8项,新品种15个。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蛋奶工程”顺利实施,新增公办幼儿园15所,新建西张小学、丰荫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医疗药品“三统一”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开始试点。扩建市一院门诊综合楼、市精神卫生中心,建成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综合报销比例提高到70%。为5.65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10477.5万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和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4个镇便民服务大厅、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人口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2‰以内。建设保障性住房14841套,竣工7752套。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5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三险”扩面1.5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喜迎党的十八大文艺汇演、下邽古庙会、2012年赤水河畔樱桃节暨乡村文化旅游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平安临渭”建设有序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人文景观

渭南城的后花园——天留山

渭南市临渭区渭南市临渭区
天留山,又名天刘山,处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附近,地处秦岭北麓,后经渭南市林业部门批准成立天留山森林公园。 

天留山在秦岭低中山区,这里两梁夹七沟,分别由九座山峰组成,山峦叠嶂,林草茂密,深峡剑开,溪水潺潺。这里分为凤凰山、佛祖庙、梯子屋三个景区,共计40多个景点。

天留山距渭南市区仅有20公里,是渭南广大市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后花园”。

慧照寺

慧照寺又名普照寺,也称铜佛寺,因有五尊铜佛而得名。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于1997年农历四月初八经区政府(51)号文件批复,成为临渭区唯一对外开放的一个佛教活动场所。 

慧照寺始建于晋,兴盛于唐,寺内有铜佛五尊,晋代古塔一座。据史料记载,香火旺时,寺内僧人多达千余。信众众生熙熙攘攘,香袅祥云,雅乐盈空,终日不绝。曾引得时为大宋朝宰相的下邽人寇准寇莱公一时间乐不思蜀,一再推迟返朝归期。相传,大宋皇帝颇为不悦,质问寇准何故归朝迟日?虽说此时的寇准身为当朝一品大员,也算得上能够呼风唤雨,权倾一时,但他若如实相告,也就难保性命。他刹时灵机一动,顺口答曰:只因慧照寺前官道沟深坡陡,难以逾越,故耽误了行程。此事真实与否,已无从考证,只是说明了一点,昔日盛景,由此可见一斑。 

慧照寺塔:慧照寺塔塔底基呈正方形,共十层,层间有砖砌出檐,四面均有假券门。据说这是唐代建筑,宋、元、明各代曾加以修葺,现在保存完好。195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慧照寺铜佛:据史料记载,慧照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明嘉靖(公元1555年)关中大地震时建筑惨遭破坏,长住僧人誓愿宏大,历经四载,于1559年重建殿堂寮房,并新筑铜佛像五尊。历经风雨、战乱等劫难,至清代殿宇再毁。民国初年塔前重建一座五开间硬山式铜佛殿,即今之大雄宝殿。建筑面积约190平方米。 

铜像五尊,均为坐像。高约2米,坐于莲台。佛像神态各异: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或一手换算,一手抚膝;或锐目微俯,恬静自若。他们盘膝而坐,闭目养神,慈眉善目,或微笑、或沉思、或开怀、或颔首,神态中和,气宇不凡。中为释迦摩尼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最东侧是弥勒菩萨,最西侧是观世音菩萨。造型庄严,神态慈悲,工艺精湛。佛、菩萨均跏跌坐于莲台之上,莲花三重,中央三座莲台的每个花瓣上都有一尊浮雕小佛像,共约六十余尊,姿态各异,优美雅致,制作精巧。从形制上看,应是明代遗物。它们既是西北五省的文物珍品,也是全国罕见之瑰宝。 

临渭“小华山”——石鼓山 

渭南市临渭区渭南市临渭区
石鼓山位于临渭区大王乡张村,距渭南城区约32公里,1981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周围各500米。海拔在900米到1200米之间,地质构造为黑色花岗岩结构,气候为半湿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700-900毫米,年均气温1l℃左右,土壤以森林棕壤为主,厚约为30-70厘米,自然地貌独特。有东南西北中五个主峰,秀峰对峙,悬崖如削,怪石林立,壁立千仞,其险可与华山媲美,其秀可与华山并提,素有“小华山”之称。山上生长着茂盛的天然松柏混交林,四季翠绿,层林叠嶂,景色优美,

自秦朝以来先后有五个朝代在此修建庙宇,是历代文人骚客和社会名流常常涉足之地。公元9年,刘秀曾在此指石为鼓,击鼓整兵,后命人修建了“红花寺”以示纪念。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又重建庙宇,扩大规模。1958年以前尚存一石砌三层楼阁。时至今日,逢农历7月15日,附近群众朝山集会,场面壮观。解放战争时期,石鼓山又成为革命根据地,现有遗迹、遗物可寻。

渭南石鼓山,大多仿照西岳华山而命名。除东、西、南、北、中五峰外,还有长空栈道、龙潭、天池等景,因此,又称小华山。

民间传说

关于石鼓山山名的出处,按照民间传说,出自莽汉之争。说是西汉末光武帝刘秀被王莽的追兵撵到此地,前无生路后有追兵,情势万分紧迫,便匆忙逃上山顶。见山顶有一大石,形状像石鼓,斩木为棰,不禁悲从中来,捏五根树枝为香对天默祷盟誓:“他日我若能得天下,请让此石鼓发声!”言罢,抡棰猛击,石鼓竟轰然作响,其声之迅猛,好似惊雷一般,王莽的追兵闻之,溃败而退。刘秀鼓足了勇气继续逃命,最后终于熬过了逆境坐上了龙位。从此这山便命石鼓山。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宝鸡市渭滨区    下一篇 同德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