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
- 中文名称
- 彬县
- 外文名称
- Binxian County
- 别名
- 邠县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中国西北
- 下辖地区
- 城关镇,新民镇,小章镇等
- 政府驻地
- 城关镇
- 电话区号
- 029
- 邮政区码
- 713500
- 地理位置
- 咸阳西北部,陕甘交界
- 面积
- 1202平方千米
- 人口
- 34万(2008年)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南山古城墙,公刘墓,苻坚墓,大佛寺等
- 车牌代码
- 陕D
- 行政区划代码
- 610427
目录
辖东街居委会、南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鸣玉池村、东关村、东街村、西街村、北街村、迎建村、南沟村、隘巷村、文泰村、刘家湾村、火石咀村、朱家湾村、瑶池头村、芋家沟村、官牌村、西堡村、朱家山村、西沟村、南街村、水帘村、咀头村、菜子村、土沟村、大佛寺村、姜渠村、候兴村、下沟村、上沟村、虎神沟村、李家川村、李前村、白厢村、莲花池村、万人村
辖六甲村、七甲村、八甲村、黄畔村、雅店村、石庄子村、北峪村、后玉村、计家湾村、东秦村、衡家那村、衡家坳村、龙门村、里村、旺安村、沟老头村、史家河村、新杏村
辖新民街村、苏村、堡子村、王前村、屯庄村、胡家坡村、峪子村、南场村、太厢村、王家庄村、新村、东沟村、龙背头村、曹家店村、赤白村、南头村、水峪村、张家村、高家村、辛店村、东坡村、丑寺村
辖高村、龙马村、梁家村、甘池村、金池村、土陵村、新峙村、徐家村、顷家村、太盘村、胡同村、富仁村、老户村、杨贾村、星联村、南武村
辖上郭村、留丑村、香花村、赵寨村、小章村、卧龙村、下郭村、南乙坊村、坡头村、路村、西堡村、小灵台村、东新村
辖白村、永乐村、王村、高辉村、湫沟村、军村、田家村、叱家村、赵家庄村、高力坊村、咀头村、安家河村、红岩河村、马家河村
辖豆家湾村、义门村、秦家庄村、闫子川村、师家河村、福托村、黄畔村、东村、庙岭村、弥家河村、柴村、中罗堡村、赵村、鲁家河村、南玉子村、高渠村、黄家坡村、禄长村、罗店村、白家宫村、鸭河湾村、后洼村、芦寨村、南堡子村、中堡子村、杜家岸村、良社村
辖水口村、大王村、小王村、上长禄村、下长禄村、祁家崖村、白土村、雷村、张家堡村、九田村、西留村、吕兴村
辖香庙村、年家塬村、冯家村、方里村、坡头村、上新庄村、庄农村、太宁村、塬边村、井村、北芦村、芦村、河村、南芦村
辖河西村、东务村、西务村、于家塬村、雷北村、炭店村、乌苏村、底纬村、早饭头村、水北村、林家堡村、虎家湾村、张马洪村、吃茶坡村、刘家塬村、黄三村
辖西坡村、曹村、红崖村、白保村、郭家庄村、石牛村、湾里村、龙源村、林家河村、文家坡村、贺家村、票村、程家咀村、甘津头村
辖闫堡村、店子头村、马家斜村、枣林村、席家店村、新庄村、车家庄村、权家桥村、黄白村、闫家河村
辖韩家村、雷家村、魏兴村、先锋村、任石村、龙尾沟村、鹅池村、元朝村、太光村
辖底店村、驼红村、大车村、小车村、晁家塬村、屯里村、二桥村、米家寺村、牛北村
辖南庄村、拜家河村、张村、北庄村、寺家庄村、蒋家坡村、中山村、太朝村、沟渠头村、蒙兴村、富宁村
辖新堡子村、大有村、富有村、景村、李西村、姚联村、断泾村、四兴村、公主川村
国家高速G70福银高速公路,国道312线,省道306线构成了彬县交通骨架。即将开通客运业务的西平铁路在此设有彬县站。
秦时,咸阳通北地郡的西北方干道通过境内。汉唐“丝绸之路”北道穿邠而过。唐宋时,从关中通庆阳的耀州、三水道和邠州、宁州、庆州道在北极镇交汇,从雅店村出境。元明沿“丝绸之路”北道形成驿道。清代,从玑京经西安到甘肃兰州府的“皋兰官路”横穿境内。
民国十七年(1928),在清代左宗棠进军新疆时整修过的官马大道基础上,修建彬县历史上第一条公路“西(安)长(武)”公路,使陆路交通开始由驿道驮运向公路运输发展。
1949年前,公路通车里程36公里。交通运输多为畜驮、车推、人挑。建国后,交通事业快速发展。
1990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72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2条,50公里;县、乡公路13条,204.9公里;专用线路3条,27.5公里;乡村公路442.6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公路运输网。
2007年,彬县客运量11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177万人公里。货运量932万吨,货运周转量62094万吨公里。民用车辆7494辆,其中民用汽车908辆,摩托车5000辆,其它汽车1616辆,拖拉机270辆。在民用汽车中,载客汽车258辆,载货汽车650辆。
2012年,彬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讯业增加值2.09亿元,增长9.4%。彬底路、彬麟路升等改造建设全面完成,境内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1297公里。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33285辆,其中:营运性汽车2132辆,载客汽车136辆,载货汽车1996辆。
1949年,彬县有耕地85.3万亩,农村人口11.38万人,全半劳力6.63万个;粮食平均亩产51.2公斤,总产8148万斤;农业总产值878万元,人均产值178.2元,农业落后,农村破败。
1949至1956年,粮食产量持续增长,1956年达到10614万斤,增长30.3%。1957至1961年,人民公社刮“共产风”,搞“大跃进”、瞎指挥,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连续大减产,最低降到7846万斤,低于1949年的水平。1962至1965年,通过解决“一平二调三收款”问题,贯彻农业“六十条”,下放核算单位,重新给社员划拨自留地,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等,虽遇连年自然灾害,但粮食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食总产13542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66至1977年,有发展,但不稳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又一次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投入逐年增加,农业科技加速推广应用,粮食产量和多种经营收入连创纪录。1978至1990年,农业总产值年均达到5739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90年,彬县有耕地66.93万亩,农业人口26.76万人,劳力9.91万个;粮食亩产155公斤,总产17349万斤,人均产粮648斤;农业总产值1.0567亿元,人均产值391.1元,人均纯收入287.59元。
2007年,彬县实现农业总产值9.02亿元,实现增加值4.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62亿元;林业产值0.09亿元;牧业产值1.02亿元。播种面积37444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9397公顷,生产粮食10.85万吨,其中夏粮5.30万吨;秋粮5.55万吨。水果总产26.72万吨,实现产值4.93亿元。完成造林面积1333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334公顷,零星植树80万株,育苗66公顷。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产量4360吨,奶类产量4142吨;禽蛋产量2200吨;年牛存栏2.44万头,猪存栏3.17万头,羊存栏3.12万只,水产品产量35吨。
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2.71亿元;林业产值0.21亿元;牧业产值1.91亿元。实现增加值14.4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40.65万亩,粮食总产13万吨,其中夏粮7.1万吨;秋粮5.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7.6万亩,总产0.96万吨。
彬县汉时产铁,置铁官。明嘉靖始凿石取煤。至1949年,有工业企业5家,除复兴煤矿、同裕瓷厂外,其余为小作坊,年工业产值18万元(旧币)。
建国后,工业迅速发展。50年代建起新民煤矿、新华瓷厂、印刷厂、建材厂、石油厂、造纸厂、食品加工厂、玻璃厂、面粉厂、木器加工厂。1960年,有工业企业13家,产值581.6万元。60~70年代,建起火电厂、水电站、卷烟厂、化工厂、水泥厂、制药厂、磷肥厂、农具厂、农机修造厂、冷冻厂、服装鞋帽加工厂。
80年代,在对老厂挖潜改造的同时,新建纸箱厂、皮毛厂、针织厂、庙沟煤矿、自来水公司,形成了以煤、电为支柱的工业新格局。至1990年底,所有制工业企业21个,从业人员4846人,固定资产5224万元。年产原煤63.5万吨、发电5614万度、自来水71万吨、面粉6.51万吨、植物油0.029万吨、畜肉制品0.1万吨、卷烟36.8万箱、水泥预制构件3830立方米、砖1.13亿块、瓦1103万页、石灰2.7万吨、瓷器16万件、小矿车326辆。彬县工业总产值13825万元。
2007年,彬县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7.34亿元,同比增长63.4%。规模工业完成产值25.01亿元,同比增长74.2%,实现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47.5%。产品销售率为99.5%,较2006年上升2.1个百分点。产值过亿元企业发展到4户,过千万元企业发展到8户。
2012年,彬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0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9.34亿元,占彬县生产总值比重为72.9%,对彬县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84.5%,拉动经济增长17.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193.41亿元,产销率为9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户,其中,过10亿元企业9户,规模工业总产值197.59亿元。
194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行邠县办事处正式对外办公,年末储蓄余额2000元。
1952年,城乡储蓄余额4.4万元。1957年开展“功在国家、利在自己”的储蓄宣传活动,80%群众受到爱国储蓄的教育,当年城乡储蓄余额达54.2万元。1958年以贷顶储。虽当年乃至后两年的储蓄余额增加,但直接影响储蓄信誉。加之发生“三年自然灾害”,使1963年的储蓄余额降至40.6万元。1965年储蓄余额开始回升。1966年后,储蓄增长幅度不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农、工、商空前发展,城乡农、居民货币收入逐年增加,储蓄余额大幅度上升。银行增加网点,开办各种有奖储蓄业务。1980年,余额达到462.2万元。1985年,储蓄总额1646.1万元。
1990年,城乡储蓄余额达9913万元,其中城镇储蓄余额5826万元、乡村储蓄余额4087万元。
2007年,存款余额35.28亿元,增长61.4%;贷款余额12.73亿元,增长16.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2亿元,银行现金收入64.35亿元,现金支出72.78亿元,货币投放8.42亿元。
2012年,彬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1.01亿元,增长7.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89亿元,增长19.3%。各项贷款余额为67.7亿元,增长15.2%。
彬县御面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姜女所发明。姜女是《诗·大雅·绵》中盛赞的贤美聪慧夫人,以善于烹调著称。后来古公亶父由豳迁岐,途经乾县梁山,姜女也将御面制作技艺带到了乾县、岐山一带,只不过因水土关系,那里的小麦面粉做成了流传至今的“面皮”。过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孙周武王灭商建周,亲自来祖地豳国朝拜,专要曾祖母创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称为“御面”。
桂花蜂糕
彬县地方传统民间小吃。用小麦加蜂蜜做成。原料是,按普通小麦面粉1000克、蜂蜜400克、菜籽油150克比例配料并加入糖桂花、鸡蛋等。制作方法是:先发酵“起面”,再加碱,加干面粉,蜂蜜、清油揉和成团或条状,经反复加温发酵后,使面团软而不流,倒在垫有面饼状底衬的蒸笼上,加热蒸熟。出笼冷却后,切成菱形小块,即可食用。蜂糕状如蛋糕,甜酥绵软,冷食如酥,热食如饴。现为彬县一品鲜饭店小吃名点之一,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杏仁油茶
彬县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方法是用面粉加香油炒成蛋黄色、将香料研细成粉、杏仁用水煮泡去皮一分为二,芝麻炒成蛋黄色。锅加清水,下香料粉、食盐,水开后下油炒面制成稀糊状,下
入杏仁瓣和芝麻即成。每天早上端一碗油茶,泡入彬州麻花,既经济又实惠,更别具一番风味。2003年4月,彬县一品鲜制作的杏仁油茶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大觐枣
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诗·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觐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大觐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浓,营养丰富。鲜果含糖量20.6%,干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质1.2-2.3%,脂肪0.2-0.4%,并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克中含维生素D3000毫克,营养成份高于其他枣类。大觐枣重鲜果单果最重达50克,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誉。在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被誉为"枣王"。彬县大觐枣分布面积,主产区在泾河川道。彬县目前有大觐枣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0吨。彬县大觐枣是食用、药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
彬州梨
彬县地方名特水果。原名“老遗生”梨,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彬县分布广泛。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新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以酥梨为主,到2003年全县彬州梨栽植面积2.3万亩,年产量2.8万吨。彬州梨单果重300-500克,最大的500克以上,素以果面鲜黄、果皮薄、果肉白、果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口、香甜浓郁而驰名省内外,为历代贡品。经测定,彬州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3-14%,硬度13.5磅。1957年,彬县人民将彬州梨寄给毛泽东主席品尝,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发展彬州梨生产。1991年彬州梨参加陕西省果品评优会获得第一名。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