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目录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标准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主要为粮谷)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优质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白酒的贮存期,泸型酒至少贮存3~6个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贮存期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贮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目前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四川、贵州、江苏、陕西、河南、山西等地产品最为著名。不同地区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独特风格。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馏酒,据考证,是以发酵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果酒或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可以得到酒度较高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
(1)按香型分:我国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只有5种:即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复香型)。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发酵、设备等条件。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发酵方法和设备,就能生产什么香型的酒。如:酱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温制曲、凉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浓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续渣工艺,陈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清香型白酒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艺和地缸发酵,如二锅头酒就是清香型酒的代表;米香型白酒是采取浓、酱两种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艺酿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其生产工艺也各有千秋。
(2)按酒度分:高度酒(酒精度50度以上)、中度酒(酒精度在40度至50度)、低度酒(酒精度在40度以下)。另外一种酒度分类方法为:高度酒和低度酒。
(3)按发酵剂分: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
(4)按工艺分: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
阿拉伯人于8到9世纪时发明的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
中国的白酒,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它依附于农业,是农业经济的一部分。人常说“酒足饭饱”,其实是饭饱酒足,人民生活先富足而后才出现酿酒业。所以说,白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品质上好的白酒馥郁芳香,醇厚甘鲜,回味无穷。细品慢酌,便可以尝到各种滋味。而且往往随着时间的久远会更为浓烈。所以白酒是陈的香。其营养物质含量高,而且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因此,如果啤酒被列为营养食品,称为“液体面包”的话,白酒被誉为“液体蛋糕”是当之无愧的。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们的生活也增添了不少丰富的色彩。白酒不可以用来解渴,是用来表达情感、表现品位、点缀美好生活的奢侈品。自从我们的老祖宗从腐烂了的野果的酸香味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酿酒术,制作出人间醇厚甘香的白酒,从此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了许多,人类的文化也变得斑斓多姿。
酒令文化是饮酒过程中的另外一个文明的标志。酒令对于活跃酒席气氛,增强交流沟通情感,还有传递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古人行酒令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酒令是对人的聪明才智、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
我国还有许多的酒俗与酒习,也是色彩艳丽的民族文化。生活上的酒俗与酒习有:有婚嫁酒,生丧酒、寿酒、时节酒、清明酒、端午酒、生活酒、新居酒,宴宾酒,除游乐性的如“元宵赏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赏菊品蟹”等约亲友小酌外,尚有“洗尘酒”、“接风酒”、“饯行酒”、“送别酒”等。另外,还有“会酒”、“罚酒”、“谢情酒”等等。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
一般人每天的饮酒量以75克(1.5两)为佳,且每周饮酒不应超过3次。每天下午两点以后饮酒较安全。白酒尤其适宜患有风寒湿性关节炎者饮用,也可以作为调味品在烹调时酌加,味香气浓。
白酒不宜在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绪激动时饮用,以免心血管受损。也不宜大量饮用,过量饮酒可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从而导致慢性胃炎、营养不良、神经炎、肝硬变、胰腺炎、心脏病、动脉硬化、食管癌、肝癌等疾病的发生。
而且,白酒、啤酒、葡萄酒、果酒等不能混杂饮。阴虚、湿热偏重,患有高血压病、
白酒性温,味甘苦辛,具有散寒气、助药力、活血通脉、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御寒提神之功效。适量饮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概率。饮用少量白酒特别是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
白酒除了饮用外,还有其他功能,现介绍如下。
减痛: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轻,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
去腥: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用少许清洗,即可去掉腥气味。
除腻: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时,加少许白酒, 可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油腻。
消苦:剖鱼时若弄破苦胆,立即在鱼肚内抹一点白酒,然后用冷水冲洗,可消除苦味。
减酸: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
去泡: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去泡。
增香: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搅拌均匀,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在买酒时一定要认真综合审视该酒的商标名称、色泽、图案以及标签、瓶盖、酒瓶、合格证、礼品盒等方面的情况。好的白酒其标签的印刷是十分讲究的;纸质精良白净、字体规范清晰,色泽鲜艳均匀,图案套色准确,油墨线条不重叠。真品包装的边缘接缝齐整严密,没有松紧不均、留缝隙的现象。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白酒。
目前我国的名白酒的瓶盖大都使用铝质金属防盗盖,其特点是盖体光滑,形状统一,开启方便,盖上图案及文字整齐清楚,对口严密。若是假冒产品,倒过来时往往滴漏而出,盖口不易扭断,而且图案、文字模糊不清。
若是无色透明玻璃瓶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从色泽上看,除酱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应该是无色透明的。
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闻其香气,用鼻子贴近杯口,辨别香气的高低和香气特点;最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味感的薄厚、绵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协调而低档劣质白酒一般是用质量差或发霉的粮食做原料,工艺粗糙,喝着呛嗓、上头。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