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
- 中文名称
- 习水县
- 地理位置
- 贵州省北部
- 所属地区
- 贵州遵义
- 下辖地区
- 9个乡14个镇1个工业经济区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旅游景点
- 二郎坝天主教堂、习水国家森林公园、土城古镇等
- 面积
- 3127.7平方公里
- 人口
- 68.10万
- 气候
-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电话区号
- 0852
- 邮政编码
- 564600
- 车牌代码
- 贵C
目录
习水县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东连贵州桐梓县、重庆綦江县,西接贵州赤水市,南近贵州仁怀市、四川古蔺县,属大娄山系和长江流域,总面积312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区),现有人口67万。习水是全国煤炭开发重点县。
习水在
习水县辖24个乡镇区。
东皇镇、土城镇、同民镇、醒民镇、隆兴镇、习酒镇、回龙镇、桑木镇、永安镇、良村镇、温水镇、仙源镇、官店镇、寨坝镇、民化乡、二郎乡、二里乡、三岔河乡、大坡乡、双龙乡、桃林乡、程寨乡、坭坝乡、马临工业经济区
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0.6亿元,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8亿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完成11.5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完成11.3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增长41.2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3亿元,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亿元,增长17.8%;财政总收入实现3.67亿元,增长14.4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22.12%。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达29.1万吨,增长12.9%。“六个万户工程”推进顺利,全县种植有机红粱8万亩,新增商品蔬菜1万亩,新增经果林3950亩,
四渡赤水战役在习水留下了土城会议旧址、一、二、四渡(浑溪口、蔡家沱、林滩、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渡口遗址、红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部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驻址、大埂上军事指挥所、青杠坡战斗遗址、梅溪河战斗遗址以及四渡赤水纪念馆等革命遗址遗迹,使习水成为国家确定的黔北红色旅游精品线上的经典景区。
1、青杠坡战斗
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兵分三路进入习水,向赤水进发,拟从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将介石调集川滇黔湘桂五省兵力,一方面重兵封锁长江,另一方面向土城四周的松坎、温水、赤水、叙永、合江一带推进,企图围歼红军于黔北一带。青杠坡战斗由彭德怀、杨尚昆负责战场指挥,毛泽东、周恩来、张云逸、李富春、左权等在青杠坡附近的大埂上指挥战斗,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参谋长亲上火线指挥。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二百余位将军参加了战斗。红军伤亡3000多人,红五团政委赵云龙等1000多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张宗逊、杨成武、杨勇、张震等指挥员负伤,歼敌3000多人。
2、青杠坡
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青杠坡战斗,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此后的两个多月,红军四次飞渡赤水河,穿插于敌重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3、梅溪河战斗
1935年1月24日,红五军团前卫部队,在良村与东皇之间的梅溪,阻击追来的川军郭勋祺部。这是中央红军从遵义出发第一次与川军交锋。
4、仙人关战斗
1935年1月24日,红军中央纵队到达大烂坝,在距县城三十多里的程寨仙人关,红军遭到川军和民团的阻击,程寨右临习水河,左侧悬崖绝壁,敌军在这带狭窄的通道上占据仙人关有利的地形阻击红军,红军久攻不下,军团长罗丙辉亲临前线指挥,采取迂回智取的战术破仙人关,将程寨守敌击溃,同日下午5时,9军团攻占老县城官渡,民团退守长沙镇。
5、二郎滩背水战
1935年2月18日傍晚,彭雪枫率领的红三军团先锋团第十三团赶到二郎滩西岸。19日晨,红十三团在红十二团的配合下,背水迎战。红军发起猛攻,抢夺李家岗,侧击仓谷顶。主力分兵三路:中路由大坡向上迎攻把狮坳;左路从大牛窝、沙井等处迂回直插麻坪;右路经竹林、大地、工加湾迅速攻下把狮坳,黔军残部向桐梓方向逃去,红军乘胜追击取得胜利。这一仗,红军俘敌五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支器械千数以上。
6、三锅桩阻击战
1935年元月27日,留守隆兴的红三军团第十五团,奉红军总政治部发出的《总攻训令》后进至三锅桩,阻击自东皇殿而下的川军21师独立旅第十五团。战斗从27日傍晚在薄刀山接火,28日拂晓在漏风垭两侧展开,相继在三锅桩、马鞍山、白善土、大坳口一带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当日下午撤出战斗,红军移师土城。在战斗中200多名红军战士献出了生命。但却成功地阻击了川军,粉碎了川军企图从青杠坡战场背后袭击红军图谋,有力地配合了青杠坡战斗,为一渡赤水赢得了时间。
1、毛泽东、周恩来住所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抵达土城。毛泽东、周恩来住在中街爱华商店后面伪镇长的房子里。这栋房子是小三合院,有左右厢房。毛主席住在正门进去右厢房。用两条板凳搭上一块门板,垫上少量的稻草,铺上毡子,面上铺一快土白布垫单作铺。盖的是四斤重的被子,睡觉时把棉衣搭在被子上。室内安了一张方桌,上面放了一个文件包,一盏马灯。这既是寝室,也是办公的地方。
周恩来就住在毛主席住居右前方爱华商店的右厢房里。当年的住所和爱华商店已被拆毁,在原地修起了土城卫生院的门诊室和职工宿舍。旧房拆毁,尚存崖壁洞穴。
2、朱德住址
1935年1月26日,朱德同志到达土城后,住土城长征街的曾家院子。院子原为烧酒作坊,前面是糟房,中间是弄堂,两面有厢房,后面是住房。朱德和康克清当时的寝室在左厢房内,外面是警卫排驻地。1月29日,朱德离开土城。曾家人一直将院子保存原貌。
3、“土城会议”会址
1935年1月28日下午1时,中央红军曾在土城镇中街原商会的一间木结构小院里召开干部会议,作出了“坚决打好青杠坡这一仗,保卫党中央”的决定,并进行作战部署。现为饮食店,房屋保存基本完好,为文物保护单位。
4、狮子沟红军司令部旧址
1935年1月,中央红军抵达土城后,司令部设在土城以北约1公里的狮子沟一间较宽大的四合院木结构房屋内。现为土城区中学校舍,房屋保存完好。
5、青杠坡红军烈士墓和战斗纪念碑
青杠坡在土城镇以东,距镇约3.5公里,是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中的主要战斗。
1935年1月27日,由遵义出发的红军三军团和中央纵队分别到达土城,与尾追红军的国民党川军郭勋祺部抵达土城镇外的青杠坡一带连续奋战4小时,红一军团二师跑步增援,红军发起全面反攻,将川军击退。青杠坡战斗,红军伤亡较大,有千于名红军英勇牺牲,解放后,土城区人民政府在当年掩埋红军遗体的地方,修建了红军烈士墓,以纪念在青杠坡战斗中英勇献身的红军烈士。1980年,习水县文化馆在烈士墓前立纪念碑一块,碑记当年红军战斗的简况,碑高1.5米,宽0.8米。
6、大埂上军事指挥所旧址
大埂上在土城镇北约1公里的半山腰上。1935年1月28日,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四川军阀郭勋祺师在青杠坡展开激战,大埂上东与青杠坡对峙,下临赤水河浑溪口、水斯坝。当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此调集部队,指挥青杠坡战斗和一渡赤水河,时有堑嚎和蔽体。1980年,县文化馆在此竖碑以志,碑高1.5米,宽0.8米,为文物保护单位。
7、“土城渡口”纪念碑
土城浑溪口,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
遵义会议后,红军分三路向西北挺进,进入习水县境内,拟定在泸洲与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国民党湘、黔、滇9个师的兵力围追堵截,企图将红军消灭于长江南岸。中央红军到达土城后,召开了干部会议,作出放弃在泸洲与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1月28日,在青杠坡击退尾敌。29日凌晨,红军3万多人分别从土城浑溪口、蔡家沱、猿猴(今赤水元厚镇)渡过赤水河,向云南扎西集结,红军在土城一渡赤水河。
解放后,土城已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78年,习水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土城渡口修建纪念碑,11月奠基,1980年1月29日落成。同年7月被列为习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四渡赤水战役遗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位于土城镇对岸的火星山麓,距赤水河面高80余米。碑体采用粉白细砂石料砌建,通高12.5米,由碑帽、碑身、碑座三大部分组成。碑座为长方体,下接石阶。四棱均用3块条方体石叠砌成梯,座前方刻土城渡口简介,昨后方刻了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碑身宽2.2米,厚1.6米,四周均为内凹向外起台为边,前后竖刻“土城渡口”4个大字,每字约0.8米见方。碑帽似仰斗形,腰部略向内收成曲面,顶端为圆雕“红军军旗”,旄头向北,意示红军长征路向北方。碑下有机台,为方形,边长10.4米,边有护栏,望柱间嵌有镂空“工”字形连续图案。台口望柱为圆雕坐狮,下接四级台阶,梯旁并列方形花台。
8、袁咨桐烈士故居
袁咨桐烈士故居在土城镇以东约1公里处的坟垭头寨内的“河坎上院子”,即旧时有名的“华丽园”。该建筑为穿斗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一正两横,四柱三间,一楼一底。院坝石板铺墁,前有砖泥花墙,高3米多。墙四周翠竹环绕,柳绿橘红,黄金河从门前流过,少年烈士袁咨桐就出生在这里。
袁咨桐,原名荣先,化名庆吾,又名克生,生于1913年。1930年4月5日,参加声援南京和纪洋行工人的斗争,9月17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就义时高声呼“共产党万岁”,时年仅16岁。
二郎天主教堂离县城42公里,距仁怀市80公里,位于二郎河与桐梓河交汇处,为白墙青瓦的庙式建筑。境内天主教始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6年)。是年,遵义天主教会派传教先生谢国宣、赵如九赴二郎设堂传教,发展教徒千余人。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年)元月,遵义法籍主教胡缚里派法籍传教士方珍五赴二郎任本堂神父。同年三月,上二郎坝有23人受了洗礼。是年下半年,二郎本堂神父由博弟业接任。华籍神父蒋义才任副本堂,继续发展教徒,治理教务。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时任本堂业务的范若瑟用“庚子赔款”在二郎坝修建大教堂一座,取名“圣心堂”。教堂长25.5米,宽10.5米,高18米,占地800多平方米。房屋为砖木结构,大圆顶,雕花彩色玻璃窗。内有一大厅和大小房屋20余间。教堂建成后,天主教在习水、仁怀、赤水一带颇为盛行,建有大小会口70余处,受洗礼1157人,以上下二郎坝最多。后来,教堂出资在温水购置街房一间,设立温水天主教堂。民国28年(1939年),第十四任本堂神父陈原才创办了“二郎私立启仁小学”其经费由教堂支付。解放初,二郎天主教堂仍有活动,开展了“自传、自治、自养”的三爱国运动,1958年,教堂改作为二郎公社驻地。1985年,二郎乡政府搬迁到街上,二郎天主教得以恢复。近年来,每年都举行“圣诞节”和“耶稣复活节”等宗教活动。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总面积14027.46公顷,由地域上不相连接的三大片区组成。其中,中国杉王片区位于县城北8公里,面积3702.35公顷;飞鸽片区和三岔河片区在县的西北部,与重庆市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接壤,距县城50公里,面积分别为4701.24公顷和5623.87公顷。处于大娄山山系西北坡向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侵蚀强烈的中山峡谷区,丹霞地貌发育典型;虽地处中亚热带,因地形切割深,海拔差异大,森林茂密,立体气候特点显著。
土城位于赤水中游河谷,是土城镇政府所在地。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今土城地区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设平夷县,唐高中仪凤二年(672),在此设淅州。
北宋大观三年(1109),在此设滋州,领仁怀承流二县(即今仁、赤、习地域)。元末明初,街民在改造旧房时发现大量土城墙,是土城一名由来之因。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此设上赤水里。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正式改名为土城。清代设土城里,隶仁怀直隶厅。
民国三年(1914)改设土城区,属赤水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名和滋新镇。
1950年更名土城镇(属土城区),1965年11月划归习水县管辖。1992年7月,以原土城区的土城镇和黄金、儒维、文龙、小坝、长坝等乡、镇地域为辖地,建立土城镇。
土城镇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第一渡渡口,有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渡口纪念碑、青杠坡战斗遗址、毛泽东住地等名胜。土城有明代建成的九龙囤等四大军事囤堡和宋酒窑、古盐号、古船帮、古民居等古迹,文化底蕴深厚。2005年9月,经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批准,土城镇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赤水河运盐文化陈列馆”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盐号”旧址,清朝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展陈分为七个部分,(序厅、盐的起源、川盐入黔、仁岸盛衰、沧桑古道、盐的折光、结束语)。以盐的起源,生产、运输、销售及盐政、盐制为主线,通过文字、文物、图片、绘图、典型场景、塑料以及声光电等手段把历史贯穿起来。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