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
- 中文名称
- 台前县
- 外文名称
- TaiQian County
- 别 名
- 寿良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
- 所属地区
- 中国河南濮阳
- 下辖地区
- 6镇3乡
- 政府驻地
- 孙口镇
- 电话区号
- (+86)0393
- 邮政区码
- 457600
- 地理位置
- 东经115°83 北纬36°00
- 面 积
- 454平方千米
- 人 口
- 32.5872万人(2005年)
- 方 言
- 中原官话(受冀鲁官话影响)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 著名景点
- 将军渡,晋王城遗址
- 火车站
- 台前站、台前西站、台前北站
- 车牌代码
- 豫J
- GDP
- 67.08亿元 (2011年)
- 行政代码
- 410927
目录
台前境原属山东省寿张县,历史悠久,夏商周时期西部属顾国,东部属微乡和须句国。春秋始建良邑,属鲁国。
战国中期为寿邑,后入齐国。
秦属东郡。
汉置寿良县。东汉光武帝为避其叔刘良名讳改寿良为寿张,析离东 郡隶属东平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隶属东平国和东平郡,其间南朝改寿张为寿昌,北朝复为寿张,北魏时属济州东平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属济北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寿张擢升为寿州,并置寿良县。次年州废,并寿良仍为寿张,属郓州东平郡。五代时沿袭前治。
宋宣和年间改郓州为东平府,县仍属之。
金大定七年 (1167年),河决坏城(旧县城在梁山南),县治迁竹口镇(今阳谷县祝口村),大定十九年(1179年)迁回原地。
元代寿张属中书省东平路总管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县治移置梁山东,属东平府,洪武十三年迁至王陵店(即今寿张镇),属东平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隶兖州府,同时改行省为布政使司,寿张隶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所辖。
清代雍正八年,东平升为直隶州,直属山东布政使司,寿张亦属直隶州辖。
民国2年(1914年)改属山东省东临道,县衙改称县公署。
民国16年(1928年)撤销道制,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寿张县政府直属山东省政府领辖。
民国24年(1936年),寿张隶属山东省第六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聊城)。
民国27年(1939年)建寿张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二专署。
民国32年(1944年)属冀鲁豫行署八专署,1947年改属冀鲁豫九专署。
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署。
1952年平原省撤销,寿张归属山东省聊城专署。
1964年寿张县撤销,原县境金堤以南区域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安阳行署,金堤以北划归山东省阳谷县。
1974年析范县东部7个公社设中共范县台前工作委员会和范县台前办事处(为县级机构)。
1975年改称中共台前工作委员会和台前办事处。
1978年建台前县,属安阳行署,1983年改属濮阳市。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隅,黄河下游北岸,豫东北平原与鲁西平原交界地带。东、南分别与山东省东平、梁山、郓城县隔黄河相望;西与范县毗邻;北依金堤与山东省阳谷县接壤。地处北纬35°50′~36°06′42″,东经115°39~116°05之间
台前县的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其辖区位于东濮凹陷之上。东濮凹陷夹在鲁西隆起区、太行山隆起带、秦岭隆起带大构造体系之间。东有兰聊断裂,南接兰考凸起,北界马陵断层,西连内黄隆起。东濮凹陷是一个以结晶变质岩系及其上地台构造层为基底,在新生代地壳水平拉张应力作用下逐渐裂解断陷而成的双断式凹陷,走向北窄南宽,呈琵琶状。该凹陷形成过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沉积了一套巨厚以下第三系为主的中、新生界陆相沙泥岩地层,是油气生成与储存的极有利地区。
地貌系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地面自然坡降南北为1/4000~1/6000,东西为l/6000~l/9000。地面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间。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高达61.8米,台前县东北部最低仅39.3米。由于历史上黄河沉积、淤塞、决口、改道等作用,造就了濮阳平地、岗洼、沙丘、沟河相间的地貌特征。境内有临黄堤、金堤及一些故道残堤。平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洼地约占20%,沙丘约占7%,水域约占3%。
台前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级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春旱夏涝交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多阴雨,冬季干冷少雨雪。日照时数值高,热量降、水较丰富,雨热同期,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日照时数值偏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量呈增长趋势,光能资源较为丰富。
台前县的土壤类型有潮土、风砂土和碱土3个土类,9个亚类,15个土属,62个土种。潮土为主要土壤,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7.2%,分布在除西北部黄河故道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潮土表层呈灰黄色,土层深厚,熟化程度较高,土体疏松,沙黏适中,耕性良好,保水保肥,酸碱适度,肥力较高,适合栽种多种作物,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
台前所处濮阳地区地质因湖相沉积发育广泛,下第三系沉积很厚,对油气生成及储存极为有利。已知的主要矿藏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另外还有盐、铁、铝等。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且油气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地质资料表明,本区最大储油厚度为1900米,平均厚度l100米,生油岩体积为3892立方千米。据其生油岩成熟状况、排烃及储盖条件,经多种测算方法估算,石油远景总资源量达十几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2000亿立方米~3000亿立方米。本区石炭至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面积为5018.3平方公里,煤储量800多亿吨,盐矿资源储量初步探明1440亿吨。铁、铝土矿因埋藏较深,其藏量尚未探明。
2010年台前县完成生产总值52.8亿元,年均增长15.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873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8%;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76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9.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1%、35.9%、18.3%和14.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8:57.9:25.3,调整到2010年预计的11.7:66.5:21.8,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88.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85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6万吨、4.13万吨、1.31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80%以上,积极推广无公害农畜产品全面发展,设施农业初具规模,优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46家,获得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的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各类协会21个。
第二产业
2010年末,全县共有工业企业42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比2005年净增2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75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9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42.6 %、187.9%,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63.2%,比2005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各项规划编制已完成,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宏宇羽绒、芳欣制衣、武元制衣、碳四综合利用、润泽化工等一大批羽绒、化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产业集聚区效应初步显现,羽绒及服装加工、石油化工等重大产业,大力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集聚。截止2010年底,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13.8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10.8亿元,产业集聚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尚庄、孙口、打渔陈、马楼工业园区稳步发展,其中尚庄工业区被省确定为“中西部合作示范区”。
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51亿元,年均增长9.4%。依托大京九,发展大流通,物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底,全县共有物流企业及从事物流业务的个体户90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有金粮物流贸易有限公司、国铁货场、台西货物、恒润化工园区化工产品储运站四家。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改造提升,建设了三星级标准的台前迎宾馆。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逐步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台前境内现有三座火车站。
京九铁路过境并设台前站, 瓦(塘)日(照)铁路将与之在此交汇。投资3000万元的京九铁路台前物资转运站年转运能力达100万吨。
台前西站为汤台铁路货运站。
台前北站为瓦日铁路万吨级解编站。
342国道贯通全境。S101郑吴线与濮范高速相连,聊城至菏泽的聊菏公路、以郑吴、聊菏、德商公路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强渡黄河天险,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转折点意义的伟大事件,1981年6月,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孙口村南临黄河大堤北侧立碑纪念。2005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红色旅游景点。2006年投资30万元建设一期工程,建起了将军渡纪念馆。2007年投资245万元完成二期工程。
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记载了治理河道的过程,用工、用料、建闸数及建闸地点,是除害兴利的经验总结。碑的撰文及书丹均出于徐有贞之手,书法挺拔秀丽,柔中有刚,气韵神采俱佳,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是治黄史上的重大发现,是研究治理黄河与漕运并举的珍贵资料,另有明代镇水兽、铁鼠各一,明代祭祀碑一通,清顺治重修大河神祠碑一通,均为珍贵文物。
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原位于张秋镇西南,1986年移至夹河乡张广村内,有明代碑6通。魏君墓表碑记述了始祖魏绍随明太祖起事,后随燕王扫北屡立战功及其子孙受诰封、玄孙女为王妃等事。
当地人称蚩尤坟,位于今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处。该冢西南1公里有一村名尤坊,以邻近蚩尤冢而得名,后讹称油坊。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淤没。后附近村民在原址堆起一土冢,占地1亩。1956年,该冢被铲平,辟为耕地。
张公艺墓前的古贤桥又名“访贤桥”,位于孙口乡古贤桥村南100米。2006年4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台前县文化旅游局协作,按照河南省文物钻探工作规程进行了文物钻探,初步断定此桥为石拱桥,东南、西北走向,深埋地下约6米,桥长52米,宽6米,建于唐初,比著名的赵州桥仅晚几十年,可称“中华第二桥”,极具科研价值和文物价值。
位于后方乡玉皇岭村西南约300米处。原为一土丘,高3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1959年修筑围村堰时将土丘挖平,露出墓顶,发现墓穴内有一悬梁吊棺,遂用土掩复。今墓址稍高于地面,已垦为耕地。传说墓主为明代奸相严嵩,但无史可考。1957年、1976年和1977年,该墓先后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以“严嵩墓”为名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前县地处黄河流域,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主要以文物资源为主。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将军渡黄河风景游览区,将军渡纪念馆、纪念碑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晋冀鲁豫野战军渡黄河纪念地、八里庙治黄碑刻、魏氏墓碑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张公艺墓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晋王城、徐堌堆龙山文化遗址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演职人80人;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18个,电影院1座;文化专业户3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文化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万册。建成省级文化大院1个、市级文化大院9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8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73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枣梆戏、二夹弦、秧歌、大洪拳、梅花拳、佛汉拳、竹马、高跷、唢呐、泥哨、舞狮、花船等。其中,枣梆戏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洪拳、梅花拳、二夹弦被列为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张公艺(577—676) 孙口乡桥北张村人,生于北齐承光元年,卒于唐仪凤元年,寿99岁。以治家有方,名垂青史。
林哲(1737年—1774年) 夹河乡林坝村人。自幼家境清贫,成年后因生活所迫,去寿张城东后王庄给地主扛活,结识了该村教书先生王伦。
王伦(?—1774年) 寿张县后王庄人,出身寒微,但能文善武,膂力过人,又精通医道。
郭兴(?—1861年) 后方乡大寺郭村人。
张瑞萱(1880年—1928年) 又名张金兰,孙口乡曹岭村人。
王鲁光(1920年—1971年) 原名王作立,后方乡纸王村人。
穆玉朋(1925年—1986年) 山东省冠县桑阿镇潘庄村人。
徐茂谦 ,革命烈士(1915年—1938年)吴坝乡十里井村人。
汪洋,革命烈士(1913年—1942年)原名之正,字诚斋,号洪波,夹河乡顾庄村人。
曹华亭,革命烈士(1918年—1944年)城关镇杨岗村人。
徐代根,革命烈士(1926年—1944年)城关镇徐岭村人。
刘玉清,革命烈士(1914年—1947年)马楼乡刘楼村人。
中国羽绒之乡
国家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
长江以北最大羽绒集散地
全省治安模范县
京九沿线重要粮食集散地
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
全国小尾寒羊繁育基地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全省建筑之乡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