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
- 中文名
- 霍山县
- 外文名
- HuoshanXian
- 所属地区
- 中国 安徽省
- 下辖地区
- 衡山镇、佛子岭镇、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落儿岭镇、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上士市镇、单龙寺乡、东西溪乡、太平畈乡、太阳乡
- 建立时间
- 古代
- 面积
- 2043平方公里
- 人口
- 36.5万人
- GDP
- 32381元(2011)
- 地理位置
- 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
- 著名景点
- 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佛子岭水库、小南岳、铜锣寨
- 主要街道
- 迎驾大道
- 地域名人
- 舒传贤
- 地方特产
- 矿产、药材、茶叶、蚕桑、毛竹、水电、板栗
- 知名产业
- 白酒
- 知名企业
- 安徽迎驾贡酒有限公司
- 机场
-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六安)
- 电话区码
- 0564
- 邮编区码
- 237200
- 政府驻地
- 衡山镇淠源东路19号
- 火车站
- 六安站
- 地方方言
- 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霍山话
- 车牌代码
- 皖N
- 气候条件
- 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雨量充沛
- 民 系
- 江淮民系(下江民系)
- 行政区划代码
- 341525
- 下辖地区
- 辖16个乡镇、130个村、15个社区
目录
霍山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设有潜邑,汉代设为潜县,隋朝始称霍山县。霍山人杰地灵,民俗风情,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精美的华章;霍山英雄辈出,曾有数十位杰出人物名垂二十五史。霍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属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5.01%,生物物种多达6500余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药材、茶叶、蚕桑、毛竹、水电、板栗、森林等自然资源,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0日16时0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北纬31.4度,东经116.1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霍山县是已经发现的地震窗。
霍山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5.1%,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称。霍山是药材之乡,现有药园5万亩,为全国中医中药试点县,有“软黄金”之称的霍山石斛和断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贵中药材;霍山是茶叶之乡,现有茶园13万亩,霍山黄芽早在唐朝被奉为御用贡茶,今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霍山是毛竹之乡,现有竹园45万亩,为江北毛竹第一大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竹子之乡”;霍山是蚕桑之乡,现有桑园5万亩,是全省十大蚕桑基地县之一;霍山是水电之乡,水能资源蕴藏量22万千瓦,是全国农村电气化县,建有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座大型水库和73座小水电站;霍山还是旅游资源大县,境内有“
截至2010年,全县辖12个镇、4个乡:衡山镇、佛子岭镇、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落儿岭镇、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上土市镇、单龙寺乡、东西溪乡、太平畈乡、太阳乡。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借助外力,谋求发展。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霍山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县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7年以来,GDP、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1%和9.6%。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18亿元,财政收入5.11亿元,年出口创汇5468万美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创最好水平,全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荣获中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再次荣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霍山经济迅速崛起,被经济界称作“霍山现象”,中央党校“中国山区经济和绿色产业化发展”课题组将霍山作为典型进行研究。
全县已初步形成酿酒、铸造、灯泡、香料、建材、磁材、缫丝、羽绒、制药、造纸等10大工业门类。2007年,规模工业实现产值51.35亿元,实现利税6.8亿元。迎驾集团纳税达1.8亿元,连续十年稳居全市第一。规模工业企业由53家发展到7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3家。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亿元,新引进企业29家,项目34个。开发区的承载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提升,荣获全省首届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称号。霍山县人均GDP始终位居全市各区县第一位,位居全省各县(县级市)前列。
霍山县手工业历史悠久,明初开始制黄大茶,清顺治年间开始生产竹筷,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有人煎矾,嘉道年间有人捞金沙、造土纸、织土布、制线香,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淘沙炼铁铸造技术有很大发展,转步园的铁锅闻名遐迩。民国20年(1931年),“亚美”、“益民”印刷社,31年,“新生”平民工厂,“新华昌记”卷烟厂。33年,“震东”、“民智”、“三星”印刷局、“三民”石印社和“久大”、“人和轩”糕饼场先后在城关开业。到38年,做饴糖、酿土酒、造土纸、打棉线、织土布、印刷、卷烟和制陶烧砖瓦、烧石灰、铸铁锅等私营厂坊及缝纫、小五金和竹木加工等个体手工业作坊分布城乡各地。
解放后,工业有较快发展,到1956年7月,全县有国营工厂6个,职工163人;公私合营工厂7个,职工92人;手工业社(组)63个,社员1070人。到1985年,全县有食品、轻纺、建材、机械、电力、采矿、国防等8大门类的216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15384.3万元,实现利润356万元,上缴税金106.9万元,厂区面积265.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各种主要机械设备2200多台(套)。总产值5892.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4.4%,是1949年的25.5倍(全民所有制企业占41.7%,集体所有制企业占31.2%;轻工业占22.2%,重工业占57%),其中轻工业134家,产值2537.6万元;重工业82家,产值2955.2万元;全民工业21家,产值3007.5万元;集体工业195家,产值2485.3万元。省属工业1家(佛子岭电站),职工472人,产值1074.5万元。县属和县以下工业215家,职工7473人,其中全民工业20家,产值1933万元,职工1772人;城镇街道工业5家,产值539万元;乡镇工业154家,职工2794人,产值1702.3万元;其他工业4家(知青工厂),产值32万元。农村村办工业303家,产值673万元;农村合作经营工业196家,产值498万元;农村和城镇个体工业1221家,产值814万元。省属国防工业小三线厂9家,职工1203人,产值508.4万元。
解放初,手工业由县政府工商科领导和管理。1952年起,县供销社设生产合作股,管理手工业。1953年8月,生产合作股从供销社划出,成立手工业管理科。1955年10月,成立手工业联合社,同手工业管理科合署办公,辖各区手工业办事处。1956年,成立工业部,下设工业科,领导和管理公私合营工厂,联社仍领导和管理手工业社、组。1958年,改工业部为工业交通部,下设重工业、轻工业和交通三科。重工业科领导和管理机械、钾肥、矿山、水泥、砖瓦等厂,轻工业科领导和管理造纸、酿酒、食品等3个地方国营工厂。同年6月,撤销手管科和手联社。1963年,县工交政治部改为工交办公室,管理工业。1968年县生产指挥组下设工业组,领导和管理各工厂。1970年,成立工业局。1975年5月,成立工交办公室,分管工业、农机、手管、交通、社队企业。邮电、供电等局,分别领导和管理县属国营、集体工业和社队企业,1979年11月,改手管局为第二轻工业局。1980年,撤销工业局,成立经济委员会(经委),直接领导和管理10个国营工厂,并代管二轻、农机、乡镇企业、供电、交通、邮电等局和矿产、烟草两公司。同年,社队企业局改名乡镇企业局。
2012年,霍山县规模工业增加值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县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03个;食品酿造、装备制造、光源电器、竹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79%。经济开发区共有入区企业348个,营业总收入150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连续二届被评为安徽省创新型园区,全年到位内资103.6亿元,增长46.5%;到位外资8571万美元,增长31%,利用外资连续7年位居全市第一。
霍山县多山,可耕田地较少,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解放后,粮食作物生产发展较快,但有曲折。1949年粮食总产4029万公斤,经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1952年达5132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7.4%;1957年达6661.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65.3%。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运动,过早过急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导致1960年粮食总产下降到4370.5万公斤。经过调整,到1965年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总产6817万公斤。1966——1976年的粮食生产极不稳定,最高年份总产10945万公斤,最低年份总产只有5135万公斤。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总产,1981年9685.5万公斤,1982年8487.5万公斤,1983年8945万公斤,1984年7924.5万公斤,1985年8403万公斤。1985年比1949年增长1.1倍。在粮食生产中,水稻占85%左右,小麦和玉米占10%左右,其它杂粮占5%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总结29年的水稻生产经验教训,本着“积极、慎重、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调整了水稻布局,压缩双季稻,扩大油稻和麦稻面积;缩小常规中稻面积,扩大杂交稻面积;压缩劣质米面积,扩大中、优质米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调出84075亩不宜种稻的田块,发展经济作物。同1978年相比,水稻面积减少27.2%,单产提高28.1%,总产只下降6.9%。优良品种推广主要抓,大力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在县农科所试种4亩,总产36担,平均单产450公斤。1977年,全县多点试种247亩,亩产425公斤,总产2099.5担。1978年,全县示范田7000亩,平均单产450公斤,总产6.3万担。1979年开始推广,到1985年,全县种植49399亩,单产369公斤,总产39.41万担。面积占该年中稻面积的24.78%,总产为该年中稻总产的29.1%,单产比该年中稻单产提高17.3%。常规中稻引进了桂朝2号、双桂1号等高产良种,提高了常规中稻的生产水平。1980年,引进桂朝2号稻种25公斤,试种12亩,平均单产425公斤,最高亩产近500公斤。经1981、1982两年示范推广,现已成为霍山县常规中稻的当家品种,常年种植面积约10万亩左右,其姐妹系桂朝13号、双桂1号也普遍种植。1983年,引进中质抗白叶枯病能力强的B5910,在丘陵区和低山区种植,单产450——500公斤,并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多亩。1985年,开始扩大中优质米,压缩劣质米生产,全县引进13个名、特、优稻米品种,试种面积17.4亩,单产在300——350公斤。糯稻生产,常年在万亩左右,解放前以乌节糯、江西糯为主,山区有本子白、拖过山等农家品种。60年代推广文胜1号,70年代中后期应用粳糯77——1和籼糯29选。新技术推广主要抓,大力推广稀播壮秧,常规稻秧田插种量由100——150公斤减少到25——50公斤。杂交水稻田播种量15公斤左右。秧苗由过去的蘖弱苗变为带蘖、扁蒲壮秧,大力推广优化模式栽培。推广因土施肥和增施磷钾肥的综合性施肥技术,氮肥施用量,由70年代亩施5公斤提高到80年代亩施10公斤,并相应增加磷钾15公斤左右。大力推广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1982年,县植保站在下符桥区搞水稻综防试点,1985年全县普遍开展,确保水稻丰收。
民国35年,全县种小麦3.5万亩,单产50公斤,总产1.5万担。1949——1952年,种3——4万亩,单产50——55公斤,总产34552担——53660担。农业合作化后,推广深沟高畦、清沟排水,增施基肥,匀播密植和使用良种,小麦生产发展很快。1955年,小麦播种面积突破15万亩,但单产仅33.5公斤。1961——1969年,平均每年种9万亩,最高年份10万多亩,最低年份7万多亩,平均单产59公斤。1970年种12万多亩。平均单产59公斤。1971——1979年,平均每年种8.5万亩,单产85公斤。1980——1985年,平均每年种7.5万亩,单产提高到105公斤。其间,1979年单产147公斤,创最高纪录。1985年种66698亩,单产100公斤,总产667.3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7.94%。
据清嘉庆《霍山县志》记,霍山县约在公元1776年前后引进玉米。到1816年已遍及全县,成为山区人民的主粮。民国35年种12267亩,总产17170担,单产70公斤。1952年发展到53193亩,总产106216担,单产100公斤,比1949年,面积扩大89.98%,单产提高53.8%,总产增长191.8%。1953——1957年,面积和总产大幅度增长,1957年种77241亩,总产159619担,单产103.5公斤,比1952年,面积增加45.4%,总产增长50.3%,单产提高3.5%。1958——1960年,受政治运动和自然灾害影响,生产有所下降,面积在5——6万亩,单产在53——79公斤之间徘徊,总产逐年下降。1960年比1957年,面积减少35%,总产下降66.8%,单产下降48.8%。1961——1965年,平均每年种8.7万亩,1962年最多,达124806亩,单产70公斤;1965年种80985亩,总产214325担,单产提高到132.5公斤,创最高记录。1966年开始,旱改水面积扩大,1969年只种48488亩,总产97102担,单产100公斤,比1965年,面积下降40.1%,总产减少54.7%,单产降低24.5%。1970——1977年,以提高单产为中心,1977年减少到29250亩,总产123334担,平均单产达211公斤,比1969年,面积减少39.7%,总产增长27%,单产提高111%。1978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济生产和林业生产发展很快,放松了粮食生产,玉米生产水平下降,种30890亩,总产10359担,单产167.5公斤。1985年种23715亩,总产59780担,单产126公斤,比1978年,面积减少23.3%,总产降低42.3%,单产下降24.8%。
其他粮食作物夏季有大麦、豌豆、蚕豆,秋季有山芋、黄豆、高粱、荞麦、绿豆、赤豆、豇豆等,都是零星种植,多的一二万亩,少的百余亩。这些小宗粮食作物是自发种植,面积时增时减,生产水平提高不快。
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6%。全年接待游客3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2亿元;全县拥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省最佳、优秀旅游乡镇,当年开展佛子岭5A级景区创建和大别山主峰景区配套建设,开通旅游专线直通车,举办第二届大别山主峰旅游论坛活动;在国际旅游投资协会第二届“IATA(艾蒂亚)”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旅游目的地”金奖。推进“万村千乡”网店信息化改造工程和“新网工程”,限上流通企业发展到21个,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元,增长19.1%。
1.铜锣寨
铜锣寨位于县城西南68公里,今为上土市镇龙门村,海拔1096米。此寨始建于明代末年。据光绪《霍山县志》记载:“铜锣寨自白云尖蜿蜒而来,一峰耸峙,下有松尖谒驾崖。明末张献忠入寇,居人避其上,贼至鸣锣号召,去,秉耒出耕,故以铜锣名。”清咸丰年间,居民仍避兵乱于其上。寨为孤峰耸起,怪石重叠,周围皆险径,攀登艰难。今寨址已无存,仅在寨顶发现石臼3个,形模甚古,其中一个是在岩石中开凿的,上口直径40厘米,底径28厘米,深24厘米。在岩腰处发现有炮子,大如碗,另有铁刀一把,半露在外,半插石缝中,欲拔不出。寨顶端面积约3平方公里,今建有电视转播台。
2.岳顶天池
南岳山原有霍山、天柱山、衡山等名,元代始称为“小南岳”。山的主峰距县城约4公里,海拔408米。岳麓为众山环绕,列峙拱卫;中有弧峰峻起,嵯峨耸秀,俨如飞鸾;因神采特异,佳景天成。自古以来,即为旅游胜地,列为县境名山之首。
《汉书、武帝纪》记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冬南巡,至江陵而东,登潜之天柱山,始设潜县的记载。今岳顶古刹西门首,尚嵌有“汉帝敕封”碑刻一方。据传,武帝曾亲植凌霄树,碧桃花,以志此狩;明进士吴兰所作《南岳山碑记》犹见及之。古刹正门首,嵌有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大师于佑任书题“小南岳”的石刻,为胜迹增色殊多。
岳顶面积约1815平方米。古建筑南岳祠,始建于汉代,历代皆有修葺,今尚存砖木结构庙宇式小瓦房16间。有前后殿、三宫殿、观音殿等。庙迎面垒有石坝,长约百米,高约3-4米不等。东西端各建有门楼,东门楼较宽敞,为进庙必经之路。门出口衔接百步阶,踏步120阶,条石铺砌,垂直高度约18米。仰视陡立如梯,拾级而上,如置身于天空,据碑记:此阶为明代万历年间王仲方合家建砌。入东门楼偏右,即是名胜“天池”。池约7米见方,水深约2米,每逢旱涝之年,不溢不涸。传说亘古池中潜卧一龙,兴云作雨,为百姓解除旱魅,后得道升天留下此池,享有奇胜美名。登岳顶者,无不先睹为快。80年代初,对池加以淘涤,周围砌有挡污墙。池水波涟映碧,晶莹如镜,游鱼戏水,秀色可餐,此为“岳顶天池”。昔列县中“八景”之首。风貌不减当年。
作为古建筑、古胜迹的小南岳已于1981年11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列为全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3.西山瀑布
西山瀑布位于县西桃源河上游。峭崖悬空。春夏之交,山花漫烂。雨洒竹海,河床漫流。瀑水从斧削的千尺陡壁跌落,飞花溅玉,有“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气势。
4.大垅台村落遗址
大垅台村落遗址已于1986年11月,经县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有保护和控制地带的标志。
遗址位于下符桥镇罗小岭村,距城东北约10公里,滨淠河支流熊家河南岸。址基沿河岸平行顺延,系一座长135米、宽4米、高4-5米,呈长方体的高土台。对河山上还遗存有古迹仙人脚址。往东南面临开阔地,阡陌交错,田畴一片,远处散步着小丘陵。其东北不远处,遗有一口蓄水塘,丛生水草,面积约三亩。依自然地理条件,傍水依岗,有利耕稼,便于生息,适宜早期劳动人民的栖所。遗址的临河面,因长年累月被水冲刷,已形成陡壁,文化层清晰可见。断层处展现有红烧土与灰渍,呈暗褐色。采集有陶罐残片,陶鬲8件和一些其它类型的陶残片屑。观察这些标本,面印有绳纹,制作粗糙,火候不准,保有商周时代器物的特征。经省内专家鉴定这处遗址属商周时代的古村落遗址。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