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恩施市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县,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市人民政府驻小渡船街道。恩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4年1月10日首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在恩施举行。
中文名称
恩施市
外文名称
Enshi
别    名
世界硒都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
3街道3镇10乡
政府驻地
小渡船街道
电话区号
0718
邮政区码
445000
方    言
西南官话-荆宜片-恩施话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湿润性气候
著名景点
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龙鳞宫,土司城,柳州城
机    场
恩施许家坪机场 火车站恩施火车站
车牌代码
鄂Q
行政代码
422801

目录

恩施市恩施市
    恩施市位于

恩施市辖3个街道: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

辖4个镇:崔家坝镇、龙凤镇、板桥镇,白杨坪镇。

辖9个乡: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屯堡乡、太阳河乡、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

共有居委会34个,村委会172个。

地理气候

恩施市恩施市
气候

恩施市属中

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 、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土特产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 

硒资源 

恩施市境内的硒矿和含硒石煤资源,富集在二叠纪含硅碳质页岩中,且富含

恩施市恩施市
    2013年,恩施市全市实现

2013年,恩施市民生支出不断加大,达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

教育

城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再创佳绩,高考成绩实现“五年五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科技

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

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群众文化繁荣发展。《镇船石》、《哪门搞起》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成效明显。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文化

市、乡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2.6万人。

社会保障

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 %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8万人,参保率99.8 %。新农合参合率95.5%。建成

恩施市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这里有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恩施州主要风景区有:

古代,恩施是廪君的领地。

春秋,地属巴国;战国,属楚巫郡;进入封建社会后,恩施市境属南郡,三国吴及晋属建平郡,名沙渠县;南北朝,后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为施州,后改清江郡、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均为施州;明为施州卫;清初因之。

雍正六年(1728年)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南府附郭县。

中华民国初年,府存县,直隶湖北省;旋先后隶湖北荆南道、荆宜道、施鹤道和鄂西行政区。

1949年成立恩施县人民政府。

1982年实行县市分治。

1984年1月,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恩施市。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固镇县    下一篇 临清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