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阜阳市颍东区

颍东,地处淮北平原、京九经济带腹地,是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的东大门,设立于1996年,面积685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4万。
中文名称
颍东
地理位置
安徽省西北部
所属地区
安徽省阜阳市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辖1个乡,3个街办,8个镇
著名景点
口孜清真寺、程文炳宅院等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面积
685平方公里
人口
64万
电话区号
0558
邮政编码
236100
车牌代码
皖K

目录

1行政区划图

颍东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颍东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阜阳市区东部。全区辖3个街道、8个镇、1个乡。区政府驻北京东路。

3个街道:河东街道、新华街道、向阳街道

8个镇:口孜镇、插花镇、袁寨镇、枣庄镇、老庙镇、正午镇、杨楼孜镇、新乌江镇

1个乡:冉庙乡

历史沿革

夏代,颍东区地域属豫州所辖。商代,颍东区地域属梅伯国。西周初,颍东区的现辖区域隶属胡子国。东周敬王25年,即鲁定公15(公元前495) ,颍东区之地归楚。秦置汝阴县在今阜阳市区泉河北(即今颍泉区泉颍街道办事处古城村),属陈郡(治所在陈,即今河南省淮阳县) ,颍东区归汝阴县管辖。西汉时,置汝阴都尉于今颍泉区泉颍街道办事处古城村,置慎县于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城自然村,属豫州刺史部(治所在谯)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的上蔡县)。三国时期,颍河流域属魏。西晋置汝阴郡,辖8县,属豫州。

颍东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东部(东经115 0 0,北纬32.54)南依颍河与颍州区和颍上县相望北跨茨准新河与毫州市的利辛县接壤东临乌江与颍上县和利辛县毗邻西与颍泉区的阜阳北站和伍明镇为界。

历史遗迹

一、杜康烧酒遗址

1牛腱王、三原王黄牛肉

一、牛腱王、三原王黄牛肉

安徽光正肉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产品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是阜阳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占地30多亩。拥有总资产3000多万元;拥有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原材料预处理间、烟熏制品车间、酱卤制品车间、杀菌间、包装间、冷藏库等先进设备20套”的全封闭式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设备、设施完全符合国家肉类加工企业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

公司生产的“正光”牌、“三原王”牌系列产品被授予“中国肉牛经济委员会推荐产品”及“安徽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企业先后被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称号。已通过 ISO22000-2005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经过多年的市场探索和研发积累,公司先后成功开发并推出的“三原王黄牛肉酱卤制系列、三原王黄牛肉特色休闲小食品(牛肉系列)、酒店特色产品系列、地方特色酱腌菜系列”共四大系列的主打产品已远销

一、程文炳

1833-1910),字从周,谥号壮勤今,清末阜阳县(今颍东区枣庄镇)人。少有大志,爱研兵法,常以无钱读书为憾。11岁时因家无隔夜粮而辍学。14岁时经人介绍进颍州城为人帮工。17时应募入颍州府衙乡团当兵,知府才宇和见他身材魁伟,足智多谋,并给守兵200名让他带领;后被驻守颍州的袁甲三看中;收为马队选锋,后升为守备。因剿捻有功,同治二年(1863年)补为潜山游击,带2000人驻守蒙城;同治四年擢为贵州清江协副将,统15000人,仍驻守皖北;同治十二年被皇帝加封为九江总兵;光绪九年(1883年)迁湖北提督。中日战争起,奉诏驻守张家湾,迁福建提督。光绪二十六年,节度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勤王师,次年升长江水师提督。宣统二年(1910年)病死于水师提督住所,卒年77岁。程文炳飞黄腾达后,就想到光宗耀祖。做了湖北提督,他就在城东南乡中流村(即今袁寨村)择风水宝地,修建了庄园;做了福建提督,就在颍州府鼓楼东侧(今地区建设银行)耀眼处大建宗祠。(阜阳县志470面记载)

二、程恩普

1882-1943),字稚周,清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第六子。20岁入安徽武备陆军学堂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入同文书院,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孙中山见他才智超人,十分器重,委他与孙毓筠(少侯)同主安徽革命事宜。不久,派他与吕荫南等回国,组建国内革命组织。他回国后,利用父亲长江水师提督之便,在官兵中发展安仁会会员,进行革命鼓动工作,翌年回东京复命。不久,复回南京,拟发动士兵起义,事败,回家乡播种火种。回颍后,他开办益智书局,以此作为安仁会办事机构,发展一大批青年为会员,并创办商会、团练。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首义,他派人南下摸清情况后,于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公历1912年元月15日)召开安仁会会员大会,成立皖北国民军,宣布颍州独立。颍州知府长绍、阜阳县知县惊慌遁逃。辛亥革命的烈火在阜阳燃起。后,他又为讨袁用尽家产。许多老同盟会员得知他的窘状,相帮助他,他谢绝道:牺牲乃革命党人之本分,若计较得失,与术工投机者何异?”“9.18”事变后,国难日深,恩普忧愤交加,疾病日重,于民国33年(1944年)725日呕血逝世,时年61岁。(阜阳县志478面记载)

三、吕西园

(? —1931年)别名吕文渊,插花集人,吕浩汝胞兄,毕业于安徽省第三师范学校。民国15年(1926)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小学教员,校长,参与领导了四九起义,起义失败,他到凤台,田家庵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民国20年,他去金家寨苏区工作,在反围剿战斗中牺牲,时年32岁。

四、 潘善斋

1877—1951年)新华区潘寨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历任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连、营、团长,4.12政变后,被提升为三十三军教导师师长,民国16年驻阜阳,与驻防阜阳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秦庆霖发生磨擦,他密告秦暗藏北洋军阀五色旗,心怀异端,强令农民种鸦片,毒害地方。秦庆霖师被解决后,他关心地方水利建设,捐资兴建永安闸,抗日战争时期,调升为国民革命军骑兵第二军副军长,参与指挥保卫阜阳的战斗。民33年,解甲归里,被任为导准委员会主任,莅任后,常冒雨监督修提,1951年病逝。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鄱阳县    下一篇 资溪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