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炎陵县

炎陵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东西宽50.49公里,南北长50公里。炎陵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13°34′54"至114°07′15",北纬26°03至26°3930"。炎陵县辖6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1个国有农场、1个社会事务管理局,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19.14万人(2012年)。 2013年,炎陵县地区生产总值48.9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1.6%。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曾是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的地方,境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神州第一陵的炎帝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神农谷。炎陵县境内保存着华南地区面积最大(10万亩)的原始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13.6万个/cm3,为亚洲第一,分布有全国面积最大的万亩杜鹃花、最原生态的高山湿地景观、名动中外的“千年鸟道”等。
中文名称
炎陵县
外文名称
Yanling
别名
酃县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湖南省株洲市
下辖地区
霞阳镇、沔渡镇、十都镇等15乡镇
政府驻地
霞阳镇井岗西路
电话区号
0731(2009年7月1日长株潭并网)
邮政区码
412500
地理位置
湖南省东南部
面积
2031平方公里
人口
196652人(2008年)
方言
赣语、湘语、客家话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著名景点
炎帝陵、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酃峰、湘山公园、洣泉书院
火车站
炎陵站
车牌代码
湘B
代码
430225
河流
洣水、沔水
特产
魔芋、柰李、香菇、竹笋、腊肉

目录

位置境域
炎陵县炎陵县
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东西宽50.49公里,南北长50公里。炎陵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13°34′54"至114°07′15",北纬26°03至26°39′30"。
地形地貌
炎陵县地形大势为东南高亢西北平缓。最高处为酃峰,海拔2115米;最低处,洣水出境口,海拔116米,高差达1949米。地貌以山地为主,占全境的86.9%(其中低山 7.15%,中低山 24.8%,中山58.1%,中山山原 9.85%)。此外,丘陵占7.71%,岗地1.55%,溪谷、平地仅4.3%。
水文
炎陵县长度在5公里以上或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9条,总长782公里,为洣水之源。由八面山及其支脉控制的斜濑水,长92公里,流域面积778平方公里;由万洋山和八面山支脉控制的河漠水,长86.6公里,流域面积912平方公里,两水在三河汇合为洣水,长6公里,往北流入茶陵。发源于万洋山的沔水,长56公里,流域面积508平方公里,经十都、沔渡流入茶陵汇于洣水。此外还有东风河,长12.6公里,往西流入安仁县永乐河。
气候
炎陵县属中

炎陵县辖6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1个国有农场、1个社会事务管理局,即:霞阳镇、沔渡镇、十都镇、水口镇、三河镇、鹿原镇、垄溪乡、石洲乡、策源乡、下村乡、中村乡、龙渣瑶族乡、平乐乡、船形乡、东风乡、大院农场、九龙社会事务管理局。

炎陵县行政区划
  名称面积  
  霞阳镇  118.45平方千米
  沔渡镇  124.8平方千米
  十都镇   213.02平方千米
  水口镇  200.09平方千米
  三河镇  111.07平方千米
  鹿原镇  143.98平方千米
  垄溪乡  141.6平方千米
  石洲乡   79.76平方千米
  策源乡  179.63平方千米
  下村乡  188.39平方千米
 中村乡 108.94平方千米
 龙渣瑶族乡 70.3平方千米
 平乐乡 85.1平方千米
 船形乡 101.0平方千米
 东风乡 53.66平方千米

交通

炎陵县公路交通发达,衡炎高速公路、106国道贯穿全境,距京广铁路衡阳站106公里,距武广高铁衡阳东站98公里,距广州站620公里,距衡茶吉铁路井冈山站168公里。衡茶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级单线,正线数目为单线,预留双线,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60Km/h,预留200Km/h的平面条件,牵引种类为电力,规划运输能力客车30对/日,货运2000万吨/年。由电力牵引,牵引质量4000吨,建设总工期为3年半,即42个月。途经衡阳市珠晖区、衡南、安仁、攸县、茶陵、炎陵,穿越罗霄山脉,进入江西省井冈山站,东至京九铁路吉安站,正线全长291公里。炎陵站站场位于该县霞阳镇中团村,车站设到发线4条 (含正线),基本站台、中间站和旅客进出站地道各一条,货场一处。衡茶吉铁路建成以后,南岳衡山、石鼓书院、井冈山、炎陵等旅游胜地将通过铁路与全国主要的城市相连,衡山、桂林、井冈山、炎陵等著名旅游风景区将连成一体,各地的游客将以更安全、快捷的方式到达各主要景区,使沿线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从而带动和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

综合
炎陵县炎陵县
2013年,炎陵县地区生产总值48.9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5.79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1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6.6%、9.3%、6.9%、17%和7.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91元,增长11.6%。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3:52:32.7调整为14.6:52.7:32.7。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与2012年持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8%,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57.7%和38.6%。
第一产业
2013年,炎陵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4.66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2.6亿元,增长3.6%;牧业产值2.46亿元,增长2.2%;渔业产值0.11亿元,增长4.7%;服务业产值0.76亿元,增长11%。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9%;棉花种植面积0.002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0.02万公顷,增长0.97%;蔬菜种植面积0.3万公顷,增长5%。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上年下降4%,棉花产量增长10%,油料产量增长2%,茶叶产量增长10.5%,水果产量增长0.3%,蔬菜产量增长8.6%。猪、牛、羊肉类产量增长14%,禽蛋产量增长6.3%,水产品产量增长0.96%。
第二产业
炎陵县九龙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城西3公里处,靠衡炎高速公路出口,106国道贯穿全区,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硬质材料、纺织、玻纤、农产品精加工等产业群带。
2013年,炎陵县规模工业企业占78家,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亿元产值企业15家。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13.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14.6%。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2.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7%。工业拉动GDP增长7.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7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实现利润总额2.1亿元,增长6.6%;资产利税率达20.7%,提高2.1个百分点。
2013年,炎陵县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11.8%。资质等级建筑业总产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94亿元,增长40.5%;房屋施工面积37.13万平方米,增长5.9%;房屋竣工面积30.34万平方米,增长13.9%。
第三产业
2013年,炎陵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城乡分,城镇零售额11.85亿元,增长14.2%;乡村零售额2.29亿元,增长12.5%。按行业分,批发业0.24亿元,增长12.1%;零售业10.54亿元,增长13.2%;住宿业0.31亿元,增长25%;餐饮业3.05亿元,增长15.5%。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301.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1%;接待境外入境游客0.62万人次,下降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5.02亿元,增长31.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4.87亿元,增长32.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炎陵县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70个,其中公办教育机构43个,民办教育机构27个。全县在校学生24006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普通中小学生18031人,增长2.9%;中等职业学校1008人,下降5.4%;幼儿园4967人,增长3.9%。全县专任教师1335人。
科技事业
截至2013年,炎陵县有科技机构1家。科技成果推广17项。其中,工业2项,农业7项,林业5项,畜牧水产3项。全年全县专利申请43件,比上年增长138.9%。全年授权专利42件,比上年增长16.7%。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0.12亿元,增长39.3%。
卫生事业
截至2013年,炎陵县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545张。卫生技术人员0.08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022万人,注册护士0.027万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13年,炎陵县体育场地有132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1万人,增长5.1%。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2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5个。

旅游

炎陵作为湘南地区一个边远县,工业企业比较少,绿色资源比较丰富。一是炎陵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炎陵县森林覆盖率达82.6%,空气负氧离子达13万个/立方厘米。全县有丰富竹木林业资源和水能资源,以松杉为主的活立木蓄积量就达到740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4100万根;水能蕴藏量达32万kw,可开发量达24万kw;二是炎陵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炎陵县以生态为立县之本、发展之基,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2009年,炎陵县成功举办了2009′中华茶祖节暨祭炎帝神农茶祖大典、海内外道教界公祭炎帝大典、己丑年重阳公祭炎帝陵典礼等大型祭祖活动;在工业产业方面,炎陵县已形成了以纺织、新材料等为重点低污染、少耗能的工业产业链,对新上项目、新建企业,都经过“生态”审核,对企业进行生态评估,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关停,大力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的低碳工业;三是炎陵奠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基础。炎陵县在2007年就决定开展生态县建设,并委托湖南农业大学编制《湖南省炎陵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全面启动。炎陵县已被湖南省初步确定为“两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县。炎陵县的下村乡、策源乡、鹿原镇、三河镇4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炎帝陵
炎陵县炎陵县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它坐落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湖南省最佳景区。江泽民、胡耀邦等30余位党 和国家领导人为炎帝陵题词题字,尉健行、李铁映、乌云其木格、张怀西等19位中央领导亲临炎帝陵指导工作。自1988年开放以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近1000万人次。
主要景点有:炎帝陵殿、神农大殿、御碑园、碑廊、九鼎台、圣火台、牌坊、阙门、石雕祀像等。四周配建规模宏大的奉圣寺、胡真官祠、天使行台、崇德坊、宰牲亭、时祭公馆、咏丰台等古建筑群,也有鹿原洞、霞桥、池(又名洗药池)、黄杨山、龙爪石等胜迹。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东北部,距离炎陵县城45公里。 1992年成立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更名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森林公园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6%,区内日照少、气温低、云雾降水多、空气湿度大、风速小、气候垂直变化大、是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是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疗养和探险的胜地。
主要景点有:落水源瀑布、珠帘瀑布、树抱石、黑龙潭、藏药洞、一线瀑、竹影泉声、石板滩、狮子岩、白龙潭、田心里、东坑瀑布、桃花桥、石板滩、龙潭天河、万阳河峡谷风光、神农飞瀑等。区内最高海拔2115.4米,为湖南省第一高峰酃峰(神农峰)。
湘山公园
炎陵县炎陵县
湘山公园(又名炎帝公园),位于炎陵县城西边的湘山,总面积1.13 万亩,其中国有林面积1.07万亩,水面积0.06万亩。公园三面环水,古木参天,有“一峰兀立,二水夹流”之称,现为湖南省级森林公园。相传湘山是炎陵的风水宝山,古时的炎陵“五子”(神农天子、钟馗才子、孟姜女子、罗浮孝子、铁头太子)、近代读书成名、当官发财、以及风调雨顺、林茂粮丰、六畜兴旺都与湘山这个风水宝地密切相关。山上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3.5%,名胜古迹有建于北宋初年的湘山宝塔、建于明万历45年的湘山古寺和省级保护文物革命烈士纪念碑。
主要景点有:湘山宝塔、湘山古寺、湘山门楼、知青阁、红军桥、五子庙、名人园、游泳池、游乐园、铁索桥、红军战斗遗址等。
洣泉书院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于是取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之意,将烈山改为洣泉书院。
1928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部队从井冈山来到炎陵,迎接朱德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部队,毛泽东在洣泉书院后厅左厢房住宿、办公,亲自部署、指挥了接龙桥阻击战,掩护了朱德部队向井冈山转移。1996年洣泉书院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洣书院一直为炎陵县文化重地,昔日学子土人荟萃于此,人才辈出,正如洣泉之涓涓之不息,皆赖于此书院。
红军标语博物馆
红军标语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是经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中宣部备案的重点文化工程,也是炎陵县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中的重点子项目。博物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博物馆主体建筑,第二部分为文化广场,占地总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占地面积15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2平方米。红军标语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特色鲜明。共分三层,主要有序厅、8个展厅、贵宾室、多媒体室、会议室、办公用房、文物库房等。博物馆陈列的红军标语是从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至1938年2月(湘赣游击队)期间的标语。
梨树洲风景区
炎陵县炎陵县
梨树洲风景区位于炎陵县策源乡的梨树洲村,分上洲、中洲、下洲。 平均海拔1450米,常年平均气温10—15℃,森林覆盖率92%,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宝库。梨树洲景区是炎陵县七大旅游区之一,也是"炎帝陵--神农谷--大院--梨树洲--水口--炎帝陵"旅游大环线的必经之地,梨树洲景区气候条件独特,自然景象丰富,有湖南"四个第一":湖南第一峰--酃峰(神农峰);“湖南第一林”——我国南方成片面积最大的10万亩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珍贵孑遗植物福建柏群落、"植物活化石"南方铁杉顶级群落;湖南第一臼--由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冰臼,湖南第一瀑--高300多米、由两个梯级瀑布组成的白水瀑,还有天马寨、万亩高山草甸、万亩竹海和猴山等景观。
大院农场
大院农场位于炎陵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西麓,东接江西遂川,南与策源乡相邻,西、北与十都镇和江西井冈山市交界,距离炎陵县城46公里。年平均气温12.1℃,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11℃,森林覆盖率达96.6%。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苍翠,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素有“小庐山”之称,是生态旅游、避暑休闲胜地。
大院农场内有连绵不绝的野生云锦杜鹃,面积约为2000亩;国家Ⅰ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院冷杉,属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在植物领域享有“生物活化石”的美称;300多年历史的盐茶古道,古道由近1亿块石板、石块铺就而成,整个古道都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群山峻岭间蜿蜒穿行,周边为一望无际的原始次森林;沿茶盐古道往大院农场方向走,有一座团仓山,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道观,距今已经有1200余年历史。当地人叫其铁瓦仙,原名为敕封的“团仓道观”;湖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山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灌丛湿地、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共生湿地1.24万亩,泥炭藓与金发藓共生沼泽化草甸有0.31万亩,其存活年代在1万年以上。
万寿宫
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师旧址——十都万寿宫。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派何长工找朱德,同时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洲也派毛泽覃寻找毛泽东,相互寻找了四个多月。朱德听说毛泽东在井冈山,就经井冈山进发,毛泽东为掩护朱德部队,在炎陵县城西门部署了阻击攸县、茶陵反动兵团追击朱德部队的接龙桥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去资兴,到十都。而朱德部队也来到炎陵的沔渡,得知毛泽东已到十都,又即刻赶到十都,两双巨手在万寿宫第一次握在一起,史称"朱毛第一次会面"。有了这两位伟人的会面,才有各路红军的会合,才有伟大的井冈山会师,才能有力量打败强大的敌人,星星之火才能燎原,井冈山革命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宋朝公主赵玉蝶墓
大宋皇族公主赵玉蝶,宋朝炎陵籍大将尹鹏飞原配夫人。墓葬位于酃县城东22公里的沔渡镇仓背村黄烟铺。筑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并立碑。墓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墓碑仍存三台九级拜堂遗迹。墓碑为青石质,碑文阴刻楷书:“宋司马平阳侯尹鹏飞翁元配长沙郡主赵玉蝶之墓”。在离墓地约300米远的107国道旁有“下马石”的碑刻和“下马台”的小地名。宋盛时,凡路过墓前的官员都得下马祭拜。北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攻打曹成,由江西进入湖南,路过墓地特下马祭拜,并为其夫妇遗像合赞题词:“稽懋勋于华胃,宠被纶扉,谐佳俨于帝室,荣鹰翟翠……”这一题词仍保存在其中一块墓碑上。民间相传,1928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时,途经墓地,也下马步行到墓前凭吊。
2008年12月14日,赵玉蝶墓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头江家
炎陵县炎陵县
毛泽东旧居──桥头江家
桥头江家位于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现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井冈山西麓的水口镇,这是一个客家小镇,山水秀丽、民风淳朴。
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水口时的驻地──桥头江家。水口桥头江家属清代建筑,为四合院式民居。正屋共两进,中间为天井,后厅为神龛,左右为住室,两边对称布局,用木屏风与厅屋隔开。保存完好,结构稳定。建筑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40平方米。
龙渣瀑布
龙渣瀑布(又名白米下锅),位于炎陵县龙渣瑶族乡龙渣村东南,往瀑布的深处走,水声轰鸣,水烟雨雾当空扑面,清爽无比。愈往前赶,水声愈发震天,下到瀑布最底端,再抬起头来,只见滚滚溪水在数十米宽的瀑口争先恐后地粉身碎骨,骤然迅猛跌入的深潭中,溅起无数水珠,眨眼之间 便化成了缥缥缈缈的云雾,随后又挤进一个深槽,奔腾着流向下游。
瀑布分三叠,“白米下锅”是最下面一叠,巨流直下,宛如一柄利剑直刺潭中,珠飞浪溅,彩虹高挂,令人叹为观止;其上两叠尤其壮阔,地势险峻,可望而不可及。
水口叶家祠
叶家祠在株洲市炎陵县境内,系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 10月13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从浏阳文家市、江西宁冈第一次来到炎陵的水口。为稳定军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在毛泽东的主张下,从工农出身优秀战士中发展一批党员。不久,在水口叶家祠的阁楼上,毛泽东亲自为新发展的赖毅等6名新党员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第一次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实现了“党指挥枪”的战略思想。
中村周家祠
炎陵县炎陵县
周家祠位于湖南株洲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位于106国道旁,距炎陵 县城45公里,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中村周家祠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座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封火山墙,小青瓦屋面,建筑面积362.6平方米。1928年3月中旬,毛泽东与何挺颖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来到中村,在中村进行了10余天的军事训练和修整,师部就设在周家祠。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了师委和县农协骨干联席会议,研究插牌分田的政策和方法,组建了中共中村区委会和区工农兵政府。
朱家祠
红一团团部旧址──朱家祠
朱家祠位于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水口中心小学内),始建 于1880年,原为朱氏宗祠,1928年被焚毁,1931年在原址上改建学校,1968年当地政府按朱家祠原貌修复。朱家祠为晚清江南祠堂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封火山墙,建筑面积654.64平方米,占地面积1558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3间,进深5间,前厅有10柱支撑屋檐构成一天井,左右走廊各有木板梯直通阁楼。后厅有八角藻井。祠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氏族宗祠。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首次进驻朱家祠,派人到宁冈与袁文才、王佐取得联系,为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八担丘
八担丘位于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小铺头,保护范围553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28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中村,在团部周家祠右侧的一块稻田里——八担丘给部队上政治课。
何孟雄故居
中共创始人何孟雄故居位于中村乡龙潭村何家组,始建于晚清时期,系江南民宅,当地俗称“何家大屋”,是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故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诉苦台
军民诉苦台位于中村乡中村墟头,是毛泽东当年号召贫苦农 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发动群众参加土地革命所在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常州市戚墅堰区    下一篇 东安县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