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芗城区
- 中文名称
- 漳州市芗城区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福建省漳州市
- 下辖地区
- 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
- 地理位置
- 位于福建省南部
- 邮政区码
- 363000
- 电话区号
- 0596
- 面积
- 264.59平方公里
- 气候条件
-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 著名景点
- 红军攻克漳州纪念碑、中山公园、漳州文庙等
- 政府驻地
- 南昌路96号
- 现任领导
- 区长 方木荣
目录
自梁大同六年(540年)置
芗城区现土地总面积264.59平方公里,人口54.1万人。辖四个镇、六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管委会。即
区境河道纵横,池塘密布,水源丰富。水资源年平均可达121.3亿立方米,为工
2011年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3.3亿元,增长18.3%。完成工业总产值421.27亿元,增长21.93%。财政总收入18.22亿元,增长21.34%,其中地方级收入10.33亿元,增长18.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78元,增长12.67%。农民人均纯收入9020元,增长14.68%。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6.5亿元,同比增长17.4%。财政收入15.02亿元,比增18.5%;地方级收入8.75元,比增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4元,比增10.3%。农民人均纯收入7865元,比增8%。
2011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88.03亿元,比增23%,其中,55家亿元骨干企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26.16亿元,比增26.6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1.39个百分点。正兴车轮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是全市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企业。
2010年全区新办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企业46家,新征工业用地1898亩,平整工业用地2500亩。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85亿元,比增27%,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11.5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8.03%。“4+2”产业规模工业产值223.48亿元,同比增长29.47%,亿元企业保持较强拉动势头,47家亿元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20.4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7.32%,比增24.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0.09个百分点。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其中上亿元项目10个,正兴车轮、驰发电动车、三宝特钢高速线材、三宝铸造精密铸件、天昱新型材料、科晖专用车等6个亿元项目已投产或部分投产。正兴车轮集团被评为2010年度福建企业100强,名列第30位。三宝冶金(福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为2010年度漳州市政府投资项目钢铁甲供长期供货生产商。强化品牌发展战略,全年新增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5件,知名商标8件,省名牌产品4项。
2011年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9.35亿元,增长18.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52亿元,增长18.20%。红星美凯龙、悦华城市广场(艾美百货)相继开业,佰翔圆山五星级酒店、宝汇金属、闽南汽车贸易城、金胜物流等一批重大商贸物流项目抓紧推进。
2010年,区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三产引办成效显著,全年共引办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的三产企业176家,(其中,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67家,同比增加40家),完成年任务数的209.52%,累计注册资金15.07亿元,比增96.34%。商贸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大润发冠成国际店已正式营业,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生活广场基本竣工,佰翔圆山酒店奠基开工。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16亿元,比增17.49%,完成年计划的102.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控制在5%以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继续拓展,蔬菜、肉类等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房地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1年区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15亿元,增长19.40%。全年共组织实施“五大战役”重点项目180个,完成投资78.90亿元,增长14.4%;其中,21个省、市重点项目提前2个月完成任务,完成年计划的137.02%,增长75.17%。
2010年,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207亿元,同比增长30.81%,完成年度奋斗目标的100.2%。160个区级重点项目实现投资70亿元,比增5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78.5%。主体在建项目有135个(其中:工业60个、房地产41个),已竣工或部分竣工48个。列入市级在建重点项目18个,已在建16个,其中,部分竣工投产12个,实现投资12.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正兴无内胎车轮,弛发电动车等2个项目列入省级在建重点项目,已部分投产。列入市重点项目建设战役的4个在建项目150天共完成投资6.5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23%。区内24个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已有16个项目竣工。
2011年,区注册合同外资1.43亿美元,增长44.63%,完成年计划的119.28%。实际利用外资6218万美元,增长29.54%。外贸出口6.11亿美元,增长20.01%。成功引进康之味和签约联想科技创意产业园、雨润海西农产品、金明新能源、博达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
2010年全区共新批三资企业19家,增资10家,实际利用外资4800万美元,比增25.49%,完成年计划的120 %,外贸出口5.09亿美元,比增32.27%,完成奋斗目标的100.79%。“9·8中国投洽会”、“11·18海峡两岸花博会”共签约外资项目24个,合同外资额6.91亿美元,注册外资额1.89亿美元。第八届“6 ·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完成项目和技术需求成果对接53项,项目总投资7.2亿元,提出技术和项目需求32项,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任务数。
2011年,区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信华食品升级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完成全区排涝专项规划编制、大水港一级泵站更新改造,清淤渠道32.6公里。动物防疫做到应免尽免,保持连续22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三镇48个村全面完成村庄测绘工作。启动实施石亭小城镇建设项目26个,完成投资14.6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0.2%。深入开展村容整洁,新建户用沼气池3000口,拆除废旧建筑、旱厕、猪圈9667平方米,完成“四旁四地”非规划林地造林629亩,建成农民休闲公园14个,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0.5亿元,比增0.1%。农业“五新”推广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新认定区级龙头企业7家,新增专业合作组织22家,33家市级龙头企业全年实现产值和营销额10.85亿元,带动基地7.2万亩,农户1.8万户。修复水毁工程23个,布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大水港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总投资的65%,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3.29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支农补贴、“减负”工作得到落实。“三防”工作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继续完善,完善规范“三农”服务中心,着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加大村容整洁工作力度,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