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岸区
- 中文名称
- 江岸区
- 英文名称
- Jianghan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
- 区
- 所属地区
- 湖北省武汉市
- 下辖地区
- 16个街道、1个社区
- 政府驻地
- 六合路1号
- 地理位置
- 长江北岸、汉口东部
- 气候条件
-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汉口江滩、古德寺、汉口租界
- 人口
- 72.3万(2000年)
- 面积
- 64.24平方公里
- 方言
- 西南官话—武汉话
- 机场
-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 火车站
- 汉口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鄂A
- 电话区号
- 027
- 邮政区号
- 430000
目录
江岸区是一个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滨江城区。沿江岸线长达16.2公里,江滩宽阔,岸线平直,水文化优势得天独厚,亚洲最大的滨江绿化广场“江滩公园”,已成为武汉市新世纪形象的标志性景观。著名的江汉路步行街是武汉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历经百年沧桑的滨江优秀历史建筑群,展现了江岸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都市魅力。
江岸区是武汉市历史上唯一存在过外国租界的城区。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的80多年间,英、法、俄、德、日五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江岸区设立租界,先后有十七个国家的商人、传教士到这里经商、设厂、传教、办学,各国在江岸地区建有众多的洋行、银行、工厂和码头。代表中国官僚资本利益的银行及钱庄也设在租界内外。此时,江岸成为武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华中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全国外贸转口中心之一,境内经济和文化也得到发展。江岸区拥有众多富有异国情调的优秀历史建筑。租界时期,电灯、电报等近代公用市政设施首先在江岸区开始出现。江岸区是武汉城市近代化的起点。
江岸地区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区。近百年来,许多爱国志士和共产党人在江岸这块土地上进行过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
这里爆发过辛亥革命惨烈的阳夏之战以及震惊中外的江岸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许多重要部门迁到辖区办公,中共领导武汉各界群众经过英勇斗争,收回英租界,取得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使武汉江岸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1927年8月7日,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在江岸区召开了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八七会议”。江岸区拥有大量珍贵的革命斗争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史迹和教材。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岸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发挥本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的优势;利用交通便利、信息灵敏便捷;科研院所、军事院事多,科技教育优势突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仓库群,仓储设施和大型企业多,有众多的中央、省、市大型企业,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等特点。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
江岸区经济建设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50余年的发展,全区经济逐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形态为主体的经济构架。特别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把加快发展江岸区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五年翻一番,建设新江岸”的重要举措,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和产业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区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六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四大先进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色路(街)经济和园区经济特色鲜明,全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江岸区辖16个街道: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吴黄武二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8年,在此兴师北伐。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称为“楚中第一繁盛”,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清末,汉口建制为夏口厅(地位同县),使武汉三镇之名贯于清代、中华民国,三城鼎足雄峙更属罕见。
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
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庭)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
1914年属江汉道
1917年,汉口德租界被中国政府收回,改称汉口特别区。
1925年,汉口俄租界被中国政府收回,改称汉口特区。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划夏口县城区设汉口市。
1927年初,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将汉口、武昌两市划为京兆区,武汉成为国民政府首都。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3月15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改称外交部汉口第二特别区。4月,武汉市政府成立。
此外,武汉市行政区域时分时合,市政机关名称数易,先后建立武汉(特别)市、汉口(特别)市、武昌市政府(处)。
其间,1929年4月,设武汉特别市,7月,武汉分治,设汉口特别市,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余皆隶湖北省。1929年7月30日,夏口县建置撤销,管辖区域分别划人汉口市和汉阳县。1938年8月,汉口日租界被中国政府收回,改称汉口第四特别区(武汉沦陷后,日租界又得以恢复)。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汉口、武昌两市恢复建制。同时,汉口日、法租界正式被中国政府收回,汉口区域均归汉口市政府管辖。
1947年汉口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
1949年5月武汉解放,5月24日合原汉口市、武昌市和汉阳县城区为武汉市,隶属中南军政委员会管理。
1953年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撤销,中南行政委员会成立。由于中南行政委员会不再是一级政权,1953年3月,武汉市等10个大行政区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6月改为湖北省辖。1959年3月,国务院批准孝感专区划归武汉市辖,1960年1月湖北省撤销孝感专区,其所辖武昌等16县改隶武汉市。
1961年1月恢复孝感专区建制,其原有16县划回。
1975年12月原属孝感专区的武昌、汉阳两县划归武汉市管辖。1983年8月,增辖黄陂、新洲两县。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市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划单列市,1993年撤销单列)。
1992年、1995年、1998年,分别撤销汉阳县,武昌县及黄陂县、新洲县建制,分别成立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及黄陂区、新洲区。
2013年,全市辖江岸、
根据2012年度武汉市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结果,截全2012年底,武汉市土地总面积为8569.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103.7平方公里,占36.22%;园地面积为80.52平方公里,占O.94%;林地面积为968.念8l平方公里,占11.31%;草地面积为36.24平方公里,占O.4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439平方公里,占16.79%;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67.7平方公里,占3.1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513.86平方公里,占29.34%;其他土地面积为158.95平方公里,占1.85%。
截至2011年底,武汉市已发现38种矿产资源(包括亚类,下同),已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5种(不含地下水),其中固体矿产23种,矿泉水1种、地热1种。非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石膏、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陶瓷土以及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粘土等。同时,有丰富的矿泉水和一定量的煤炭、磷、锰矿产。全市累计探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595483千吨,保有储量453763千吨。其中膨润土、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石英砂岩的储量规模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储量规模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已查明资源储量的41处矿产地(固体矿产地18个、矿泉水源地14个、地热1个、地下水8个)中,石膏、膨润土、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石英砂岩等五个矿产地为大型矿床,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9处,矿点47处。
武汉市2012年平均降水量1287.9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109.39亿立方米,年降水量为1956年以来第26位,属平水年份。全市地表水资源量4489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1.92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8.89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7.92亿立方米,按武汉市2012年户籍人口821. 71万人计算,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583立方米。
武汉市通长江纳汉水,接三河(金水河、通顺河、府环河),汇三水(滠水、倒水、举水),2012年全年过境水量为7566亿立方米,客水资源丰富。
水域面积。我市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人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泊水网。全市共有水域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武汉市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物产丰富。主要有: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位于长江北岸,东邻
2011年,全区总人口数为683527,其中男性340366人,女性343161人;全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79.28岁;全年出生6009 人,出生率8.79‰,其中男性出生3072人,女性出生2937人,男女出生性别比例为1.046:1;全区人口老年系数是12.95%;全年共死亡4315人,其中男性2339人,女性197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2.48‰。
江岸拥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三桥一隧一大道”连通大江南北,
武汉市政府在鼓励工业项目用地需求、重点产业振兴和发展、加大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加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等方面均给予大力的扶持及支持。
重点扶持产业包括总部经济、制造业、服务外包业等。
税收返还优惠
对来江岸区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或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内资项目,且经营期在10年以上,如未享受其他优惠政策,第1年和第2年分别按其上缴四项主题税收区级财政实得总额的50%和30%予以奖励。
重点项目优惠
对江岸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以及对世界500强企业的省级以上地区总部或国内500强企业的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投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原则,给予特定的政策支持。
中介人奖励
引荐世界500强企业,按实际进资额的5‰给予奖励;
引荐外商投资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按实际进资额的3‰给予奖励;
引荐外商投资其他领域,按实际进资额的2‰给予奖励。
引荐国内投资项目,按缴税以后12个月内税收区级财政实得部分的10%奖励。
江岸区高度重视政府在投资环境打造中的作用,奉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所有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在江岸区政务中心集聚30余个职能局,设服务窗口57个,为投资者及区内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实现“三集中”、优质服务、五个“最”的工作目标。
实行项目、人员入驻中心检查、通报制度,确保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三集中”,杜绝“双轨运行”。
设立办事引导员,引导办事群众通过办事指南、电子查询机、电子显示屏,快速了解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审批项目最合理,审批办理流程最科学,审批承诺时限最快捷,审批服务质量最优质,企业群众办事最满意,努力打造全市最优政务服务环境,力争成为全市投资发展环境最优区。
201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84亿元,同比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2亿元,同比增长16%。全口径财政收入59.57亿元,同比增长15%,出口创汇20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1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8%,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0元,同比增长12.2%。
农业生产稳定。后湖乡、谌家矶街全年蔬菜产量50248吨,增长10.4%。畜牧、水产品也有所增长。全年牲猪出栏50787头,增长1.3%;家禽出笼325420只,增长5.8%;牛奶产量2557吨,增长10.1%;禽蛋产量183吨,增长4.6%;水产品产量8441吨,增长3.4%。
截止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近9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91家;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7.54亿元,年均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2.19亿元,是2005年的3.32倍。全区完成工业投资9.24亿元,年均增长14.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4%;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15%。
截止2010年,机电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都市时尚四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68%,其中,机电制造占14.05%,生物医药占6.06%,节能环保占1.06%,都市时尚占14.51%。
十一五以来,全区服务业快速增长,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速度,其增加值由2005年的103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312.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74.8%,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次产业结构。2010年,江岸区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6%,产业拉动率11.9%。服务业已经成为江岸区经济结构中的主要支撑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江岸区已经进入服务经济主导的加速成长阶段。
十一五期间,全区现代服务业增速加快,201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50%以上,呈现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逐步优化的发展格局。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产业经营规模分别达到57.7、67.5、16.56和11.5亿元。通过大力发展特色路街经济、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形成了金融、商贸商务、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一批特色行业,江岸区的现代服务业优势逐步确立。
“十一五”末期,在全区223亿元投资额中,服务业投资达到208亿元,占93%以上。在全区策划入库的143项重大项目中,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达到68项,占47.6%。武汉天地、联想融科城、汉口东部购物公园、竹叶山商贸城、时代广场、民生银行大厦、浙商大厦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实施和对外营运,极大地增强了江岸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后劲。
2012年高考,台州中学继续保持优异成绩,一本率、一本上线人数继续保持台州第一,囊括了台州市文、理科状元。回浦中学、大田中学、杜桥中学、临海六中均有新的提高。近年来,我市的高考成绩在台州名列前茅,教育事业一直为人称道。我市教育在短时间内就顺利破解了一系列长期累积、影响发展的难题,如国有民办学校改制问题、义务教育“阳光招生”问题、高中借读问题、农村小学教师进城问题等,实现了高考质量的历史性突破,有力推动了全市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市区学校招生批次明确,秩序平稳,解决了哲商小学等学区多年来想调整而未能调整的难题。各镇(街道)也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全市义务教育消除了“权力择校”、“金钱择校”,促进了教育公平,有效解决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村生源回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了校际差距。
文化活动普及城乡。2012年市区成功举办了“永强之春”越剧演出、崇和门广场综艺演出,以及电影周、元宵大型焰火晚会和元宵灯会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古城、杜桥、括苍等镇(街道)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镇一节”文化旅游节会、文化成果展示、农村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广大农民朋友“自己演、演生活,自己唱、唱自己”,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以“千年古城新崛起”为主题,举办了 “
景点 | 简介 | 图片 |
---|---|---|
古德寺 | 古德寺规模最大时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进山门过甬道,首入天王殿,殿内供奉佛寺守护神韦驮和四大天王。穿过殿后院落,即可达大雄宝殿。此殿参照缅甸著名佛寺阿难陀寺的建筑艺术风格建造,正方形大殿内空高达16米,殿内可容千人,殿顶盖有象征五佛(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中为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表福德;东方阿 佛,表觉性;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四菩萨(即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菩萨)的9座佛塔,塔周围有96个莲花墩和24诸天菩萨像。殿中供奉三位主尊: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托纱丈六金身大佛盘坐在8级莲花座上。这种三佛同殿的安排,近世少见。三尊大佛前还保留着古德茅蓬时代所供奉的三尊同名佛像,相比之下,后者的形体显得很小了。三主尊佛坛的背后为西方三圣,两廊为楞严二十五圆通及文殊、普贤佛像。 | |
二七纪念馆 | 一九二三年二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0领导下,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二月一日,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时,遭到军阀吴佩孚的干涉和破坏。当晚议决举行全路总同盟大-表示-,提出了“为自由战,为-战”的口号。同时决定总工会迁移汉口江岸办公。二月四日,大-实现,京汉全线工人一致行动,全线所有车辆一律停驶,长达一千二百多公里的京汉铁路顿时瘫痪。二月七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汉口江岸、郑州、长辛店等地对-工人进行了-,铁路工人同敌人展开了英勇搏斗。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总工会法律顾问施洋等五十二人,先后惨遭杀害,数百人受伤,造成历史上有名的“二七”惨案。 这次-斗争,得到全国人民和世界无产者的有力声援,大大提高了中国0的政治威望,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伟大的团结与战斗力量,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二月七日,已成为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纪念日。 为了纪念“二七”大-这一伟大历史事件,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在“二七”烈士英勇斗争的江岸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毛泽东题写“二七烈士纪念碑”。1985年由于展馆窄小,省、市政府和铁道部又投资迁建了新馆。1986年-邦为新迁建的“武汉二七纪念馆”题写馆名。 纪念馆占地面积27500平方米,藏有文物实物89件,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7件,展线1200米。矗立在纪念馆广场中央的二七烈士纪念碑,于1999迁建落成,中央领导-同志亲临纪念馆为纪念碑落成揭幕。 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全国和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瞻仰二七革命的重要场所,0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
武汉天地 | “武汉天地”位于汉口中心城区永清地块,东临长江,面向风景如画的江滩公园,尽览长江二桥江滩美景。周边连接解放大道、沿江大道、京汉大道、中山大道,轻轨黄浦站咫尺之遥。这里原是一片租界区,有许多装满岁月痕迹的红砖房,古朴典雅,有种回味无穷的历史厚重感。开发商在建设中保留下了许多的老房子,参照包括上海新天地在内的上海卢湾区太平桥地区重建项目的发展模式,注入了诸多的时尚元素,从而将这里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成为武汉顶级的聚会场所和小资、潮人们最热衷的时尚休闲去处。 | |
八七会议旧址 | 位于汉口鄱阳街139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叛变革命,实行“宁汉合流”,革命处在危急关头。0中央于8月7日在此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现旧址保存完好,1978年被辟为纪念馆,于1978年8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1980年,-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门匾。纪念馆如实再现了“八七会议”及其前后的历史。二楼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一楼辟为陈列室,展出了会议通过的《告全党党员书》等重要文件的复印件和全部会议参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简介。 纪念馆自建馆以来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
江滩公园 |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紧邻沿江大道,与龙王庙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隔江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是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不仅拥有大面积的立体绿化带,还为市民提供了具有滨江特色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同时发挥了城市景观环境绿化生态、群众健身娱乐和亲水休闲活动等三大功能,是武汉的“大客厅”。 汉口江滩大气、精致、宁静、开敞而简洁,形成“一轴、两带、四区”的总体格局,即江滩景观轴;堤防景观带、滨江亲水带;休闲活动区、中心广场区、体育运动区和园艺景观区。音乐喷泉、水上乐园、戏水梯台等处处体现了亲水的主题,让人们既感受到长江恢宏的气势,又能体味到江南小桥流水的韵味,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江城武汉水的魅力。 | |
吉庆街 | “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武汉人素有此说。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汉味民间表演各具韵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交汇,中外来宾和八方游客在这里欢聚。这里已成为领略武汉都市风情的窗口。 吉庆街位于汉口著名的老字号“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附近。东起大智路,西至江汉路。别看这条有名的吉庆街夜市大排挡宽不过十几米,路面凸凹不平,白天冷冷清清,可一到晚上,它的魅力便凸现出来,卖花的、卖唱的、拉琴的、吃饭的、服务的……几百个台位挤得满满的,热闹非凡,特别是在午夜12点以后,整个气氛达到热潮。 这里没有安静的茶庄,没有高档的餐厅,但是你一不留神就可以从客人里找出大学教授、作家或社会学家什么的。吉庆街的客人们形形色色,不光是文艺界,还有体育界、政界人士;不光是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不光是为吃而来,更多的是想感受这里自由的氛围,体味这里的汉味风情。 | |
汉口全国中华总工会旧址 | 在汉口友益街16号。旧址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两幢西式楼房,坐北向南,砖混结构,右楼为3层,左楼为2层,占地面积分别为340平方米和450平方米。右楼原系军阀吴佩孚部将陈汉卿私宅,1926年9月北伐军攻占汉口后被国民政府没收;左楼原为汉口药业资本家叶开泰的私产。 | |
上海路天主教堂 | 1866年,意大利传教士明仁笃主教从英租界工部局购地皮6044平方米,委托另一意大利教士余作宾修建教堂。教堂于1874年动工,1876年落成。耗资12万法朗。取名圣若瑟堂。教堂面积1186平方米。教堂内,大节日可容千人以上。20世纪初,天主教鄂东教区活动中心由武昌移至汉口。1923年划分教区时,该堂成为汉口主教座堂。1944年12月10日,美军轰炸武汉时,教堂和主教府被炸毁一部分,1948年修复。1956年再次维修。“文革”中该堂-闭。1980年4月重新开堂。现为武汉市天主教会教务活动中心。教堂内现在主教1人,神父2人,修女2人,信徒600余人。平日每天清晨做弥撒。有教友百余人参加。星期天早晚有弥撒4台,逢大节日时,进堂人数达2000人以上。 | |
刘少奇故居 | 在汉口友益街尚德里2号(今为4号)。1926年10月——1927年7月,-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房。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的部分领导同志也在此居住过。故居系一幢20年代里弄式二层楼民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砖木结构。大门为石框门,有天井、客厅;左右两间房,每间20平方米。楼上房间布局与楼下一致。-住在大门右边的楼上房间,他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及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的身份在这里领导工人运动,并著有《工会代表会》等一系列中国工会建设的最早著作。 | |
特产 | 简介 | 图片 |
---|---|---|
武汉汉绣 | 武汉汉绣是武汉出产的特色绣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汉绣采用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武汉汉绣绣品主要有四大类,即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灯会庙会产品等。武汉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过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 | |
三鲜豆皮 |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前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远近闻名,这里的三鲜豆皮不仅馅中有肉、蛋、虾仁,还有猪心、猪肚、冬菇、玉兰片、叉烧肉等,制馅讲究,煎制精细,煎好后油光闪亮,色黄味香。 | |
喜欢坨 | 欢喜坨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 虽然众多老武汉对欢喜坨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但随着人们饮食口味上对油重、量大食品的冷落,欢喜坨正在退出武汉“主流早点”行列。 改良后的欢喜坨,面粉和芝麻的选料更讲究,“个头”增加了一倍,且由实心变成了空心,看着大气,吃着精致,且酥糯爽口。2004年,武汉明星花园酒店就是以这种“大麻元”申报“中国名点”,获得成功。 如今,大麻元在江城大、中型酒店还很是得宠,其价格由过去早点摊上的每个5角,变成了每份(12个)14元左右。 | |
碧绿苦瓜 | 碧绿苦瓜是高校新选育的苦瓜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耐涝等特征。商品瓜皮淡绿色,瓜呈长圆棒型,瓜瘤丰满而直,瓜长35-40厘米,粗11厘米左右,单瓜重300-500克。微苦,甘脆,口感优美,耐储运,品质上乘,能适应全国各地种植,部分地区可春秋两季种植,亩产4000千克左右。 | |
武汉铜锣 | 武汉铜锣简称“汉锣”,与奉锣、京锣、苏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锣。武汉铜锣的特色一是音质纯正、发音宏亮、吃槌省力。二是锣的直径大。近几年出口国外的几面大锣,最大的一面直径达一百三十五厘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锣。当然,武汉铜锣厂也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铜锣,满足剧团、乐团和各方面的需要。 | |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