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云浮市云城区

云城区是云浮市的市辖区,云城区是云浮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管辖四个街道和四个镇,共92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全区总面积76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4万亩。总人口28万人。 云城区地理环境优越、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硫都”和“云石之乡”的美誉,现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其中硫铁矿储量、品位均居世界之首,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大。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城区内的蟠龙洞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三大“宝石花洞”之一。 云城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324国道、三茂铁路云腰支线纵横交错,全区91.8%的村委会实现了公路硬底化。西江流经都骑、杨柳两镇,是云城区沟通珠江三角洲、大西南的黄金水道。全区已实现城乡电话程控化。 云城区,素有“云石之乡”的美称,有悠久的石材加工生产历史,到目前,云城区已成为世界石材的生产加工和贸易集散地,中国石材基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材业已成为全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点石成金”,产生了“一石惊天”的效应。目前全区已发展上规模的石材企业3000多家,尤其在区内324国道两旁形成了连绵“百里石材走廊”。
中文名称
云浮市云城区
英文名称
Yunfu Area
别名
云城
所属地区
广东省云浮市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4个街道、4个镇
政府驻地
云城街道
地理位置
广东省西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季候
面积
762平方千米
人口
31.76万(2014年)
方言
粤语—罗广片、客家话
机场
粤西国际机场
火车站
云浮东站
车牌代码
粤W
电话区号
0766
邮政区号
527300

目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云城区辖4个街道(

1994年4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24号):云浮市升格为地级市,新设云城区,云城区辖云城、高峰、河口、六都、安塘5个街道办事处和腰古、恩劳、都骑、杨柳、南盛、(石达)石、茶洞、托洞、富林、镇安、白石、高村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云城街道办事处。

1996年1月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6]1号),云城区的六都、高村、白石、镇安、富林、托洞、茶洞、南盛、(石达)石9个镇划归新设立的云安县管辖。

2000年,云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总人口261636人,各街道、镇人口: 云城街道 115883 高峰街道 27573 河口街道 22953 安塘街道 19347 都骑镇 21640 杨柳镇 13973 腰古镇 24164 思劳镇 1610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云城区辖4个街道(云城 高峰 河口 安塘)、4个镇(都骑 腰古 杨柳 恩劳),92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

2003年12月,杨柳镇与都骑镇合并,设立都杨镇。调整后,云城区辖4个街道、3个镇:云城街道、高峰街道、河口街道、安塘街道、都杨镇、思劳镇、腰古镇。

2005年5月,云城区辖4个街道(云城、高峰、河口、安塘)、3个镇(都杨、腰古、思劳)。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云城区坐落广东省西部,西江南岸,位于云浮市中部。总面积762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3年)

气候条件

云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21.6℃,年均降水量1528mm,年均日照时数为1708小时。

一年四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阴雨天气多,雨量少;夏季高温多雨,雷暴日数多;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干燥少雨,阳光充足。

地形地貌

大云雾山云城区地处山区, 山脉连绵不断。北部有大云雾山。大云雾山海拔为1140米,为粤西地区最高峰,呈西北往东南走向。

经济发展

 综述

作为广东省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山区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云城区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农商贸各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工业

总量日益壮大,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1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以石料建材产业为龙头行业,水泥、服装、机械、铝型材、化工等骨干行业。全区现有石料建材企业达到1270多家,被誉为"石材王国"、全国"四大石料建材基地"之一。
较大型建材企业有粤华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力生石材有限公司、创业石材有限公司、威洋石材有限公司、高峰粤发铝材有限公司等;较大型的服装企业有外资企业宝嘉制衣有限公司、信加制衣厂有限公司、日升电脑绣花有限公司、玉屏制衣厂等以及其它类型的企业。

农业

“三高”农业迅速发展,建起了水果、蔬菜、优质稻谷、水产、禽畜、花卉、松脂、肉桂等城郊型商品基地,正向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豉油膏、南乳花生、贡柑、将军荔、云龙茶等产品远近闻名。

外贸

云城区坚持"走外向,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现有"三资"企业逾100家,外向型经济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云城区与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各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均有贸易往来,出口产品主要有石板材、石材工艺品、水泥、服装、家具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现已发现的矿种有52种,已探明会储量并开采的有23种。其中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铁、锡、铅、锌、锰等;非金属矿种有:硅线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重晶石、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粘土、砂页岩、钾长石、矿泉水、地热和稀有矿种等。截止2002年底,该市共有持证矿山254个。

土地资源

该市土地总面积77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6.82万亩,水田面积135.37万亩。在全市总面积中,山区面积占60.5%,丘陵面积占30.7%,是典型的山区市。

林业资源

该市有林地面积46.08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1564.95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80.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1%。 

 经济建设

农业

201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8246.8元,比上年增长20.9%。粮食播种面积14.11万亩,总产5.6万吨。种植蔬菜面积2.4万亩,总产3.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6.4万吨。有林地面积73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4.8万亩,完成造林补植作物面积2.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773亩,迹地更新9227亩,低产林改造3000亩;种植杉树1000亩,国外松300亩,阔叶树26100亩,果树600亩,义务植树265万株,四旁植树28万株。畜禽饲养量达到1645.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66%。生猪饲养量40万头(其中存栏11.6万头、出栏28.4万头,比上年分别增长2.58%和2.6%),家禽饲养量1605.1万只(其中存栏336.62万只,出栏1268.5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2.53%和2.7%)。水产养殖面积1.2万亩,水产品产量0.9万吨。全区肉蛋、奶、鱼总产量4.8万吨,比上年增长2.57%,其中肉类产量3.8万吨,禽蛋奶产量0.1万吨,鲜鱼产量0.9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7%、2.57%、2.5%。

2011年,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5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342台,完成农田机耕犁耙作业量11.2万亩,机械化播秧面积0.6万亩,机械收割面积3.9万亩。

工业

云城区是石料建材的重要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了石料、服装为主的工业体系,并重点发展石料建材为主的产业集群。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8亿元,比上年增加13.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加7%;第二产业增加值35.5亿元,比上年增加20.5%;第三产业增加值15.9亿元,比上年增加1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9亿元,比上年增加6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石材生产企业4840家,年生产板材3000万平方米,全区规模以上石材企业完成总产值24.2亿元,从业人员5.6万人。石材行业税收收入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55.1%。服装生产企业7家,从业人员8329人,年生产服装2745.54万件,产值2.7亿元。有市级工业园2个。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8亿元。

商业外贸

2011年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3564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1625户,比上年增长27.2%。私营企业1915户,比上年增长26.4%。农民专业合作社24户,比上年增长9%。落户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企业38户。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2011年全区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个,合同外资额574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1%。实际利用外资1503.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8%。外贸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外贸出口1.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

财政金融

2011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长55.69%;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3%。完成营业税4421万元,增值税3300万元,企业所得税1037万元,个人所得税98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0.25%、37.04%、59.53%、12.51%,人均财政收入1456元。财政总支出8.4亿元,比上年增长39.81%,一般预算支出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87%。金融机构,云城区联社各项存款余额32.3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增长18.07%。中小企业贷款17亿元,比上年增加3.8亿元,增长29.25%。2011年,云城区各项存款余额227.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0.6亿元。

交通条件

云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324线国道、三茂铁路、广梧高速公路和正建设的南广铁路贯穿全境;河杨公路扩建已完成一、二、三标段建设。完成国道324线云城段路面大修工程。西江主航道流经区内,区内有云浮港及都杨港等广东内河大港,航道运输便捷,是沟通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黄金水道”。

人口民族

人口

总户数、总人口 全市总户数为767226户,总人口27268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5895人。2007年总人口2686162人,2008年比上年增40639人,自然增长率为6.8‰。

出生数 2008年出生人数为35861人,出生率为13.25‰,2008年比上年增加5114人,出生率比上年增加1.77‰。

死亡数 2008年死亡数为14686人,死亡率为5.43‰,2007年死亡数16091人,死亡率为6.01‰,2008年死亡率比上年减少0.58‰。

迁移情况 2008年迁出人口为17939人,其中迁往省内的14756人,迁往省外的3183人;迁入人口18203人,其中省内迁入12845人,省外迁入5358人,迁出迁入相差264人。

非农业人口 2008年全市非农业人口为1005895人,上年非农业人口995655人,2008年比上年增加10240人,增加了1.3%。非农业出生12086人,迁入11209人。

暂住人口 2008年全市有暂住人口54535人,比上年统计的35562人增加了18793人,增加了53.35个百分点。申领《暂住证》19411人次,办证率35.59%。全市各县(市、区)暂住人口数分别是:云城区29715人,比上年14726人增加14989人,增加101.8个百分点;新兴县8538人,比上年6924人增加1614人,增加了23.3个百分点;郁南县4289人,比上年4143人增加146人,增加了3.5个百分点;云安县1724人,比上年1584人增加了140人,增加了8.8个百分点;罗定市10269人,比上年8185人增加了2084人,增加了25.46个百分点。

语言

今云浮市境古为百越地,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是汉族与瑶族、壮族、侗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经历了不同历史朝代的族群迁徙和交往等的相互影响,形成了多种语言并存于这一地区。据当前的调查统计,云浮市地方语言大致分为:云浮白话、客家话( 子话)、闽南话和 古话等几个较大的语种。其中,云浮白话属于广州话语系,虽带上了当地乡音,但与广州话最接近,操白话的人口占本地区人口的大多数,地区分布也最广;客家话( 子话)属客家语系,在当地的分布区域是仅次于白话的一种地方语言,而操客家话的人大多数都会操白话;闽南话属闽南语系,当地又称福佬话或福建话,操此话的人口多分布于郁南县连滩镇的东、西两坝,云安县富林镇的寨塘、马塘两村和罗定市太平、罗平、船步、 塘等镇的一些村落,人数较少; 古话为罗定地方民族语言,主要分布在围底、素龙、太平、罗平、华石和罗镜、分界、苹塘、双东等镇的部分地区。

民族

云浮市少数民族人口11000多人(其中,城市少数民族人口700多人),族别29个,以散居为主,婚嫁、工作调动转入为多,人数较的有壮族、苗族、蒙古族。、侗族、瑶族等,主要分布在罗定市,人口比较集中的有罗定市加益镇双益、旺水两个村委会。

宗教

云浮市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个教别;各宗教信徒近5000人,其中,佛教徒3000多人,天主教600多人,基督教1200多人;现有教职人员60人;现登记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19处,其中,佛教11处,天主教2处,基督教6处;县级宗教团体3个,分别是罗定市基督教“两会”、新兴县佛教协会、新兴县基督教“两会”。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2011年,云城区有群众艺术团6个,成员90人,醒狮队6个,队员120人,农家电影数字放映机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5个,文化广场3个,村级文化小广场23个。农家(社区)书屋102个,1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文艺演出31场,送书78000册。电影放映1104场,行政村放映覆盖率100%,受益观众96000多人(次),102个行政村(社区)有农家书屋,占行政村总数93%。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8480人,专任教师919人,学前3年入园率84%;小学67所,在校学生23618人,专任教师1200人,小学入学率100%,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14所,在校学生12564人,专任教师1186人,初中入学率100%,学生辍学率1.23%,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高中4所,在校学生6275人,专任教师468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31%;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265人,专任教师74人。2011年高考再创佳绩,上本科线人数424人,上第一批线率2.52%,上本科A线率12.6%,上本科B线率23.7%。全区已实现“三网融合”远程教育。2011年,全区教育经费1526.2万元。

科技 

2011年,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7项,其中产学研项目7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项1项、工业攻关1项、星火计划2项,农业攻关1项、社会发展1项、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2项、民科园建设1项、承担政府特定任务1项,申报高新技术产品2个。已获省级批准项目8项,支持项目经费168万元。获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项目4项。通过省复审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认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1家,申报高新技术产品2个。新增专利申请36项,专利授权22项,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8人。

医疗卫生

2011年,云城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36个,其中区级医疗机构1个,镇街卫生院8所,村医疗机构127个。病床242张,其中区级卫生机构床位242张。专业卫生人员286人,其中执业医师35人,执业助理医师88人,注册护士84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1.9万人次,出院病人3659人次,完成手术297台次。其中区级医院完成诊疗15.9万人次,住院病人1641人次,完成手术297台次。

 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25.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9万人,城乡居民23.4万人,城乡居民参保99.9%。建立城市居民健康档案7.1万份,建档率75.17%,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6.5万份,建档率61.91%。对15岁以下的人群进行乙肝疫苗补种,补种率达100%。

体育

云城区拥有体育、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醒狮、体育舞蹈、门球等协会。1992年,区境内射箭运动员廖菊英在全国少年射箭锦标赛中,获全能2371环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全能标准为2350环)。1994~1997年,刘美玲在全国、亚洲、世界单(双)人赛艇中获3个第一名。1998年在广东省十届运动会上严冠华获举重抓举第1名。向上级体校和体育队输送人才25人。2011年,区内有体育场地115个,各级体育指导员200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篮球、乒乓球、足球等。

广播电视

1955年5月区境内已开通广播站。1970年区境内各公社建立广播站,154个大队通广播,占大队总数77%。1988年建立广播电台,通乡镇的广播专线220千米,乡镇至村的广播专线3240千米,有喇叭3.5万只。1988年10月开通调频转播台,1990年9月有线电视台建成,1992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面95%。2011年全区有线电视用户5.5万户。

新闻出版

2011年末区内有新闻出版单位207家,其中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33家,从业人员70人。音像制品店21家,从业人员65人。书报刊店78家,从业人员165人。打印复印企业26家,从业人员45人。印刷企业24家,从业人员180人。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区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563户5485人,其中市直72户194人,城镇309户592人,农村2182户4699人。城镇低保标准30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220元/人·月,全年共发放低保金660.56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2人,支出121.93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164人,发放五保金517.3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228人,共支出28.5万元。进行二次救助2384人,支出救助金153.2万元。2011年发放救灾款73.5万元,其中重建家园资金1.8万元。因灾损失保险赔偿资金28.7万元,发放捐款1.1万元,口粮衣被救灾款41.9万元,口粮24.1吨,衣被4703件,救助困难群众8753人次,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65.97万元。2011年接收退役士兵75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50人,城镇退役士兵25人,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补偿金1.5万元。

2011年新增就业4480人,有62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7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3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02人,经培训后实现就业469人,再就业率93.5%。指导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82人,免费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和残疾人共4672人次,成功就业3012人。组织12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

 2011年全区参加养老保险2251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5199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7311人,比上年增加2795人。失业保险参保14728人,比上年增加2442人。参加工伤保险14885人,比上年增加5746人。参加生育保险11260人,比上年增加214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2718人,比上年增加49744人。累计参保人数23.4万人。

2011年,社保费共征收8285万元,比上年增加3327万元,增长41%。养老保险费征收7678万元,比上年增加2277万元,增长42%。医疗保险费征收3080万元,比上年增加708万元,增长29%。工伤保险费征收153万元,比上年增79万元,增长107%。生育保险费征收82万元,比上年增收21万元,增长34%。失业保险费征收509万元,比上年增加242万元,增长91%。社保基金支出4383万元,当期结余7145万元,累计结余29918万元,其中养老保险结余25411万元,医疗保险结余2311万元,失业保险结余1733万元,工伤保险结余338万元,生育保险结余125万元。

2011年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83宗,人数253人,金额650万元。其中仲裁裁决20宗,调解解决49宗,仲裁撤诉1宗,法定情形中止审理3宗,10宗未结案,结案率84.3%。受理投诉51宗,受理工伤认定申请96宗,处理举报投诉信访案件167宗,群众性突发事件2宗。共为282人追回工资及经济补偿金430万元。

 基础设施

交通设施

2011年,区内主要交通道路有广云(广梧)高速公路云城区段长25千米,国道1条38.3千米,省道4条26.1千米,区道26条47.5千米,村道27条。辖区内有客运总站2个,各镇设有汽车站,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和100%有候车亭。城区设有公共汽车总站,已通公共汽车的线路有云城、迳口、高峰、大降坪、河口、初城、都骑、杨柳、安塘夏洞、小河口、腰古等。铁路有云浮支线云城区段32.5千米,设有腰古、思劳、初城、牧羊4个站,以货物运输为主;另一段是三茂铁路云城区段,里程9千米。港口有都骑港,码头最大靠泊能力500吨,年吞吐能力30万吨。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0个,投递路线总长度1.8千千米,投递点1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82.7万件,征订报纸1.2万份,杂志5360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2万台,移动电话38.5万台,互联网用户10.59万台。

门户站点有较好的发展。已实现电子政务应用,政府部门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全区7个镇街110个行政村开通农村廉政直通车网点,全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讯通”。建立石材、金融、财税等网点。

重大事件

腰古农民武装起义

1927年5月16日中午,区境的腰古农会指挥部组织农军400多人和农会会员1600多人,集中腰古圩大坡顶(今腰古中学)举行武装起义,以便联合新兴、高要等地农军向肇庆进攻,但遭到国民党反动军警和民团的突然袭击,经激战数小时后,农军被打散而失败,农军领导程鸿才、张誉、李灶等先后被敌人杀害。

云浮县解放

1949年11月27日,粤中纵队和区境的云浮四支三团官兵以及云北民兵800多人集中河口开进云浮县城,受到县城街道两旁人民的热烈欢迎。随后,在云城马坪(现云城区政府)召开万人大会,县长麦长龙宣布云浮和平解放。

云浮铁路支线1975年12月,国家计委批准云浮硫铁矿建设从腰古(接三茂铁路)至矿区的专用线(简称云浮支线)。云浮支线全长32.52千米,双向专列。198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云浮市升格地级市 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复,将云浮市(县级)升格为地级市,云浮市新设云城区(属市辖区),从此,云城区成为云浮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人物云城区著名人物有邓发、李晚、梁桂华、程鸿才、陈剑夫。其中邓发是云城区云城街榃石塘村人,1921年参加革命,曾参加过香港大罢工、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是中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李晚是云城区思劳镇路心村人,曾参加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牺牲,是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梁桂华是云城区思劳镇三坑村人,曾任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监委副书记、中共香港工委书记、广州工人赤卫队副总指挥,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牺牲。程鸿才是云城区腰古水东村人,曾任云浮县东区农会指挥部指挥。1927年5月,组织农军400多人和农会会员1600多人,在腰古举行武装起义,遭国民党镇压后被杀害。陈剑夫是云城区腰古镇城头村人,曾任中国海员交际部主任,海员工人赤卫队第二大队队长,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任云浮县委书记,同年8月遭国民党逮捕而被杀害。

旅游景点

景点  简介  图片  
  云浮人民广场

云浮市地处粤西山区,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一直迈不开大步。为了改变该市“有城无市”的落后面貌,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大型“人民广场”。

在借鉴了国内外城市广场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该市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广场风格和具体施工要求。市委书记温耀深还进一步明确提出“人民广场”要达到“四好”:儿童嬉戏娱乐的好去处、老人漫步健身的好场所、情侣结伴留影的好地方、游客观光游览的好景点。  


云浮人民广场云浮人民广场

  
  九星岩 云浮市九星岩位于云城区东北,是游客揽胜、文人访古、广结佛缘、市民假日信步的极好去处。

九星岩旅游点,主要分为岩洞景点与山顶揽胜两部分。早在北宋元祜年间,便有名入张诩涉足探奇。到明朝万历年间,瑶乱平息,镇守这里的参将,守备及文化-,对九星岩进行重点开发--题字、赋诗、刻石、明傅良桥、曾有诗赞“虎节开疆驱魍魉,鹦怀缓带笑沧田。”参将邓钟诗“倚剑云边生紫气,论文纸上起雄风”。其后,文人墨客络绎莅临,搜奇探胜,饮酒赋诗。“醉中联句写山河”。及之清代的康乾盛世,九星岩更成了集雅士,聚文豪的地方。令人赞美,令人留连。清吴允中有诗云“游客十年诗酒处,今将半壁镌新篇”。当时九:星岩新旧摩崖石刻已达几十几处,又是佛缘深刻,佛法庄严之吉地。据旧县志记载,岩洞中“有石状如观音,因名观音洞”。明代“岩中设有观音大士像,旁列十八罗汉”。邓钟诗“瑶台积翠侵衣湿,佛火留光落酒红”。何士光也有诗云“诸佛应怜岩冷落,九星每爱我留连”。

  

九星岩九星岩

  邓发烈士故居  云浮市九星岩位于云城区东北,是游客揽胜、文人访古、广结佛缘、市民假日信步的极好去处。

九星岩旅游点,主要分为岩洞景点与山顶揽胜两部分。早在北宋元祜年间,便有名入张诩涉足探奇。到明朝万历年间,瑶乱平息,镇守这里的参将,守备及文化-,对九星岩进行重点开发--题字、赋诗、刻石、明傅良桥、曾有诗赞“虎节开疆驱魍魉,鹦怀缓带笑沧田。”参将邓钟诗“倚剑云边生紫气,论文纸上起雄风”。其后,文人墨客络绎莅临,搜奇探胜,饮酒赋诗。“醉中联句写山河”。及之清代的康乾盛世,九星岩更成了集雅士,聚文豪的地方。令人赞美,令人留连。清吴允中有诗云“游客十年诗酒处,今将半壁镌新篇”。当时九:星岩新旧摩崖石刻已达几十几处,又是佛缘深刻,佛法庄严之吉地。据旧县志记载,岩洞中“有石状如观音,因名观音洞”。明代“岩中设有观音大士像,旁列十八罗汉”。邓钟诗“瑶台积翠侵衣湿,佛火留光落酒红”。何士光也有诗云“诸佛应怜岩冷落,九星每爱我留连”。

  

邓发烈士故居邓发烈士故居

  蟠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  蟠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座落在云浮市云城区,毗邻324国道,距广州16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该景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内石山如林,群峰挺拔,溶洞多且奇特,自古就有:星岩古洞,绀岭层峦,石麟秀耸,天马腾空,玉屏拥翠,天柱擎空,碧虚夜月和太空夕照八景。1993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批准蟠龙洞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蟠龙洞是一个经历了一亿七千多年逐渐形成的次生溶洞,发育于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中,因而洞体迂回曲折,形若蛟龙,故取名“蟠龙洞”。洞分三层,上层天堂通天洞,中层大厅堂,下层龙泉地下河,层层相连,曲折迂迥迷人。洞内石花高挂,钟乳低垂,石笋如林;洞中有洞,一步一景,五步换形,景景皆奇,景物天成,形形式式的洞穴生化学沉积物千资百态,拟人拟物,栩栩如生,各景物更与家喻户晓的龙母斗赖布衣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置身洞中仿如进入瑶池仙境、水族龙宫。  

蟠龙洞蟠龙洞

 云硫矿山  云硫这座花园式矿山,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优美的作生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系统,都是国内一流的,尤其是优美的环境令各界折服,一直为国内外所关注,是海外人士来云浮观光游览的必到之处,还常有国家、省、市领导专程来此视察,有"东方硫都"及"矿都花园"之美誉。

世界闻名的云浮硫铁矿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层峦叠翠的绀岭山上,面积为18平方公里,矿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世界一流的。矿山盘山而上的公路,犹如条条弯曲的彩带系着一颗硕大的明珠,光彩夺目。热闹的矿区,轰隆的机械声和人们的欢笑声交融在一起。矿区景点繁多,人造矿湖、半山公园、大型观景台、游泳池、歌舞厅应有尽有。加上园林式的生产和管理、集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矿区,形成了“园矿交辉”的特色,使人百看不厌。

 

云硫矿山云硫矿山

 地方特产

  特产简介    图片
  南乳花生   南乳花生为广东云浮的特产,虽然有说是广东的特产,但是只有云浮的南乳花生才正宗,有很香的南乳味,香脆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其它地方的南乳花生都没有云浮的好,只是纯粹的炒花生。南乳花生的精髓就是那股南乳味,很特别,是其他花生无法比拟的。   云浮“南乳花生”始创于1870年,是云浮丰收乡——陈氏独创。“南乳花生”地直用秘方土法制作,产品在乡间兜售。1942年间,祖父陈仕良继承前辈传统秘制,在丰收陈屋村开办——小商店,自制销售“南乳花生”,后因各种原因停产。直到1980年,陈氏一传人把“南乳花生”的技术传给当时丰收大队商店生产,产品在丰收大队及云城镇售。“南乳花生”开始成为丰收的特有产品。  
自“南乳花生”闻名以后,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制作技术,于1989年5月正式创办“丰收惠康食品厂”,生产“南乳花生”,及系列产品。由于其风味独特,产品质量、数量不断提高。“南乳花生”成为本地著名的风味小食、云浮人送礼首选佳品,被公认为“云浮特产”。 
  

南乳花生南乳花生

  云浮云石  中国广东云浮。 特点:云石传热快,光洁度高,色泽丰富,花纹优美,并且有耐酸碱,坚硬耐磨的特点。 用途:属大理岩之类,最适用镶家具或装饰建筑上面,如果在家具上使用,能提高其华贵、光洁、清爽与耐用的效果;镶贴建筑的墙面、柱面、地面,更增庄严、高雅、舒适、清洁的感觉。  

云浮云石云浮云石

  杨柳大冬瓜  特有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优良的品种以及40多年的种植历史经验成就了杨柳大冬瓜。2001年云浮市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把杨柳大冬瓜评为云浮市“农业名牌产品”。

都杨镇大冬瓜基地出产的产品具有皮质鲜艳清绿、皮薄肉厚、产量高、瓜形好、肉鲜嫩、久煮无酸味、耐贮藏等优点。目前该基地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500亩左右,年产量在180万公斤以上。

  

杨柳大冬瓜杨柳大冬瓜

  慈姑糍  慈姑糍是地方特色喜庆小吃,俗称七仔糍或狗仔糍。有趣的是,慈姑糍的形状是仿照小男孩的生殖器制作,象征着添丁发财。一般用在庆祝家庭生了男孩时吃,取其好意头。也会在孩子满月或出灯的时候制作。做法很简单,把糯米粉加水蒸熟,然后制作馅料,馅料含有芝麻、辗碎的花生、白砂糖或者黄糖,馅料里最大特点就是内有两颗完整的花生米。

在一些家庭摆满月酒、出灯酒的时候,主人家都会先招呼客人尝尝慈姑糍,分享一直主人家添丁的喜悦,客人回家的时候,也会带点慈姑糍。

  

慈姑糍慈姑糍

  虫草水鸭炖草龟   冬虫草水鸭炖草龟是云浮市翠亨酒店的招牌菜之一,曾在全国烹饪比赛中获得金杯奖,在广州国际美食节获名牌美食金奖。  

虫草水鸭炖草龟虫草水鸭炖草龟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合肥市庐阳区    下一篇 铜陵市铜官山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