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芮城县

芮城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西南端,黄河中游,南倚中条山,北临黄河,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处,国土面积117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7.8%,辖7镇3乡。地势北高南低,一面阳坡,呈阶梯状分布,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据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芮城县总人口为372773人。
中文名称
芮城县
外文名称
RUI CHENG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山西省运城市
下辖地区
古魏镇等
政府驻地
县城大禹东街
电话区号
0359
邮政区码
044600
地理位置
中国山西省西南端,黄河中游
面积
1178.76平方公里
人口
394854人(2010年)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永乐宫,大禹渡
车牌代码
晋M
名吃
阳城卤肉,泡泡油糕,芮城麻片等
行政代码
140830

目录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与河南灵宝市、陕西潼关县仅一河之隔。北纬34°3516-34° 5022″,东经110°1430-110°5734″。全县总面积1178.8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8年)。辖7个镇、3个乡:

芮城县芮城县
芮城商末为芮国。春秋时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芮伯万为其母所逐出奔魏,筑城居之,因名芮城。战国时属魏国,秦属河东郡。西汉于今城关东北3千米置河北县,属河东郡。后秦于县置河北郡,县属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河北郡治徙今平陆县境。西魏于今城关东5千米东张村置安戎县,属河北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安戎县改芮城县。武成二年(560)河北县改永乐县,于县置永乐郡,与芮城县俱属之。保定二年(562)永乐县废入芮城县。天和二年(567)徙治今城关。隋改属河东郡。

唐武德元年(618)析芮城县地复置永乐县;二年于芮城县置芮州,二县俱属之,七年永乐县治徙今城关西南20千米永乐镇故址。贞观元年(627)废芮州,芮城县属陕州;永乐县属鼎州,后次第属蒲州、河中府。宋熙宁六年(1073)废永乐县。金芮城县属解州。元世祖至元年间芮城县废入平陆县,元贞年间复置,仍属解州。

民国初年废州,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47年以芮城与永济2县部分地区复置永乐县,属太岳行署三分区,1949年并入永济县;芮城县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

1997年,芮城县辖511乡:城关镇、陌南镇、永乐镇、风陵渡镇、西陌镇、岭底乡、东垆乡、大禹渡乡、南卫乡、学张乡、古仁乡、大王乡、阳城乡、杜庄乡、汉渡乡、中瑶乡。共有310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32万。

2000年,芮城县总人口372773人,其中:城关镇71328人,风陵渡镇36338人,陌南镇28168人,西陌镇20708人,永乐镇15140人,大王镇22796人,阳城镇22911人,岭底乡15481人,东垆乡20632人,南卫乡27670人,大禹渡乡6240人,学张乡21123人,古仁乡15872人,杜庄乡15170人,汉渡乡14287人,中天乡18909人。

2001年,城关镇更名为古魏镇;中瑶乡、汉渡乡并入风陵渡镇;岭底乡并入陌南镇;杜庄乡并入阳城镇;大禹渡乡并入南卫乡;撤销古仁乡,尚村、陈常、古仁、大阳、樊庄5村并入大王镇,王涧、杜家2村并入学张乡,许湾、新村、南张、杜村、郑家、杨沟、沟渠头、蔡村、曹家、李湾10村并入永乐镇。区划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3个乡:古魏镇、风陵渡镇、陌南镇、西陌镇、永乐镇、大王镇、阳城镇、东垆乡、南卫乡、学张乡。共有310个村委会,707个自然村。

行政区划

芮城县辖7个镇、3个乡:古魏镇、风陵渡镇、陌南镇、西陌镇、永乐镇、大王镇、阳城镇、东垆乡、南卫乡、学张乡。

全县行政区划分为73乡、310个村民委员会、707个自然村、1990年人口33.16万 。汉族为主 ,有回、蒙古、满、苗等少数民族 。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耕地面积为93万亩,其中林业产值938万元,牧业产值5992万元,渔业产值291万元。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40402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8159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96元。200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34903亩,粮食作物531718亩,总产量93552吨;其中夏粮、小麦面积430007亩,产量68490吨;秋粮101711亩,总产量25062吨;油料39611亩,总产量2534吨;棉花41156亩,总产量3317吨;药材4380亩,总产量()3399320元;蔬菜8059亩,总产量17155吨;苹果142674亩,总产量230276吨。

人口

200011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芮城县总人口为372773人。人口构成基本情况是:

性别构成:男性为189709人,占总人口50.89%;女性为183064人,占总人口49.11%

家庭户,全县总户数为96247户,其中家庭户95478户,占99.2%;集体户769户,占0.8%

城乡人口:非农业人口28932人,占7.76%;农业人口343841人,占92.24%。 

文化构成:接受大学教育的4276人,占总人口的1.15%,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8018人,占10.22%;接受初中教育的163746人,占43.93%;接受小学教育的115294人,占30.92%

民族构成:汉族人口372147人,占总人口的99.83%,少数民族626人,占0.17%2002年统计公报,全县总人口38.06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779万。

交通运输

芮城县芮城县
2010年芮城县全力实施五大交通工程和五大交通辅助工程,投资34890万元的中条山隧道工程、投资7800万元芮(城)灵(宝)黄河浮桥建设工程、投资2460万元82公里沿山沙石路改建工程、投资19600万元49公里沿黄干线公路建设工程和投资2625万元105公里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建设工程。交通五大辅助工程:投资825万元33公里陌(南)永(乐宫)线改造工程、投资550万元22公里张(营)风(陵渡)线改造工程、投资825万元风陵渡二级汽车站建设工程、投资105万元四级汽车站建设工程和投资100万元的沙窝渡口码头建设工程。“芮城县建设东西走向的风平线(省道56Km)、沿山公路(县道80Km)、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县道108Km)、沿黄干线公路(省道76Km)及县、乡道路,公路里程将达到13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百平方公里110公里。2011年硬化农村街巷829公里,新建、改造公路57公里,芮城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39公里。

自然环境

地理地貌

芮城县芮城县
芮城县南部地势低缓,沟壑纵横,是一个多沟多涧的黄土丘陵地区。海拔大部分在 5001000米之间。最高处为中条山的雪花山,海拔1993.8米,最低处为黄河谷地,海拔302米。北部中条山,由西而东横亘整个县界。中部沿风陵渡至陌南公路的学张乡以东,地势比较平坦,海拔在600米左右。县境西南隅有风陵渡口,是秦、晋豫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河流除黄河流经县之西,南部外,尚有安家涧、孙家涧、葡萄河、恭水涧等,均发源于中条山北流注入黄河。大禹渡电灌站是芮城水利建设中的骨干工程,也是山西省的一座大型引黄灌溉工程。

气候

芮城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 年均气温14℃左右,一月零下2℃,七月28℃,年降雨量60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下旬,无霜期200天。

交通

境内风陵渡为南同蒲铁路终点,是芮城县对外交通运输的大动脉。风陵渡至平陆的支线公路横贯芮城县全境。此外尚有多条简易公路及大车路多条。由于地形单面倾斜和多沟多涧所致,构成了境内以风陵渡至平陆支线为主干的蓖齿状交通线路特征。水运方面有航运站九处,主要是:风陵渡、大禹渡、太安渡、永乐渡、沙窗渡等,并在风陵渡和大禹渡发展了轮渡,方便了对外交通。

经济发展

芮城县芮城县
芮城县结合县域实际,在山西省全省提出了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战略,全力实施“交通、工业、农业、城建、林业、旅游”六大生态工程。

农业

芮城全县生态农业效益得以凸显,集中发展的干果经济带、水果产业经济林带和高效作物经济带,以及风陵渡花椒、阳城红枣和南卫、东垆高效农业示范区三大经济观光循环圈,形成了苹果、花椒、红枣、芦笋、大棚菜五大特色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芮城县完成了大禹渡修复工程、南干渠修复改造等一批工程。

2001年,芮城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40402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8159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96元。农作物播种面积634903亩,粮食作物531718亩,总产量93552吨;其中夏粮、小麦面积430007亩,产量68490吨;秋粮101711亩,总产量25062吨;油料39611亩,总产量2534吨;棉花41156亩,总产量3317吨;药材4380亩,总产量(元)3399320元;蔬菜8059亩,总产量17155吨;苹果142674亩,总产量230276吨 。

2011年,芮城县实施了苹果提质增效、设施蔬菜和干果经济林建设三大工程。县财政拨付2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苹果栽植和推广苹果生产十项新技术,建成现代苹果标准化示范园4000亩,新增果园2万亩;35.5万亩苹果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新建蔬菜大棚的补贴和设施蔬菜园区的道路、渠系建设,在南卫高金和永乐岳村两个园区修建道路5公里,并配套了节水灌溉设施,新增设施蔬菜2500亩,总面积达到8200亩。

2011年发展干果经济林12000亩,其中,核桃8000亩、花椒2000亩、红枣2000亩。建成水果、干果、大棚菜、养殖、棉花、中药材等“一村一品”专业村15个。小麦、芦笋、番茄、柿子、香椿芽获无公害认证10万亩,核桃获有机认证500亩。农业基础建设上,启动了新一轮五大引黄灌区改造、续建和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实施了阳城镇1465亩基本农田整理和古魏镇6500亩中低产田改造,水浇地面积增加到48.6万亩。农机化工作成效显著,被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命名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2011年粮食总产量2.8亿公斤,超出市定目标0.63亿公斤。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净增783元。

工业

2003年风陵渡开发区全年招商引资2.5亿元,协议投资58亿元,意向投资60亿元。入区投资的7个项目运行良好,特别是4家出口创汇企业年创汇额突破1000万美元,在山西省41个省级开发区中位居第二。

2006年到2009年芮城县工业增加值由5亿元增长到11.3亿元,而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996吨减少到2235.8吨,化学需氧量排放由2992吨减少到2097吨,综合污染指数年年下降。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年年递增,2009年达到336天,2010年上半年已达到180天。

2012年,芮城县确定了总投资达55.35亿元的60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6个,县重点项目44个。已开工53个,完成投资31.26亿元。 政府出面邀请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已为中小企业贷款3.3971亿元。芮城县还不断完善在县城南郊规划的工业产业聚集区配套设施,截至20128月底,投资1700万元的园区配套变电站已投用,投资3200万元的道路改造工程已完工,已有20家企业入驻园区。 2012年,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将运城市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20128月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

基础建设

2011年芮城县完成了临风(临猗——风陵渡)线7千米路基工程、平风(平陆——风陵渡)线岳村沟桥大修主体工程、县城至永乐镇二级公路的拓宽改造工程、农村二级网改工程、35千伏原村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风陵渡110千伏变电站建设、架设电信光缆工程、广播电视县城光缆改造工程、45个村92千米通村油路和通水泥路工程、县城1600米的排水道等10大工程。

宗教民族

芮城县芮城县
全县有四大宗教——分别为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目前有信教群众4800余人,有20个宗教活动点,县城有教堂一座,长老三人。佛教皈依的信徒有2500余人,有8个活动点,和尚7人,尼姑8人。道教皈依的信徒有1200余人,3个活动点,道士5人,伊斯兰教270余人,全部为回民,有清真寺一座,阿訇1人。

全县有5个少数民族,为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总人数300多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270余人,主要集中在学张乡高埝村,古魏镇西关村。

当地特产

阳城卤肉

具有皮软、色鲜、味美而不腻、久放而不腐,酥烂适口等特点,用火烧饼夹卤肉是当地脍炙人口之名食。

泡泡油糕

以上等小麦、面粉、猪油、白绵糖或白、红两沙为主、内加陈皮;食用香精等、经特殊工艺处理后用食用油炸制而成。成品看似一朵含苞欲放的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食之外脆里嫩,表香里甜,被誉为“晋南食品一朵鲜花”。

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的生产始于明末清初,有300年历史,以其甜、香、酥、脆而久负盛名。1979年跨入山西省八大名食行列,1982年又在山西省工业副食品质量鉴定评比会上荣获全省名特产之冠。芮城麻片呈长方片形,用广东榴花牌白砂糖和芝麻仁等原料加工而成。制作时将白糖熬至160度,待冷却到80度时,加进芝麻仁、柠檬酸、植物油、大米稀,进行压制。历史上均为手工操作,解放前几乎失传。芮城麻片清香酥脆,色泽透明,薄厚均匀,不变形、不变味、不粘连、不融化,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舒肝健脾之作用。

石籽镆

起源于西周,原名“燔黍”,是以黍米加之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主要原料有白面、脂油、茴香等。形状有圆、方两种。食之油酥脆香,风味独特。

成村小磨香油

为本县南卫乡吕长有家祖传制品,油质清亮,红中有黄,醇香浓郁,地方誉称“一滴香”。

民俗文化

芮城县芮城县
芮城县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每年国庆节前夕举办,艺术节在芮城县会展中心举办名家作品展、评委作品展、百佳作品展、优秀作品展。所展作品舍弃传统卷轴机裱形式,改为手工拓裱、装框并塑封。

芮城拥有一个独特的稀有剧种——芮城线腔。线腔又称线谱戏,又名“吊线猴”,其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线腔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受蒲剧、秦腔等剧种影响,唱腔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极富地域特色,深受群众喜爱。因保留了古老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芮城线腔于2006年入选首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芮城县蒲剧青年团,先后创排了《杜鹃山》、《青蛇转》、《生命》、《“憨”局长还债》等5部作品,改编了《百岁挂帅》、《东吴郡主》、《金沙滩》、《王宝钏》、《恨锁上阳宫》等18部传统大戏,创作了《没病找病》、《七斤三两》、《假货郎》、《平民法官》等28个小戏。其中,蒲剧现代戏《生命》、线腔历史剧《七斤三两》等深受观众好评并屡屡在国内拿下专业艺术大奖。

芮城县有四大宗教——分别为

芮城县历史悠久,堪称文物之乡,境内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有金圣庄、杜家、地皇泉、西王、西阳、礼教等十余处。县城北有古魏城遗址,其西北隅有唐代建筑五龙庙;其南部有1959年从古永乐镇迁建的、国内外闻名的元代艺术宝库永乐宫,内有十三世纪的壁画,彩画及雕塑等元代艺术精品。宋代建筑城隍庙及寿圣寺保留的舍利塔,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永乐宫

永乐宫永乐宫
山西芮城的永乐宫是一座道教宫观,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宫址原在芮城西向20公里的永乐镇上,这里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碑文记载,是道教“八仙” 之一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氏死后,乡人将他的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吕洞宾的故事越传越远,奉祀的人逐渐增多,祠堂便扩充成道观,后在蒙古太宗三年(1231)被火烧毁。现在的永乐宫是元代修成的。当时全真教领袖邱处机很受朝廷宠信,这一教派又奉吕洞宾为祖师,于是皇帝下令把观升级为宫。并派河东南北两路道教提点潘德冲主持营建此宫,用十五年时间,于中统三年(1262)完成主体建筑,到至正十八年(1358)才完成壁画,施工期前后110多年,几乎与元朝共始终。明清虽小有修葺,但基本上保存了元代的原貌。解放后,因永乐宫旧址在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于是从1959年开始,花了七年功夫,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到新址复原保存。

大禹渡

位于运城市南端中,芮城县境内,东与平陆县相连,南与河南三门峡市相望,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周围各市县均有开往该景区的公共班车。芮城县作为景区所在地,近几年来十分重视以旅游来为龙头的其它各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目前,该县的住宿条件、环境、包括内部设施,服务都比较优越,饮食服务的规模、门类、花样也很齐全,文化娱乐的场所、环境,条件也有一定档次,其它诸如通信、医疗、储蓄、购物等行业均位居县城中心。该景区主要景点有:普救寺、永乐宫、铁牛馆、五老峰、黄河游、西候渡遗址等。

五老峰

位于永济市东南20公里的中条山上。主峰玉柱峰,海拨1896.3米,恰似一根顶天立地的玉柱直插云端,东锦屏峰、西锦屏峰、太乙坪峰、棋盘山峰罗列主峰四隅,像五位彬彬有礼的老人,列座侃侃而谈,故称“五老峰”。这里层峦叠嶂,悬崖峭壁,险峰怪石,星罗棋布。松涛、云海、流泉、飞瀑蔚为奇观。五老峰隔黄河同西岳华山对峙,史誉“东华山”、“南五台”。五老峰的文物古迹颇多。从现存的石碑来考察,建筑最早见于北周,即在西寨子所建的佛教寺院圆通寺和观音阁。从古建遗址上看,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花纹方砖随处可见。玉柱峰顶有7大建筑:南天门、黑虎灵宫殿、白衣秀士殿、救苦菩萨殿、祖师庙、千子堂等。另有明代数百个木雕人像,20余通明清时代修庙的碑刻,记载了朝山庙会的盛况。西锦屏峰下雷公洞里现存有南北朝时代石雕人像5尊,东锦屏峰药师洞有明代彩色泥塑人像3尊。整个峰顶有庵观、寺院、庙宫64处,碑褐数十通,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考古价值。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阳泉市郊区    下一篇 山东体育学院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