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济南市莱芜区

济南市莱芜区位于山东中部齐鲁腹地,举世闻名的泰山东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6°.02'46″~36°.33'10″,东经117°.19'0″~7°.58'05″,北以齐长城与章丘区相邻,东靠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接钢城区和新泰市,西连泰安市岱岳区,总面积1428.04平方公里。素有“八宝凤凰城”之美誉,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9年1月9日新华社电,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中文名
莱芜区
地理位置
山东中部齐鲁腹地
所属地区
山东省济南市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气候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面积
1920平方公里
人口
100.24万
著名景点
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莲花山景区、龙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苍龙峡景区、大舟山风景区
电话区号
0634
邮政编码
271100
车牌代码
鲁S

目录

济南市莱芜区地处齐鲁腹地,位于举世闻名的泰山东麓,素有“八宝凤凰城”之美誉,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区总面积192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事处)902个行政村,人口100.24万。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4元。

莱芜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粮菜果畜生生产基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莱芜区三面环山,中西部是历史上齐鲁必争的膏腴之地——“

莱城地貌莱城地貌

莱芜区位于山东中部,泰山东麓,北以齐长城与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相邻,东靠

2013年末水资源总量5.157亿立方米。地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5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2种,矿产地102处。主要有煤、铁、

2011年,全区辖3个街道、11个镇,即

春秋为牟国、齐嬴邑、平州(汉为梁父)邑地。牟国属于

特色农业

莱芜姜蒜姜蒜

莱芜盛产“三辣一麻”(生姜、大蒜、鸡腿葱、大红袍花椒)、蔬菜、瓜果、粮油等农产品。莱芜“三辣一麻”久负盛誉。

一、莱芜生姜

莱芜

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

一、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

王石门村地处莱芜西北部大王庄镇,海拔851米,是山东境内最高的山村。山村四周群山连绵,村庄与山峰相互映衬,气势奇绝,景色秀美,且多有云雾缭绕,如在天上,故被称为“

农业特产

莱芜生姜莱芜生姜

一、莱芜生姜

莱芜生姜是山东名产,它主要分布在莱城区西部平原、汶河及汇河两岸,遍及各个乡镇(街道),素以姜块肥大、皮薄丝少、油光鲜亮、辣浓味美、色泽金黄、营养成分高、耐贮藏、耐远运等优良特性而驰名国内外。

生姜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姜科,我国自古栽培。作为调味品蔬菜,生姜被古人誉为“御湿之茶”、“蔬菇中之拂士”。它不仅可以调味,而且还可以生食、炒食、糖渍、腌制和加工姜汁、姜粉、姜油、姜酒、姜饮料等;同时也有很高的药物价值,广为药用。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写道:“姜辛、微温、无毒”,可“除风邪寒热、益脾胃、散风寒、止呕吐、治反胃”。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也充分说明了生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1998年,我国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在抗洪战斗中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很多人患了感冒甚至

莱芜梆子莱芜梆子

一、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最早也叫“靠山梆子”,它是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之一,是莱芜文化滋养而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奇葩。数百年来,

最早的莱芜长范史云

范史云,名冉(一说丹),“陈留外黄人(今河南杞县东北)”。东汉桓帝时(公元147年),曾被任命为莱芜长。他一生刻苦俭朴,所址卑陋,常绝粒断炊,自甘淡泊,是个廉洁穷官。

据明《嘉靖莱芜县志》载: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90年),县令高永孚曾建《范贞节先生祠》以祀之。碑文中提到范史云当时被任命侍御史,而他却无意任之,因此“逃遁于徐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于市。”后又株连于“党锢”遭禁,不得不“推鹿车载妻子以行”。这期间,他“或寓客庐,或宿树荫,或结草而居,穷居自若,如此者达十余年。”后“黄巾”起义,汉灵帝解除“党锢”,赦放党人,范复官“辟太尉府”,“却以疾不行”,自劾而辞,于中平二年(公元186年)病故,享年74岁。

大将军羊祜大将军羊祜

文武兼备大将军羊祜

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祖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村,生于公元221年,卒于278年,享年57岁。莱芜境内的羊里、羊庄、羊丘山等地名,就因羊祜而得名。

相传,羊祜立功受封,晋武帝将羊里一带赏赐给他,羊祜便在此建立营寨,俗称“羊祜大寨”。其遗址在今莱城区羊里镇羊里村西北250米处,至今,此处地块仍以“大寨”为地名。羊里村,虽取羊祜故里之意,却并非是他的出生地。羊祜来到羊里这块封地之后,大量栽植果树,改造环境,栽植的枣、梨、柿子等树,成行成片,排列整齐有序。现在羊里的村民仍把这些地块称为枣行、梨行、柿子行、大行、小行等。

张梅亭 行书 对联张梅亭 行书 对联

清廉博学张梅亭

张梅亭,今高庄街道曹家庄人,生于1859(清咸丰九年)农历九月初八,卒于1933(民国二十二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终年75岁。字雪安,又字雪庵,因宅南有古松一株,笔直而挺拔,冠若伞盖,并且溪水西流,故号“对溪”,别号“一松子”,书屋为“一松山房”。

他一生著书颇丰。考中进士,官居礼部主事之后,仍勤于学读,供职之余,仍潜心研读经史。年逾花甲之后,仍孜孜不倦勤于写作。著有《中庸札记》、《历代史学讲义》15卷、《五洲万国地理学讲义》若干卷、《一松山房存稿》10卷、《莱芜县志》22卷。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自修《莱芜县志》,踏遍莱芜大地,征集资料,调查研究,数载而成,可谓历尽艰辛。这确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着实感人。二十二卷张修《莱芜县志》是一部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志颇受赞誉,《继修四库全书提要》评之曰:“按是志虽属私家之作,而搜罗之富,取舍之严,体例内容,皆极精备。较之官书多丰抄袭前书者,实有霄壤之别……”

王毓华传道授业“圣人”家

王毓华,原名王连茹,字子英,号佩石,1887年生,今寨里镇王围子村人。王毓华从山东法律讲习所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因家庭无力供给便中途辍学。为谋生计,他曾在北洋政府官员倪桂殿家任家庭教师。王围子村一角20世纪20年代初,孔子77代嫡孙孔德成,嫡孙女孔德齐、孔德懋正值幼年,需入学读书,欲聘家庭教师。因孔德成为末代“衍圣公”,所以对师资条件要求极为严格,曲阜、济南均无合适人选,只得派人去北京遴选师资。此时,在北洋政府任职的孔子75代孙孔祥榕,与倪桂殿过从甚密,即请倪为孔府物色教习。而这时正逢倪桂殿之子刚刚考上大学,倪便向孔祥榕举荐了王毓华。此前,孔祥榕在倪家与毓华先生即有所交往,了解其人格、学识。孔祥榕将此事函告孔府,孔府立即派人前去考察。考察者见毓华先生性情和善,待人诚恳,学识渊博,风度儒雅,感到十分满意。后又与孔府族人及孔德成先生之母陶夫人反复磋商、斟酌,于1923年决定聘毓华先生为孔府家学教习,并派专人去北京接毓华先生到曲阜任教。

王子正 花鸟画王子正 花鸟画

画家王子正

王子正八十寿辰画像王子正(18951978),原名王恒新,字子正,今寨里镇涝坡村人。他青少年时期好学上进,且多才多艺,先后在小学、中学、大学深造,毕业后任济南爱美中学美术教师,曾与齐白石等同为文艺界民国“十大”代表。王先生与国民党、共产党上层人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被授予国民党上校军衔,解放后被监禁数年。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刘少奇主席颁布特赦令,他与王耀武、李仙洲等同期遇赦,后被遣返涝坡村。

王子正中学时期是优等生,特别在国画方面相当闻名。高中时已被大画家吴昌硕(浙江美院教授)收为弟子,然而他却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后经大画家于非音、吴昌硕引荐,转入刘海粟先生任院长的上海美术学院。他因此受到了正规的美术教育,以致后来在中西绘画方面功底扎实。

吴伯萧吴伯萧

文坛巨匠吴伯箫

在凤城街道吴花园村的西南角,有一个不起眼的四合小院,这就是我国已故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吴伯箫的故居。

吴伯箫曾居住过的这座宅院,最早系其祖父吴汉祥所建,吴伯萧有东屋2间、西屋2间、南屋3(其中西头一间为吴伯箫卧室)、北屋5间。当时,除南屋为瓦房外,其余均为民间俗称的“马挂子”屋。该宅院南屋于民国22(1933)时,吴伯箫之三弟吴熙振重新翻修。莱芜战役期间(1946),因该宅院北屋被烧毁,南屋西边一间的西山墙和东边两间屋顶遭炮击,故于1947年时重新修缮。1982年,该宅院户主吴熙振将原大门改建成农村普通门庭,并将原草房的北屋前坯墙改成了砖墙,房顶换上了大瓦,将南屋小瓦也换成了大瓦。1993年春,为迎接“吴伯箫散文作品研讨会”召开,莱城区有关部门、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吴花园村,对吴伯箫故居进行了整理修缮。

1919年,吴伯箫入省立曲阜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毕业后,在曲阜孔家教孔德成英语一年。1925年夏,考上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夏,吴伯箫大学毕业后回故乡山东,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当了三年事务员,后又在简易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当了一年半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在省教育厅当过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在莱阳乡师当过10个月的校长,直至抗日战争爆发。这期间,吴伯箫拜识了闻一多、老舍,跟王统照、臧克家等也过从甚密。19384月,吴伯箫只身投奔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班学习。当年10月,参加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的“抗战文艺工作组”,过了6个月的战地生活。19418月,吴伯箫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亲笔写信调吴伯箫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工作,任中教科科长。19425月,吴伯箫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吴伯箫在座谈会上的简短发言,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赏。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吴伯箫此后的创作影响极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19497月,吴伯箫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理事、秘书长。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春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参加编写中学语文课本,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1956年,他写了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北极星》,即把《讲话》誉为文艺工作的“北极星”。三年困难时期,吴伯箫连续写了一组回忆延安革命时期战斗生活的散文《延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这些散文,朴实无华,真挚感人,许多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好教材。

“文革”结束后,吴伯箫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长、《写作》杂志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19811011日访问英国,随后当选为全国文联理事。吴伯箫于1982810日病逝,享年76岁,一生作品200多篇。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莱西市    下一篇 乌拉特后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