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本溪市溪湖区

本溪市溪湖区位于辽东半岛腹地,是中国辽宁省本溪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东界抚顺,西接辽阳,南衔丹东,北邻沈阳。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区域面积302.4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沈丹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境内,距桃仙机场40公里,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中文名
本溪市溪湖区
外文名
Huxi District
行政区类
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
辽宁省本溪市
下辖地区
辖6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
政府驻地
河东街道
地理位置
辽东半岛腹地
面积
302.4平方公里
人口
23万人
气候条件
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本溪湖、怪石洞等
机场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辽E
行政代码
210503
电话区号
024
邮政区码
117000

目录

本溪市溪湖区本溪市溪湖区
溪湖区位于辽东半岛腹地,是

溪湖区辖6个街道、3个镇、1个乡:

2000年,溪湖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3735人,其中河东街道 33676 人,河西街道 27708 人,彩屯街道 28795 人,竖井街道 26214人,彩北街道 24352人,火连寨回族满族镇 11839 人,歪头山镇 23684人, 东风镇 18826人, 石桥子镇 18876人,张其寨乡 9765人。

2002年1月1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2002〕15号)批复:同意撤销东风镇,改设东风街道办事处;撤销火连寨回族满族镇,设立火连寨镇。

2010年,市政府将张其寨乡和歪头山镇划归药业基地,将高程村和响山子村划归溪湖区。


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

溪湖区位于本溪市西北部、

溪湖区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为长白山脉,千山余脉,最高海拔 651米(三会场烟囱垃子),最低海拔99.3米。全区平原很少,大部分是丘陵坡地,山地占80%,耕地占8%,其余主要是河道和水面,地面构成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溪湖属

溪湖区工业以钢铁、煤炭、建材为主,逐步形成电子、化工、轻工、有色金属等门类企业同步发展的工业体系。其中有本溪湖牌32.5、27.5水泥、内O型密封装置、油泵系列产品、亚砜、轻轨铁铁路配件、彩色喷绘等十几种优质产品远销国内外。农业以畜禽、果品、蔬菜、果树、养牛、速生丰产林和乡村旅游等“四个基地,一个园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以东风湖、怪石洞、后湖公园为主线的城乡特色生态旅游、庭院旅游已蓬勃发展起来,构成了山、水、林、湖、洞一体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郑家工业园区隶属本溪市溪湖区东风街道办事处,包括新兴村、新和村和核桃沟村的部分用地。郑家工业园区东侧为九龙山,南侧邻核桃沟,西侧为西大山,北侧邻

溪湖区的旅游业主要以东风湖、怪石洞、后湖公园和张其寨乡为主线的城乡特色生态旅游、庭院旅游已蓬勃发展起来,构成了山、水、林、湖、洞一体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本溪湖
本溪湖本溪湖

最早的公园 本溪最早的公园是1915年日本侵略者在本溪湖火车站以东约1000米处,即现本溪市第二中学后山建立的“神山社公园”。该公园面积101321平方米,当时园内建有神社、社务所、运动场、动物笼舍、花坛、喷水池,以及日本侵略者歌颂其侵略战绩的纪念碑和忠魂碑。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公园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到1948年本溪解放前,园内仅有花窖两处,共200多平方米;喷水池1个,30平方米;还存有猴、鹿、珍珠鸡等鸟兽11种20余只。本溪解放后,该处不再做公园用地。

市区最长的桥 本溪市区最长的桥是彩屯大桥。彩屯大桥原名华阳桥,位于太子河市区段下游,是连接平山与彩屯两地区的主要通道,也是沈丹公路跨越太子河的主要桥梁,该桥始建于1940年,为9孔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224米,宽6米,大桥东侧与木桥相连。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撤出本溪市区时,因战略需要将该桥的9孔炸毁3孔,同年秋季木桥亦被洪水冲毁。建国后于1951年开始对彩屯大桥进行修复和扩建,1952年竣工。修复后的大桥在原9孔、224米的基础上,又延长了9孔220米,结构形式与原桥相同。1959年6月,市政府拟定拓宽大桥设计方案,并已打好基础,后因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而停工。1969年恢复拓宽工程,于1971 年12月竣工。拓宽后的彩屯大桥全长444米,桥面宽15米(其中车行道12米),共18孔,载荷标准为汽—18吨。这项工程是由本溪市市政工程处设计,市交通局公路四处施工的。

市区最宽的桥 本溪市最宽的公路桥是横跨太子河的溪湖大桥,原名东坟大桥。该桥位于太子河市区段上游,是连接平山与溪湖两地区的重要交通咽喉,也是沈丹公路过境复线上的主要桥梁。该桥始建于1937年,原为9孔双悬臂钢板梁,双柱式混凝土结构,全长273.1米,桥面宽为7.5米,无人行道,载重负荷量为8吨。解放后,随着本溪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交通流量不断增加,该桥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1981年本溪市人民政府作出改造溪湖大桥的决定。该工程由市政设计室设计,市政工程公司、市第一建筑公司、市安装公司施工。在原桥上游一侧拓宽桥体,桥长285.8米,桥面净宽8.5米(其中车行道7米,人行道1.5米),新旧桥之间设有3米宽的分隔带(车辆单向行驶),大桥两侧均有1.5米宽的人行道。1982年7月1日大桥改造工程竣工,改名为溪湖大桥。改造后的溪湖大桥宽为19.5米。1984年1月开始在大桥拓宽部分的东坟一侧修建引道,同年9月30日竣工。

市区最早的桥 本溪市区最早的桥是由金田珠式会社1930年修建的大白楼桥。该桥结构为钢轨梁,木桥面(现为沥青面)。桥长20米、宽5米,南北走向,横跨于本溪湖河上。因该桥坐落于本溪湖南山原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的大白楼前(现本钢发电厂二电车间门前),故称大白楼桥。大白楼桥属人行桥,不准行车,在6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溪湖城区与本钢一铁厂和二电厂厂区相连接的重要通道。

第一座跨越太子河的铁路桥 本溪第一座横跨太子河的铁路桥是沈丹线铁路横跨太子河的甲线桥。该桥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全长552.15米,宽4米,高22.16米,桥面两侧各设有1米宽的人行道。全桥共20孔,第1孔和第12—20孔为19.08米长的上承铆接钢板梁,第2—11孔为33.12米长的下承铆接桁架梁。下部结构为U型重力式,桥墩为元端型,墩台为白灰砂浆块石砌筑。1960年该桥被洪水冲毁,改建修复后,原19.08米的上承铆接钢板梁有10孔更接为19.3米长的铝梁,并在原墩台基础上将2—4号3座桥墩均抬高1.5米,桥的全长增加到562.9米,抗洪能力得到加强。该桥现每日通过列车63列,其中客车9列。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平山县    下一篇 东星航空有限公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